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amd現在超弱的??那ps4不就悲劇了???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77130)
|
---|
引用:
看來你的世界線頻率根本與這個世界不同調.... digital tv box跟mainstream computing有啥關係? 爛盒子的效能可以和workstation, hpc, mainframe, data center, server, desktop比嗎? 而且在embedded領域中cmt module根本不是主流 幾乎高達95% embedded是arm 11/cortex a8/8051/6502/atom/vortex86/geode而且仍都是single core!! 而且請問現在檯面上的巨頭們像intel/ibm/apple有採用cmt嗎? ibm早就把cell丟了並回歸傳統big core架構, intel/apple更是從頭到尾一直堅持big core/high ipc. 反倒是不入流的廠商像sony, amd, samsung, red hat才會採用morph core/cmt異構運算而市占率已證明了一切!!!high end market從亙古以來一直都是big core+smp而異種架構像cmt/morph core/stack based一直都沒市場要不然ibm不會早早退出cell的研發並轉回對power/z7的專注而只剩sony/fujitsu在那裡苦撐. 引用:
第一點我只是實話實說 垃圾也是事實 但是我只對事不對人 該炮就炮 倒是閣下稱我為"納x" 才是人身攻擊 引用:
但是帳面規格並沒有提到200gflop是多少precision.... 之前就被踢爆是只用 word(8bit) precision來測出來的 而不是一般general purpose cpu會常測的single(32bit)/double(64bit)/quadro(128bit) precision. 之前有人用optimized coding來測double precision 測出來的數據是24gflop 最佳化後竟然只有e8400的水平......而且那已經是7 core full loaded的峰值了所以一般運用下效能可想而至....跑過left 4 dead的人都知道ps3的表現簡直慘不忍睹比用atom 270跑還差. 而且除了日系遊戲跑的中規中矩外所有美系cross platform跑起來居然比pentium 4還廢..... 好把就算sdk最佳化下也只有c2d等級而已所以根本沒有超過當年的pc水平....這不是垃圾是什麼? 而且就算是在日系game上cell也沒有什麼home court advantage因為360的xenon可以跑的一樣好..... 如果cell那麼好id software的john carmark也不會炮的那麼難聽 而crytek跟epic也根本討厭cell架構 引用:
事實上cmt/cluster core/morph core一直是教科書上最壞的示範 而且事實證明了amd工程車, orecle sparc4跟cell broadband engine早在搶灘登陸前就中彈身亡了.... |
還蠻想知道CMT架構缺點有哪些,之前是看到說最佳化麻煩
|
引用:
8051/6502/geode 2014至2015年,哪家機上盒用你講的這幾種CPU? 你想笑死誰? 小朋友,走出教科書看看現實世界如何?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那我問你 現在歐美最常見的set-top box為何只用BCM7584作MOD? BCM7584是based on 8051?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
ps3在06年底就開賣,07年初時銷售好歹已是百萬套以上
這樣也能拿還沒開賣,更未來的e8400(08年初問世)來比? :jolin: |
引用:
CELL不以PPE卻以SPE向量處理器來跟PC通用型CPU比浮點性能,這擺明莊孝維啊 誰不知GPU才是PC的主力浮點性能巨獸,論浮點峰值SPE可差遠了。 不會有人因A8-7650K含R7 GPU浮點比E3-1230高,而覺得A8-7650K較E3-1230好, 但卻有不少人因主機商的宣傳文而覺得CELL就是比C2D好~ |
引用:
那就弄錯了對比方式 雖然事實上PS3並沒有達成大多數開發當時所預想得運作效率與理論性能展現 但我們知道PS3得最終成品並不是只有CELL,而是CELL+GPU得配置 所以在這情況下CELL並不需要以自己的浮點性能去硬扛GPU該做得工作 因此SPE變成額外可活用的資源,比如先前提到在PS3上許多遊戲得物理特效應用,CELL就比一般PC用得CPU有餘裕去處理這些很耗運算得工作 不要忘了不管是以當時還是現在,物理特效在PC遊戲上都是必須消耗大量CPU資源或GPU資源得,但對於CELL而言有SPE得輔助會輕鬆得多 這就跟當年得對手(XBOX360)一樣,為何有些人會稱360有著近乎免費得2倍反鋸齒性能,靠得就是那10MB eDRAM得支援 (雖然扛GPU工作這件事在最早先在PS3得設計裡是有過沒錯,但後來還是放棄了,而且該配置是以複數得CELL對應得,而非只靠單一顆CELL) 同樣的對於PS3來說,理論上運用彈性更大得SPE計算群是潛力更大得可用資源,這也是異構概念得緣起想法之一,讓原本具備龐大計算力但功能單一得陣列單元們,統合融入到傳統CPU架構內,讓它們也變成有較大運用彈性得計算助力 |
