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這些文字你認得出幾個?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70103)
|
---|
引用:
中文有幾個部首? 字典工具書查一下不就有了? 除了部首之外,還有叫做 字根、部件 的東西,有興趣研究的話, 請google 中研院旗下的"漢字構形資料庫",裡頭都有相關排序的技術資料。 只是現行的中文漢字字典,部首就夠用了。 若對更細節的中文漢字屬性有興趣的話,行政院旗下還有個叫做"全字庫"的網站, 可以查詢更細節的漢字屬性。 目前的倉頡第六代(wiki寫說沒公開就是了),已經支援到八萬多個漢字, 說不定下一代開始,就可以融合 部首、字根、部件 開始玩用字根輸入法造字的技術? |
引用:
所以你說不出來? 一個以中文為主要語言的人說不出來有幾個基本部首? 我告訴你我也說不出來, 你也找不到, 因為部首的分類因書而異, 原因前面講的很清楚了. "中"要如何拆開成部首? "繁"要如何拆開成部首, 然後再請你想其他字. 就知道部首絕對不是中文的基底字母. 如果可以解決, 今天就不會有那麼多輸入法. 重點: 還是很多字無法輸入. |
引用:
1.不要把"純象形"和"純拼音"這兩類不同的東西混在一起比較了。 2.對岸中國的繁體中文漢字,和台灣的正體中文漢字,筆畫和筆順其實是有滿多差別的, 當然有改變,不完全一樣。 舉例幾個字: 黃 家 華 龜 好 女 化 兩岸政府單位規範的標準寫法就不同。 |
引用:
『汉字不灭, 中国必亡』,俺現在只問一句,中國亡了沒? 魯迅其人,講這話時是有其政治與歷史背景的,如果俺早生一百年,說不定就跟著魯迅去掛紅臂章了 -- 還好不是;又如果俺現在穿越回去碰見魯迅,鐵定二話不說一棒子打死這個大文豪,啥阿Q、孔乙己,你們現在通通看不到!! 消滅漢字的實驗隔著一條臺灣海峽進行了近百年,實驗結果再清楚不過;左岸現在掙扎著想「扶為正統」,拆了的廟蓋回來 (雖然是假貨),丟了的字撿回來 (雖然是卡位),但好歹有些動作;您身在右岸僥倖免於實驗 (好吧,假設您是),居然扛著百年前的理論鼓吹再來一次,敢問您是穿越來的嗎? :jolin: -- 啊∼還有,您文裡行間有很多不精確的地方,希望張貼前能多斟酌。 |
引用:
如果真的改拉丁字 那考古學家或中文系是不是會很慘 :cry: :laugh: |
引用:
常用漢字也沒幾個, 何況現在電腦化程度高, 書寫重要性早不復已往。 百年前的人說的話, 看看就好。 |
想到以前看過一本書,整本書就在講說應該把外國語單字拼音化,
就是說"Micheal"不寫"麥可",而是用表音的寫法 該作者還自己研發了一套注音符號標記法,記得就是像韓文的方法, 把幾個注音符號拼成一個字, 當時覺得立意良好,但實行有困難 :laugh: 不過聽說中共一度也想廢除漢字改拼音,現在的簡體字只是準備過渡第一階段, 後來還弄了個"二簡字"當作第二階段,但因為簡化過頭反而難讀就失敗了, 之後漢語拼音化似乎就被放棄,只留下用簡體字的情況 |
引用:
看看台灣國民黨不為人知的簡化漢字. 而且是蔣介石提出. 最近的一次在1980. 理由很簡單, 漢字的問題並不因為時間過去就改變. 即使科技進步, 只是減輕漢字問題, 並沒有解決漢字問題. 簡化字並非共黨所發明,歷史上國共兩黨都曾主張漢字簡化。 是國民黨兩次企圖推行都遇到了強大的阻力,沒有成功。第一次是在1935 年,推行不到半年就因為戴季陶等人的堅決反對而擱寢;傳說在當時的國民黨中常會上,提起漢字簡化的議題,戴季陶忽然當場下跪,告誡與會者,漢字乃中華民族根本,決不能輕言改革。再加上日軍大兵壓境,內憂外患,無暇兼顧有關的討論,簡化運動便草草收場。 國民黨敗走台灣以後,1952年再度提起漢字簡化問題。蔣介石又曾動議,旋即遇到以胡秋原為代表的反對派強烈抵制,終於再一次擱寢。所不同者,國民黨的簡化動機並沒有明確準備徹底廢除漢字,僅僅關注能夠方便書寫,提高識字效率而已。 又經過二十多年的觀察、對照和反思,台灣教育部在陳立夫等國民黨元老的主導下,於 1980年 推出了第三次改革,但是這次卻是悄悄的改進,完全沒有大肆張揚,只是出版了一本供五年級以上青少年習用的《標準行書範本》。該書羅列了四千零十個漢字的行 書字體,其中包括五百八十五個與大陸簡化字完全一樣的行書漢字,另外還有金字旁、馬字旁和鳥字旁的行書漢字共一百多個,跟大陸簡化字稍有不同,相當近似。 這些簡化字實際上本來就是海峽兩岸歷史上早就存在的民間書寫俗體字。這些字體不作為書刊、文件的正式書體,而是作為民間的快速書寫體。 再重複一遍, 漢字的問題絕對不僅止於書寫. 而是全面性的無法承載"有組織學問"(無法索引)及字音分離(靠背頌), 同音字過多, 及學習困難(平均多兩年), 忘卻容易...許多問題. 中國想要走入世界大國, 遲早要解決這個問題. |
中國也不是從清朝才開始用繁體字的....
怎不想想唐、宋時期。為何中國的方塊字文化能領先西方的拉丁文世界... 只能說那時的人太過於自暴自棄少了理性的研究與冷靜的判斷... :unbelief: |
引用:
毛澤東不是說了, 用阿拉伯數字, 你就不會算數學了嗎? 現在學校教1+1=2, 是寫 壹加壹等於貳?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56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