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從網頁測試看ryzen的ipc、single thread performance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23695)

EANCK 2017-03-03 06:20 PM

引用:
作者Jeff1987
坦白說你硬要找篇評論"勉強符合自己觀點"來自high是無訪
但目前公認ipc是跟broadwell-e相當,haswell之上你硬要扯2000~3000
這也不難讓大家出來砲你

你確定? 你是看啥測試啊?
intel 2000~7000series大概每代的ipc成長5%,
所以只要低5%就是降一代,你有異議嗎?


引用:
作者Jeff1987
然後改批R5/R3沒出?
重點不是R5/R3出了沒,而是R5/R3出了得當下還有沒有競爭力
只要他推出的那個時間點,CP值可以屌爆intel當時的產品線就好
你現在去罵他沒出幹嘛~AMD現在放著這塊不跟你競爭你自己也要挑出來跟他比?

現在R7為什麼上8核心?就是搶攻高階注�**`效能市場這塊
拿核心少時脈高的產品去對打R7?這不是頭昏眼花嗎
你要批R7先批批5900~6800系列多核心在市場的定位吧...


我覺得你想的太膚淺了,你只看到消費者層面的東西。

ryzen從高階往低階開賣, 我想用意有2個,
一是避免打到現在已經很難賣的舊款cpu,確實效能級距上沒有衝突。
二是產能不足,沒辦法同時有效供給需求量較大的ryzen3,所以需要時間囤貨。

訂低價賣無疑是為了搶市場,但是這招也只能玩到 intel 10nm出來之前,
到時候就看 intel 10nm 有無明顯提升了。

[a]intel 10nm 效能、每瓦效能值均有明顯提升,則amd將持續一段很長的完蛋期,直至再次拉近產品距離。

[b]intel 10nm 無明顯提升,則amd的ryzen還能多賣一年以上。

如無意外,愈低階的ryzen銷售量會愈大,但愈低階的ryzen開賣日期也愈晚,
距離 intel 10nm出來,我估計還有1.5年,
究竟留給amd賺償債費、研發費、營運費的時間還有多少呢?

chunhui_wu86 2017-03-03 06:36 PM

樓上的 01大戶 i廠鐵主 請別再轉下去了 點到為止 在下去 就是蝦西蝦正 看了你黑a廠真是 不 於 為 力 真是好i廠走狗 你在轉阿 看你能轉幾回 大家頂你看笑話[QUOTE][U] :rolleyes:

OscarShih 2017-03-03 06:42 PM

大寫哥, 你要說什麼其實我們都知道

healthfirst 2017-03-03 07:01 PM

引用:
作者EANCK
我覺得你想的太膚淺了,你只看到消費者層面的東西。

E大你看到什麼不是消費層面的東西?

說出來分享一下吧

everspiral 2017-03-03 07:34 PM

不管啦! 人家就是要買intel

那個AMD是做飛彈的嗎?

Bigheadchan 2017-03-03 07:39 PM

樓主intel股票買很多張嗎.....
還是放空了amd的股票
intel未來會大幅成長
你怎麼知道呢?
其實這個不重要
你先告訴我這期大樂透
intel股票我再多買幾張給你

cdx 2017-03-03 07:46 PM

原價屋自砍3篇RYZEN開箱文
因為發文太偏頗了,但是有大大截圖備份XD

http://www.coolpc.com.tw/phpBB2/vie...=620656#p620656

rockports 2017-03-03 08:08 PM

這就是他標準發文格式阿,

大寫哥體: 膚淺、你不懂、只有我看的到消費者層面以外的東西,你們看到的都是表面 blah blah

現在人家打臉打到手痠乾脆無視,只有他繼續活在自己是趨勢大濕的世界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html?from=moptt

EANCK 2017-03-03 08:54 PM

引用:
作者rockports
這就是他標準發文格式阿,

大寫哥體: 膚淺、你不懂、只有我看的到消費者層面以外的東西,你們看到的都是表面 blah blah

現在人家打臉打到手痠乾脆無視,只有他繼續活在自己是趨勢大濕的世界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html?from=moptt


你找不到東西反駁了,只剩拿psu保護機制來說嘴了?

我對psu保護機制的標準是比較嚴苛,因為我是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來評估。

ptt的whydan 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但是他是站在製造商的角度在評估。

依我的標準,電壓或電流觸動保護機制後,整台電腦的各零件有較高的機率仍可正常使用。

如果是按照"不起火就好"的標準在設計,你要不要試試看有多少機率能再次使用?

你會拿這一篇出來正好表示你根本沒看透當中道理。

舉個例,
ovp有的廠商設在+50%觸動,有的設在+30%,誰對? 在我看來都不合格,應該+15~20%就該觸動。

ocp有的廠商設在 50a觸動,有的設在100a觸動,你想用哪一種?
依我的標準25~30a就該觸動,遇到大電流零件就是用多路去供給;
且delay time 要低於0.5秒,你看過delay time 長達3秒的機種沒有?

EANCK 2017-03-03 09:10 PM

承上,
因為找不到保護機制合我標準的psu,所以我現在mb只用asus的某些產品,
不是因為他品質好,而是他有anti-surge,電壓+-15~20%就會啟動,
每一款的設定值似乎都不同,但再怎麼樣都比psu嚴謹。

anti-surge的觸發電壓必須自己向asus詢問才能得知。

在電流限制方面目前無解,似乎只能買數位電源了。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45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