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轉][閒聊]海韻M-12簡測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64455)

superscalar 2007-12-28 05:49 PM

引用:
作者no happy
到底KUKUKU 是什麼阿 :confused: :confused: :confused:

http://zh.uncyclopedia.info/wiki/Ku...%B0%8F%E9%9A%8A

superscalar 2008-01-03 11:05 AM

http://www.jonnyguru.com/review_det...=134&page_num=5

這也很精彩啊.. XD

no happy 2008-01-03 11:23 AM

引用:
作者superscalar
http://www.jonnyguru.com/review_details.php?id=134&page_num=5

這也很精彩啊.. XD


真的很精彩 暴暴樂 :laugh: :laugh: :laugh:

1024BITS 2008-01-05 01:43 AM

請問對POWER比較有研究的大大們.
海韻的S12II 的最大電流標示真的好怪?
話說前幾天在PxHOME敗了一顆七盟400W.
準備換掉我那顆有點不太夠力的英誌360W.
剛好被我朋友看到.被他拿去看.
竟然笑我笨.說為什麼不買海韻S12II 330W.跑去買一顆七盟400W.
他說:S12II 330W 有2組12V 17A你的才15A.
當然以我現在知道的330W的POWER.不可能12V會有2組17A的輸出.
還跑去官方下PDF檔看看.沒想到還真的17A 2組.
不過好怪的事情重從330~500都是17A.
但是總輸出瓦數卻正確.
330W 12V總輸出為288瓦最大12A
當然最後還是說不過他
他贏了

ant1228 2008-01-05 02:06 AM

在ATX 12V 2.2版中,+12V輸出的最大電流降低一些,瞬間輸出電流上達到了16.5A。
主要還是考慮到Intel未來的雙核處理器甚至多核,在啟動瞬間需要較高的峰值電流。

1024BITS 2008-01-05 02:40 PM

引用:
作者ant1228
在ATX 12V 2.2版中,+12V輸出的最大電流降低一些,瞬間輸出電流上達到了16.5A。
主要還是考慮到Intel未來的雙核處理器甚至多核,在啟動瞬間需要較高的峰值電流。



原來標示的是瞬間最大可輸出的電流.我到沒想到這點.
只是真正的一般最大輸出是多少?跟以前標示電流的方式好像都變了.
越來越看不懂 :cry:

dearbear 2008-01-06 03:10 AM

引用:
作者no happy
說不定 明天 業代就馬上來滅火 :laugh:

在看完報告後 下面這一些問題

1.Hold up time: (failure)
AC turn-off 到P.G. 不到16ms
這個其實 是關係到 bulk電容的
越大的電容 所測出來的時間是越長
但是成本就越貴 :tu:
如果硬是要合INEL SPEC 當然是NG

2.+5v dynamic load
電壓低於 4.75
其實這也是 s 家在賭 上電腦後不會有這樣嚴格的條件 :tu:
5V 通常是IC 用電 所以說這種情形發生很少
:tu:
3.但 Q301 Q303 Q305 這就非常不合理 :tu:
FAIRCHILD FQP18N50V2
MOSFET DATESHEET (http://www.datasheet4u.com/download.php?id=228971)
這個MOSFET 耐壓只有500V

在線路架構中
不管是PFC 和PWM 的MOSFET 通常使用電壓為 520~59X V
用600V MOSET的居多 極少用500V
除非是 使用電壓是90~132V的
只用500V 這未免偷太大 :tu:


但是 這邊我要說明一下
MOSFET 耐壓...



我大概把這裡的文章看了一遍,首先我雖然也設計Power,但是不同領域的,原PO文的分
析,我覺得還是有失公允,但也感謝讓大家知道S牌設計的東西是如此的粗糙.

以80+來說,不計成本下,Active PFC是一定要,以大瓦數(300-600W)而言,能選的大概
是CCM PFC吧! DCM的我比較少看過, Bridgeless 更應該沒有,看Vds的圖,應該是
Two-switch forward 的電路比較有可能,其實選擇500V跟600V,價格上並不會有多大
的差異,而事實上以我的習慣,600V是比500V便宜10%左右.

選擇500V有一個原因有可能是因為RDson的關係,想賺點效率的成分居多,而超過Rating
而言,那只是spike,基本上只要熱處理的夠好,事實上,MOSFET的耐壓會隨著溫度升高而
升高.我倒覺得這樣的設計並不會有多大的危險.

在結構分析上,有些論述是有問題的,不再多加說明,至於選擇400V的bulk cap,他們應該
選擇450V比較安全吧,幾uF,我覺得並不是那麼重要.

LSI狼 2008-01-07 12:45 AM

MOSFET的SOA算是大了,不要惡搞過頭應該都不會出事,而500V較600V的MOSFET都有比較低的Rds-on,對效率提升相當有幫助,加上電路上的snubber設計夠好,spike影響也不會太過嚴重。

zohar 2008-01-08 05:33 AM

引用:
作者LSI狼
MOSFET的SOA算是大了,不要惡搞過頭應該都不會出事,而500V較600V的MOSFET都有比較低的Rds-on,對效率提升相當有幫助,加上電路上的snubber設計夠好,spike影響也不會太過嚴重。

私心希望狼大解說一下這些外星文跟它們的功用,看無 :ase
希望可以從浪大身上多學一些 :agree:

LSI狼 2008-01-10 01:03 AM

SOA(Safe Operating Area)安全操作區
MOSFET的SOA,較BJT(雙接面電晶體)要大,主要是因為MOSFET在順向偏壓時,不會受其二次崩潰效應所限制,所以在脈波及直流的安全操作區較BJT為大,且搭配適當的設計,於額定電壓下就可以承受額定的電流。

Snubber:箝制電路,以電阻及電容構成,其可以改變開關的負載線,並可以在功率元件截止時,消耗額外的能量,讓功率元件負擔較低,增加可靠度。
一般多以電阻及電容串聯後接於BJT的C、E間或是MOSFET的D、S間,而BJT還需加上漏感轉換二極體,將能量回送至高壓直流匯流排,而MOSFET本身的D極PN接面,就會產生等效寄生二極體,所以MOSFET僅需要RC箝制電路。

Rds-on:MOSFET導通時,D、S間的電阻值,因為決定了功率損失大小,所以MOSFET的Rds-on越小越好,不過隨著提升耐壓,Rds-on因為晶片厚度增加而升高,所以高耐壓與低阻抗之間是魚與熊掌難以兼得,不過目前各家半導體廠都致力研發新型高耐壓低阻抗MOSFET,例如英飛凌推出的CoolMOS系列SPW17N80C3,耐壓800V僅有0.29歐姆的Rds-on。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20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