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DVD 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5)
- - CD爆炸現場直擊======>誰說品牌有保障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636689)
|
---|
引用:
:laugh::laugh::laugh::laugh::laugh::laugh::laugh::laugh: 等你確定SONY CD-ROM和SONY CD-R是同樣SONY製造的 你再來幹橋掛SONY牌子的產品吧! 不要讓一些老手看笑話..... 話說,這AXUX還真的是爆片之王 在這裡混了短短幾年,盡是看到AXUX絞爛CD片 :stupefy: |
引用:
流言終結者 他們爆過光碟?太可惜,居然沒看到..... 這節目實在太有實驗精神,強力推薦啊 目前看到幾個相當難忘的是自製火箭發射 和飛機高空艙壓測試(用手槍和炸藥讓機艙的艙壓異常) 還有今天看到兩台聯結車高速對撞,企圖將路中央的小車 撞成破銅爛鐵三明治的實驗... :D |
引用:
但......講一句實在話 掛sony牌的片子也不多而代工廠就固定那幾家 就算不是同家製造的 有難到不能寫出支援自家品牌碟片的韌體嗎 :ase .......... 由此可見$sony............. :unbelief: |
|
引用:
我有看過Discover 流言終結者 的爆光碟片的那集, 不過結論好像是... 便宜的片子在把它烤過或處理過後,頂多比較早爆而已, 但不管是便宜還是貴的片子,轉速都要相當快,以光碟機的轉速也很難讓它爆。 到最後是用轉速更快的電鑽還是什麼的,才讓光碟片爆掉, 但我覺得他們的實驗環境有問題, 因為光碟片不是在密閉的光碟機裡測試,風壓和環境未必相同。 我覺得比較要去注意光碟機裡有沒有什麼雜物,或夾的穩不穩吧? 但記得不很清楚了,大概就這樣,有人想起來的再補充。 |
引用:
如果整體注意一下,光碟機的機種這麼多,偏偏就只有某幾款的發生比例特別高.. 光碟機廠不承認,光碟片廠也不承認,最後只有消費者默哀... 就有如您說,都很難爆片,不過您仔細想一下,光碟片爆片時,都是讀取完檔案,下料時,或是剛讀取要上料時的空檔,如果馬達在這0.多秒的時空下,上料跟下料未完全靜止的狀態下,是否會碰撞到光碟片,如果高速未停止轉動,碰撞到光碟片,那不管多好的片子一樣爆片的... 我們曾經為了某位消費者的相互技術研討,將光碟片從中間跟外面用剪刀剪成很大的裂片痕跡,將光碟機的外殼拆除,看內部運轉,正常的光碟機在下料時(退片動作或停止讀取時),馬達就因該停止運轉,等待下料的動作,也因此光碟片在這麼大的傷害下並不會造成爆片,而懷疑到是機器本身的問題,經過長時間的打聽,也確定有幾款機器確實不管是壓片(windows原版片),或是其他種各家的光碟片,在不一定的時間內,以存放光碟片內以data的資料為主,特別容易在某幾款光碟機上爆片,也因此懷疑是本身機器的程式上有很大的問題,因為很少聽到有音樂跟video的燒寫資料,在這些容易爆片的光碟機上發生.... 只是詢問過這幾家的光碟機代理商,只告知一句很官方的說法,光碟片太差,不然就是換一台光碟機給您,那請問原版的光碟xp,一片價值3千多元,他們竟然說,不關他們的事... 所以只能默哀.. |
慘的是現在也只剩這幾家光碟機廠了 :laugh:
看來還是買日系機種吧 |
等你看過一業界代工的流程之後
你再來笑不遲 我公司以前幫sony 的 VIAO 代工過 一些 wireless dangle的 產品 做好了,他還會順便測一下跟 PS2, PSX 的相容問題 因為都是自家的產品嗎... 雖然 PS2, PSX 不是我們做的, 那 CDR 當然是不同部門的產品啦 但是如果沒有測一下相容性...是誰的錯? 當然是 sony 的錯啊...因為可以再改進啊 引用:
|
我有以前SONY的水藍片,現在拿出來看,指紋摸過的地方都霧化發霉了,別的片都不會這樣。
|
引用:
嗯 他們後來的實驗重點好像只是在於高速爆開的光碟片能造成怎樣的傷害,所以才裝在鑽頭上狂轉,旁邊再放個組織膠來對照。 不過這環境當然跟真正的光碟機不一樣了,光碟機也不會轉到那樣快 :D 其實自己在用的光碟,平常時稍微注意有沒有裂痕、光碟機有沒有奇怪的轉動聲音,大概就能減少出問題的機會。 如果光碟真的爆開的話,至少它是在光碟機的機殼內發生的,基本上是不會傷到人的 :agree: PS: 丟光碟到微波爐裡還真漂亮阿 :laugh: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15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