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水泥車直接A下去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82402)
|
|---|
引用:
他只是正常在路上騎著車 不幸遇到瘋子從後側逼上來輾過 跟捍衛路權有啥關係? |
機車較高的機動力與較小的轉彎半徑, 在很多時候看起來是被後車追上撞倒.
但實際上, 沒有看入灣前, 不曉得幾秒適合, 越多越好, 的影片, 其實做不得準. 我也同情機車處境, 但不能忽略這個事實. 所以, 不要看大小車, 要看行為, 要看完整的行為. |
引用:
除了新聞中兩個角度的錄影畫面你有其他畫面佐證? :rolleyes: 以兩個角度的畫面來看都是高速並行下被右轉砂石車擦撞下去 從爆料公社上女友的PO文還有新聞敘述也都沒有被從後面逼撞的字眼 你是從哪邊來認定的? :rolleyes: 然後那個靠砂石車車頭的位置還真的是超級死角~後照鏡裝再多個禿面跟延伸都照不到 你又能確定砂石車有蓄意的意圖了? :rolleyes: "大家好,我是死者的女友 在2021年1月28日下午三點到四點期間 我們經過宜蘭線員山鄉 內城村思源路與惠民街的路口時 與水泥車發生了車禍 男友就這樣被捲入水泥車下 而我則是從後座被彈飛到幾尺之外 事發經過是這樣的 我們駕駛在水泥車右方的中間側 在駕駛途中 我們已經盡量與水泥車保持安全車距 但無奈水泥車還是直接向右切進來 而我們的右邊就是水溝和稻田 已經無法再往右靠攏 就在這個時候 水泥車沒有打方向燈 無預警的向右轉彎直接切過去 我們有大力按喇叭提醒 但等我回過神後 男友已經在水泥車下滿是鮮血 而我也被甩到大馬路上全身擦傷骨折" |
就算苦主觀念不佳,是自願跑去與大車並行好了
你就能說他是為了“路權”與大車對槓? 但確實很多人缺少“快車不應靠路邊行駛”的觀念 機車靠右讓大車想超,大車覺得機車就該靠右不能騎我前面 大約就是這類事故頻仍發生的主因 |
引用:
女友PO是與砂石車並行於砂石車"中段" 但畫面最後是與砂石車撞於車頭右側 這表示甚麼?? 這位騎車的一直到了岔路口也不曾打算觀望減速一下並行車輛是要繼續前行還是右切 繼續保持一樣的高速直行下去... 然後對方右切了他的反應是~~~~大按喇叭!!! 一般這樣幹的都是篤定對方讓定他了 只是這一次沒有而且這個位置大車絕對能主張他沒看到 |
引用:
超車時,一定會出現併行的情況 影片太短,你怎知是等速行進併行?還是大車超車時併行?或機車右側超車併行? 如是第二者,你還是覺得是死者的錯? 路上經常有一種智障 前方路口要右轉,不是減速讓右前方用路人先過 而是加速超越右前方用路人,再減速右切 四輪會這樣切二輪和行人 二輪也會這樣切行人 真說起來,反倒大車較少這樣切小四輪,猜測是因為後者也是鐵包肉 會讓的機率比較低的關係,所以就比較少發生 另外併行下大車右轉時 你除了按喇叭外,也只能右切了,以這事件來說,也就只能表演水溝跑法了 因為無論你減速或停車,這都又會是一件內輪差事故 |
老實說 如果騎摩托車 千萬別搶快.....???最好看到大車要保持距離
因為不管誰對誰錯 都是事後在討論 但是命可能沒??? 因為大車 跟摩托車拼撞 就算大車錯..... 摩托車上的人八成輸的機率很大.... :eek: :eek: :eek: :shock: :shock: :shock: |
過年快到了,出入注意安全 :cry: :cry: :cry:
|
投資失敗
最近改騎10年125上班,單程13公里。 才第二天就嚇得要死, 加速慢 風大 車體晃 更重要的就是上下班尖峰擠壓在公車間的驚恐感... 真的不知道平常走快車道這樣安全, 路權我是不知道多重要, 我只知道 可以合法地走快車道 還有加速快一些離開車陣真的比較安全。 遇到大車可以離得遠遠的,然後安全的左側超車...二輪族自保之道 |
這種遠沒有結論的, 只能一次次用鮮血證明.
其實可以告訴一些要爭權的人一個結果: 就算你們爭到了權力, 一樣會持續死傷. 因為以前怎麼拚, 有了權力後就會更拚(衝動), 大車要反應要閃機車是很有限的. 從頭到尾沒人聽進去我說了即使原本並行, 轉彎瞬間機車會先衝出去一小截. 問題是會不會被趕上KO掉, 這就是玄妙的地方. 不是完全不會. 應該說, 如果某個間距以外, 其實不會; 某個間距內, 車頭回正時, 很有可能被擊落. 但我想你們不是來聽數學或物理的, 所以講到這裡就好.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07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