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儲存媒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0)
- - [純粹討論機體使用狀況及性能]Hitachi(LG)-GSA4163B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469409)
|
---|
在網路上看到的4163B A104....
參考一下 Jitter值明顯偏高.... 看來4163B餵Ricoh較好? |
小弟手邊目前沒有MKM 16X的片子
所以無法測LG 4163B那台 等下次買到了再補測一下~~ |
另一個問題...理論上Jitter大時會造成什麼實質上的影響呢?...是複製資料錯誤嗎?...還是串流媒體播放錯誤嗎?...其實小弟記得...造成Jitter比較大的影響應該是取決於讀取的機器,因為既然是"時基誤差",代表錯誤的是在時間的地方,而非像PI/PO類似振幅讀取的問題...(我這樣說大家能了解嗎?..^^;;;)也就是取決於光碟機轉動光碟穩定度,以及對訊號re-clock的能力...而且應該跟讀取的關係比較大..而非跟燒錄有關吧?..我有點搞混為什麼燒錄會造成Jitter呢?..應該是讀取才要考慮Jitter吧?..小弟這樣觀念有沒有問題呢?
|
引用:
搜尋一下Jitter吧 請善用搜尋功能...... |
|
hmm..看大大們po的測試圖,16倍速燒出來的Jitter會比8倍速燒出來的還要好..我想應該是空片支援度的關係吧!
|
引用:
可以的話請mjl大用716A測Jitter/Beta吧 Benq不能測Beta...= = 關於Jitter PCDVD裡面有.... 這是較近的一篇討論 http://forum.pcdvd.com.tw/showthread.php?t=464305 |
所以總括來說!!Jitter是"讀取"時必然會碰到的問題,而好的讀取裝置可以減少Jitter,好的燒錄機或是好的空片也可以減少Jitter...(詳見自問自答),所以影響Jitter是三方面,如果針對燒錄機會影響該片讀取產生的Jitter這方面...則應取決於該燒錄機與空片的配合程度,空片的品質...以及燒錄機是否有特別機制來控制Pit length或Pit position..之類的,但並不代表該有資料的地方會lose掉...良好的PIPO測量即可說明一切吧...?..
|
引用:
並不是.... 數位化的過程中一個取樣點包括振幅和時間這兩項資料, 而Jitter造成振幅沒有在準確的時間呈現出來使得波型扭曲.... 波形扭曲過度會造成硬體的判斷誤差 也就是當Jitter的誤差超過硬體 "判斷標準" 時會導致資料讀取錯誤... 當然Jitter和PI/PO、C1/C2有一定程度的關連性 (造成的錯誤可被ECC修正) 但是也有在某些狀況是沒有關聯性的... (ECC無法修正.....) 以上是個人搜尋的資料拼湊而來的... 記得美國的圖書館做過CD保存性測試(這邊指壓片的CD) 當CD保存超過一段時間 首先影響資料保存性的是Jitter值過高...而不是C1/C2 ---- 有錯誤請指正 =============== CDRLabs的評測出來了 http://www.cdrlabs.com/reviews/index.php?reviewid=258 裡面有說希望用1620測的Jitter要低於12% 用712A測的Beta要介於15%~-5%之間 看DVD的燒錄品質..... 超燒Yuden T02會有POF....= = http://www.cdrlabs.com/reviews/imag...p3?imageid=8766 |
引用:
那等我測完再po上來給大家參考一下 :like: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44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