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女託運R牌行李箱凹陷變形!航空回「這句」她理智線秒斷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50389)
|
---|
引用: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180414/1331505/ 參考一下,還是可以理賠的,只是比一般航空公司麻煩很多 |
引用:
感謝提供... 不過針對BALA兄前面所提 "你在買機票時 若仔細看規則 早就有明訂各項賠償辦法 皮箱都有明訂賠償上限" 雖然有印象有類似的補償原則(可以加買保值提升理賠額度), 但上述 "買機票早就有明訂各項賠償辦法 皮箱都有明訂賠償上限"完全沒有印象. 如有相關資訊還請不吝提供. |
引用:
http://www.evaair.com/zh-tw/managin...al-information/ "長榮航空對於行李內所含下列物品的遺失、損害、遲延,將依照符合現行國際航空法規之應負權責範圍內予以有限責任的賠償" 基本上就是國際規範 在網頁上沒有寫 你可能要到特定網站才查的到 基本上我沒記錯 行李是論公斤X(N 價金) 行李箱應該也有相關規定 三年前我兒子放飛德州 在某個轉運時 塑膠行李箱角落凹陷 我兒子跟地勤反映時 地勤拖了一個全新廉價的行李箱來 說可以賠他這個 我兒子當下拒絕 回國後 行李箱我從內部往外推 就留下一點點痕跡 其實台灣人很多人不清楚航空公司規定 以為買票就是大爺 可以去GOOGLE"張惠妹 麥克風遺失" 當時也是鬧得沸沸揚揚 賠償金額過低 但是航空公司也說 這就是國際慣例 放在皮箱的物品 管你幾千萬 就是賠你幾萬而已 :unbelief: :unbelief: :unbelief: :unbelief: |
引用:
所以前面所提 "你在買機票時 若仔細看規則 早就有明訂各項賠償辦法 皮箱都有明訂賠償上限" 再對照"依照符合現行國際航空法規之應負權責範圍內予以有限責任的賠償" 這是買機票時明訂各項賠償辦法嗎? 這算機票合約中列出理賠標準與上限嗎? 我認為不是... 再複習一下新聞中所述的狀況 "當下看到行李箱的慘狀後,立即就像航空公司的櫃台反應,不料地勤竟直言「託運行李,難免會碰上這樣的狀況,航空公司不會賠償」" 在新聞中所述的狀況, 行李損傷遇到航空公司裝死拒絕賠償時去抗議爭取補償, 我不認為是"要糖吃"、"不可取"... 真要說國際慣例, 行李託運時是可以加買保值保險的, 這樣拖運物品出問題可以照保單賠償... 說到阿妹的麥克風... 畢竟人家是阿妹... http://ent.ltn.com.tw/news/paper/30204 這家德國頂級音響廠商為長榮供應商,長榮將協調廠商,以優惠價再為阿妹打造一支麥克風。 == 這倒就是特例了... |
引用:
這些是消費者自己說的 你也不知道真偽 正常流程 行李箱損壞航空公司有標準的SOP回答 反正賠償金額很低 地勤根本不需要跟消費者囉嗦 你不是當事人 不需要腦補那麼多狀況 基本上就是行李箱或是行李有任何的損傷或遺失 有標準的國際航空法保障 一個行李箱不見理賠上限好像也不超過3萬 就這樣 就此打住 別再爭論 |
引用:
我不是當事人, 只是照新聞資訊照樣轉貼. 這應該不是腦補. 賠償金很低, 地勤不需要跟消費者囉嗦?? 我上次搭新航時單件行李超過23kg(磅秤顯示23.6kg), 他們還特地拿出切結書要我簽名同意"理解因行李超重, 運輸過程容易造成損壞, 放棄求償權力". 航空公司現在沒想像的那麼大方, 自己多花錢買旅遊不便險跟平安險(附加緊急醫療條款)比較靠譜... 再補充一下, 國際航線航空業者的法律責任是受到《華沙公約》(Warsaw Convention)或《蒙特利爾公約》(Montreal Convention)的規範. 當中也包含了行李賠償問題. 這都不是明定在機票條款中. 買票的時候也看不到. 所以別嚷嚷著什麼"你在買機票時 若仔細看規則 早就有明訂各項賠償辦法"了. 當然, 最後怎麼賠, 賠多少. 那就是乘客與航空公司的談判了... |
引用:
這是超跑上路也不用賠太多的意思嗎 :rolleyes: |
引用:
超跑本身的價值沒有爭議 但是行李箱本身以及裡面東西的價值無從舉證起 所以無法類比 |
引用:
+1 且在連續假日時 廉航的票價(不含機上餐)可能會比傳統航空還貴 |
1. 行李遺失/行李箱損壞本來就是直接找航空公司負責(同張票不同航空的話, 則算開票那家), 就算是機場責任也與消費者無關
2. 行李箱損傷, 航空公司有專門合作的修復廠商, 什麼保固內外等維修相關部分他們會在收件後聯絡. 實務上在機場就要檢查是否損傷, 但若當下交件那裡面東西就麻煩... 所以可以先與航空公司地勤登記資料, 請他們再到府上收件 3. 有人說"地勤竟直言「託運行李,難免會碰上這樣的狀況,航空公司不會賠償」" 這是想省事的話術, 別被唬攏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21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