引用:
本來就是SONY弄錯了對比方式,一直宣傳CELL和CPU比浮點。 PC不像主機需重視成本而強調整合單晶片,要選整數強的CPU或浮點強的GPU任君搭配~ CELL的PPE+SPE就是低成本的CPU+GPGPU,PS4的APU也是這個道理,只是不像PS3因CELL的笑能而另加RSX這麼搞笑。 |
引用:
這些都是我們事後諸葛得分析罷了,cell在一開始開發時整個聯盟給予得期望並不單是強調整合,而是它能做更多事以及運用更靈活 以當時得年代來說,pc上就算使用了強大得gpu,也不是說就能寫寫驅動.程式或是個開發編輯器就能直接當成cpu輔助來使用,這是一整個生態體系應用與支援的問題 而且apu或gpgpu得發展成熟化那都是非常後來得事了,表現不佳是一回事,但cell其設計上是個很有野心得新鮮概念,只是他們在相關配套與運用生態系都是零得狀態下,太樂觀了這個產品得成功率,也太高估對其開發得掌握能力而已 |
引用:
你以為mod就等於embedded嗎? 從你家的冰箱, 空調到gps, cash register, venting machine, thin client甚至老人家長輩的人工心臟跟義肢都是embedded cpu的天下而且8051/6502幾乎占了90%而arm只占8%的embedded家電市場而atom/geode/vortex86更常見於終端機跟收銀台. 根本沒有cmt能發揮的餘地. 退一萬步來講就算cmt獨佔了tv box對大環境而言根本毫無影響. 小朋友, 現實世界並不存在你所腦補的情況 這世界並沒有獨角獸跟糖果樹..... 引用:
抱歉在下目前就落腳在美國鄉下而且我很肯定的告訴你direct tv跟comcast的digital box都是採用motorola DCT. 而dct幾乎都是arm9~arm11. bcm根本小眾市場. 甚至atom's nexus play都比他賣的好. ps:告訴你一個小知識 bcm的架構跟指令集是建立在blackfin上 而blackfin就是risc化的8051 引用:
e8400只是隨便舉個例子 浮點數同級的還有x6800(july 2006), e6800(november 2006, 鎖頻的x6800), e6850(june 2007, 1333mhz fsb)而除了天價的x6800外e6800/e6850階跟ps3是同期推出但是integer+floating point效能卻是已經強壓ps3的理論效能了. 更不用說當年同期pc cpu還有更上層的q6600, q6700, qx6850. ps3從剛生出來起對pc便沒有什麼競爭能力可言(竟然還動用3.2ghz高時脈+8核來打雙核而且還只能在"理論"狀態下平手, 這根本是工程車 vs i7的古代版...). 更不用說早期sdk還沒推出時其real time performance居然比pentium 4 1.5ghz還爛...(from john carmark) 引用:
就算沒有gpu下c2d還是可以吃死cell, 不管整數還浮點數.... 引用:
ps3可不低成本啊 當年可是$799的高價下還賣一台賠一台 結果一台爛爛的$400 pentium d 805+8600gt就能打爆沒有最佳化ps3了. 當時甚至被Microsoft譏笑為高貴的垃圾.... 引用:
當年c2d在跑havok physics可是輕鬆寫意啊 反倒是當年orange box在ps3上推出時可謂哀鴻遍野 三不五時stuttering可是ps3特產啊 而且不要用優化差做藉口因為隔壁蓬的360跑source engine也是跟pc一樣穩. 而且放眼望去 除了sega, platinum game, sqaure enix跟光榮會去大花成本開發其優化sdk&api外(事實上也只能優化出50%的理論效能 也就是只有e1500的水平而已....) EA/crytek/EPIC/activision/capcom/valve/rocky star皆對cell這種效能不高且限制重重的架構非常感冒. unreal 3在ps3上常常跑不到21fps而且一遇到爆炸場景或需要physics時畫面當掉很常見所以用掉大量spe的情況下根本不輕鬆..... 但同樣的c2d/360卻很少有問題發生 所以cell本身就是個錯誤 |
ps3表現不佳是公認的事實
但硬是要說cell是一文不值這就很難再談下去了,前面就說過這是個新的概念實作,本來就會遭遇許多問題,但沒經過這一步能憑空迸出後頭那些成熟化得各類新產品與相關發展? 真得是要給他死12面金牌都不夠~ :rolleyes: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07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