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寶特瓶重複用 當心癌症上身!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08721)

totorochen 2008-08-04 02:12 AM

引用:
作者Crazynut
有關銻的報導,我倒是頭一次看到,這個可以持續追蹤觀察。

我所痛恨的,是不分青紅皂白亂傳轉寄e-mail。這種鬼扯蛋的釋出有毒物質的email,很早就在流傳了。我也忘記它寫的是那種物質(也許是隨意找個化學式寫進去),根本不想去記它。

>萬一不是謠言

如果是基於這種心態來轉寄垃圾email,也是萬不可取。需知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裡,我們早已被許許多多真假難辨的消息所淹沒,很容易就會輕忽掉,真正有價值的實用消息。

就好比放羊的孩子,三不五時喊「狼來了」、「狼來了」…哪天真的狼來了,反倒沒有人去相信了。

如果新聞從業人員,有素養、有良知的話,新聞報導還具有相當的可信度,未經證實的狗屁垃圾e-mail,我一律殺無赦,絕不轉寄。

台灣人的通病之一
"不信邪"
死到臨頭還認為自己有神功護體,一切都是狗屁

關於醫藥健康相關的新聞可以追蹤,不需要全盤否定
如同我會引Kingnet那篇一樣,正反兩種說法都聽聽看
或許華視跟其他電視台又搞了烏龍

但你我都不是專家,不需下太肯定的結論,參考跟信不信是兩回事

PCDVD醫生很多,或許可以聽聽他們的說法

我父親是化學老師,他對這則新聞的看法是" 非常有可能",所以把我們叫出來看
我看完後就上來貼了,看看大家的想法

以他的專業來說,很多東西都有毒不能吃,所以他算是過頭了,參考價值不高

我朋友是牙醫,他跟我說補牙的東西吃下去沒關係,所以他的話也是參考價值很低

totorochen 2008-08-04 02:18 AM

引用:
作者小強lenbo
那…當兵怎麼辦?
新訓水壺是用一般2L礦泉水PET瓶加吊線的也…

改多久了?
我大學上成功嶺,新訓,下部隊都是S腰帶加上一個鐵製水壺

Crazynut 2008-08-04 02:23 AM

引用:
作者totorochen
關於醫藥健康相關的新聞可以追蹤,不需要全盤否定


對於舉得出可驗證來源的報導,我沒有全盤否定。

>>有關銻的報導,我倒是頭一次看到,這個可以持續追蹤觀察

我所反對的是煞有其事隨意編造的不實email,如果話題扯遠了,我很抱歉。不過這種Email真的很多,諸如「超商便當防腐劑多如幾十包泡麵」之類的,實在叫人看得暈頭轉向,不敢相信。

回歸主題,我們持續觀察。

titanic 2008-08-04 02:25 AM

人類可以活到現在不是沒有原因的 :laugh:

TRG-pro 2008-08-04 02:34 AM

電視新聞,相較於文字媒體,是最急就章的報導。

http://www.uni-heidelberg.de/press/...2601antime.html

德國大學新聞稿
360 parts per trillion(ppt). This same brand of water in PET bottles, but purchased three months earlier, yielded 630 parts per trillion(ppt) Sb.


http://www.finewaters.com/Newslette...PET_Bottles.asp

文末評語
=To put "parts per trillion" into perspective, one part per trillion can be considered equal to one second in 32,000 years
=1000 parts per trillion (ppt) equals 1 part per billion (ppb)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as established a drinking water level of 20 ppb (20.000 ppt) and the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has established a migration limit of 40 ppb (40.000 ppt) antimony in food.
=5 or 6 ppb (5.000 – 6.000 ppt) have been established for drinking water in the US, Canada, and Europe and are substantially higher than the levels found in the Heidelberg study.
=Water in glass contains up to 30 times less antimony than water packaged in PET

==========================

自行解讀,靠記者翻譯/解讀轉過幾手的外電報導,太危險。

滿足於電視新聞的,那是你的自由。

totorochen 2008-08-04 02:34 AM

引用:
作者Crazynut
對於舉得出可驗證來源的報導,我沒有全盤否定。

>>有關銻的報導,我倒是頭一次看到,這個可以持續追蹤觀察

我所反對的是煞有其事隨意編造的不實email,如果話題扯遠了,我很抱歉。不過這種Email真的很多,諸如「超商便當防腐劑多如幾十包泡麵」之類的,實在叫人看得暈頭轉向,不敢相信。

回歸主題,我們持續觀察。

其實還有很多類似主題,例如手機電磁波傷身
電磁波傷身我想很多人都認為是謠言,如果有一天有一則新聞跑出來說電磁波的確會傷身,
並有專家現身說法,該如何去看待?就如你說的"持續追蹤觀察"

其實我也是今天才知道會溶出銻這東西....

totorochen 2008-08-04 02:42 AM

引用:
作者TRG-pro
電視新聞,相較於文字媒體,是最急就章的報導。

http://www.uni-heidelberg.de/press/...2601antime.html

德國大學新聞稿

http://www.finewaters.com/Newslette...PET_Bottles.asp

文末有關於 ppt 的解釋
==========================

自行解讀,靠記者翻譯/解讀轉過幾手的外電報導,太危險。

滿足於電視新聞的,那是你的自由。

所以呢?你滿足於德國的新聞,相信德國的學者,鄙視國內的學者專家?
算了.. 那也是你的自由


不過.. 我這文章重點明明就是
=================================
大家都用啥裝水的?


結果變成大家看到媒體記者就開砲

TRG-pro 2008-08-04 02:55 AM

我引用的是新聞之源,就是國內20070421報導中的<德國調查發現>

問題是人家2006發的新聞稿,到現在轉了幾手?

國內實測過嗎?

TRG-pro 2008-08-04 03:00 AM

引用:
作者totorochen
所以呢?你滿足於德國的新聞,相信德國的學者,鄙視國內的學者專家?


資料強度不同。

也許您只需要國內電視新聞就可滿足。

totorochen 2008-08-04 03:03 AM

引用:
作者TRG-pro
我引用的是新聞之源,就是國內20070421報導中的<德國調查發現>

問題是人家2006發的新聞稿,到現在轉了幾手?

國內實測過嗎?

好啦
你贏了.. 寶特瓶裝水絕對沒有問題,也不會癌症上身
反正致癌物一堆,不差這一個

可以告訴我你用什麼裝水了嗎?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05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