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かっぱ寿司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65780)
|
---|
美豚!!!!
天啊...日本人真是.. 配服配服....這下我完全不敢去找風俗大了... |
引用:
看來你對香港的文字不是很熟識, 所以有必要更正一下 由於香港有一段很多長的時間是英國的殖民地, 所以很多的名詞都是來自廣東話併音的英語, 這方面有點像日語 首先香港是不用「沙拉」或「色拉」的, 而是用「沙律」 曲奇只是餅乾的其中一種, 也就是西方人說的"cookie", 而"cracker"是稱為「克力架」, wafers是「威化餅」......族繁不載 「的士」來自英文的"taxi" 前面也有人說了, 三文魚來自"salmon" 鮪魚香港人是叫「吞拿魚」來自"tuna", 「金槍魚」是很學術的名稱, 來源自那裡就不可考了, 一般在紀錄片最常出現 其實香港很多名詞都和大陸不同, 很好分辨的 香港某些名詞對大陸的影響有部份原因是因為八九十年代的港產片進入大陸而引致的 :shy: |
引用:
不用了∼∼∼妳帶我去 Izakaya 就好囉∼∼∼ 少數幾個地方我發現不會日文根本去不了 Orz |
引用:
M......... |
引用:
正解 +1 華文很多流行用語 其實多是港台流傳去大陸的 只有在近10年大陸較為開放了一點 年輕一輩上網的人數逐漸成為大宗 所以才會有越來越多的網路流行語"反攻"過來(河蟹、碉堡等等..) 粵語就如同台語一般 都是方言類的 因為英國統治而來的外來語(的士、曲奇) 就等同台語的秘路、歐多拜、螺賴吧等等一樣 這跟香港中文爛不爛沒關係 |
剛在亂逛bic camera的網站
它中文部份是用機器人自動翻譯的 翻得牛頭不對馬嘴我可以理解 可是歪成這樣真不知道怎麼說哩.......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00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