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儲存媒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0)
- - Intel SSD 將於 2015 年使用 3D NAND FLASH,每顆粒容量可達 48GB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64297)
|
---|
引用:
現存在機房中的伺服器多數都是 因為堆疊的高溫需要高速風扇伺候 :think: |
引用:
有幾點可以觀察的 http://thememoryguy.com/micron-nand-reaches-16nm/ 美光16nm NAND 的die size 是155mm^2 容量是128Gb ![]() Intel 3D 應該是指 IM (Intel + Micron) ![]() 粗估die size 是 171mm^2 容量是 MLC = 256Gb, TLC = 384Gb 面積大約1.1倍,但是容量2倍~3倍 單顆64GB=512Gb 採用16nm 128Gb 顆粒要4顆封裝在一起 同樣封裝4個3D NAND顆粒 MLC 是128 GB ,TLC會有 192GB 這樣說明有沒有發現差異? 如果把21顆TLC 封裝在一起, 就會有1008GB = 1TB (不過這裡的TB是1000GB不是1024GB,HDD最愛這樣算了) 一般的SSD最多似乎是16顆記憶體 1顆如果1TB,16顆就會達到16TB了~ 至於價格嘛~我不知道,更不想知道 反正這種東西,暫時不是給平民百姓玩的 |
引用:
不知道8tb什麼時候才會降到現在4tb約5000的價錢,硬碟這幾年降好慢 |
容量往上提升是好事
但資料最怕的事,也請好好研究提高耐用度 |
引用:
重要資料多備份就好 管他耐不耐用 :D 當然買來沒多久就壞這麼誇張的事也是不能接受啦 :laugh: :laugh: :laugh: |
引用:
可以擠出1TB的Micro SD卡嗎? |
引用:
電影 露西 最後那一支大拇哥, 可能都是EB級以上了吧~ ;) |
引用:
應該不只吧,Facebook 的總資料量就差不多 1EB, 包括全宇宙資訊的,應該是 YB 級以上的吧。 TB -> PB -> EB -> ZB -> YB 但這樣又有一個問題,USB 3 的傳輸速度也才 500MB/s, 假設那根USB「只有」 1YB的資料,摩根費理曼要花6300萬年才能把資料全讀出來,更別說全地球也沒那麼大的數位儲存容量。 :laugh: |
正常人腦據說可以儲存2.5 PB的資料... :flash:
|
引用:
換個想法,那隨身碟裡面搞不好空空如也,啥都沒有呢 :D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44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