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面板何須分大小 觸控橫出一把罩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32550)

weiter5494 2014-04-03 12:45 AM

引用:
作者z101@2014-04-02, 11:01 PM #28
面板廠投資金額如此大,堪比輕油裂解廠or先進高爐的投注金額,
未來一片血海之下,死傷必定慘重,
為何如此前仆後繼?未來獲利前景都很令人憂慮,
痛苦太多,收穫太少...........投資標的很多阿?!
阿共瘋了嗎!?

資本主義藏富於民,共產主義藏富於國。在中國,擁有最多資源的是政府(土地、稅收、獨佔性行業),除了少數民營企業,利潤幾乎為國營事業所把持,使得國家梯隊在行動上彈藥充足,無所忌憚。當然地方政府爭功炫政也相對拉抬隱形負債的風險。

再者,倚靠全球最多人口及幅員,中國一向以計畫經濟帶動市場經濟,以空間換取時間,以市場換技術,便是認為龐大內需市場足以餵飽產能。不只在面板,其他重點行業汽車、半導體,都是這個走向。賺錢與否尚屬其次,重點在自主自足,否則BOE早已敗亡。半導體也是走在這軌道上,未來會有更多陸資供應鏈崛起。機關算盡的郭董,巧取豪奪之心,終不如中電集團一招手,IGZO技術進了南京。

引用:
作者z101@2014-04-02, 11:01 PM #28
JDI持股股東,於JDI內,如何分享專利技術?!
用來對抗韓流!面板也是否有連橫or合縱之術。
(專利分享、互告???)

JDI成立最大目的在整合,是所有專利技術皆共同投入的商業實體,也會回饋權利金給SHT三大小股東,其中Hitachi已淡出ICT產業,Toshiba亦不遠矣,唯有SONY鎖定手機與平板,與JDI中小面板較有交集。礙於資金,SONY未來投資在面板技術的基會不會很多,所以AMOLED聯合開發點到為止,止血養身才是其要務。

與其抗韓,不如自省。韓國沒當台廠是敵人,台廠的敵人是自己,所以三星給單,哪家拒接?從產業資源來看,台灣負擔不起這麼多面板廠,強如日本,面板策略已是個範本。連最基本的合併都做不到,談技術分享或聯合開發都是多餘,縱使苟存,亦是微利行業。不合併,台廠自己殺價搶單都沒時間,哪來合綜連橫?時間逐漸流逝,往後再談這個議題,恐怕也來不及了。

z101 2014-04-03 10:57 AM

當初想問,面板業的合縱or連橫,
起因是中鋼、台塑、新日鐵...等,
鋼鐵大咖的越南佈局,中鋼、台塑除了銀行團的放貸,
為了減少風險,合縱or連橫,企業間合作,也都存在。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敵人也可以合作,
為了獲利,與降低風險,不擇手段。
(銀行放貸大咖,年利率好像1.6-1.8%,加上業界合作,風險下降很多)

面板業,最有趣的結合,就屬JDI,
底下各公司都有自己的專利,強項技術,
H、P公司,會否將自有專利技術,
授權或者賣給其他面板業者?
畢竟,在商言商,求取自身最大利益。

蘇秦VS張儀,最後還是秦滅了6國,
JDI整合5-6間公司,被滅團的機會,
感覺也有可能。

weiter5494 2014-04-03 05:36 PM

據我所知,棄守電漿後,Panasonic僅剩IPS-Alpha的姬路8.5代線,這也是當初Hitachi與Panasonic合資的,但最終Hitachi僅持股少數。

ICT產業不比傳產,就算台塑背景的華亞科與南科當年也是寧可自己增資,無意與同業整合。KY跟Terry聯手?更不看好!

說到郭董,順便提一下其液晶布局進度。

據Nikkei報導,由各持37.6%股份的Sharp與郭董個人全資SIO控股兩大股東共治(社長由雙方輪流派任)的SDP堺市十代廠,2013年財報如下:

營收:2109億日元
營益:151億日元
稅前淨利:89億日元
稅後淨利:60億日元
貸款餘額:由2012年底的438億日元,減少了70億至368億日元。

若SDP在2014年和2015年繼續獲利,SIO控股將於2016年在台股票上市。

由於群創未在中國設立面板廠,以鴻海集團名義主導的投資計畫聚焦在LTPS中小面板與觸控模組。因缺乏技術奧援,計畫的兩大LTPS廠中,深圳的深超光電未實質量產,而成都的天億顯示建廠則延宕了兩年,最近重啟。

Sharp自立自強,旗下IGZO中小面板廠,除了主力客戶Apple之外,目前已搭上ZTE與小米,月出貨約200~300萬片;另與約10家中國手機OEM正洽談中,有望再提升一倍出貨量。2013會計年度(2013年4月~2014年3月),Sharp整體面板事業營收預估將達1兆日圓,營益則預估400億日圓(2012年度的虧損近1400億日圓)。

z101 2014-04-03 08:50 PM

1個附加檔案
期待KY與Terry組成聯盟,以個性來說,的確很難...
是否如重演DRAM般,被韓國一一擊破,也不無可能。

話說,2001-2003年於火車上看財經雜誌文章,
三星說要超越SONY、PANASONIC的地位,當時我笑笑,
但現在三星...恐怖的實現...
另一篇,是聯電 想幹掉台積電的 XX計畫

但郭董去年要執行,鴻海航母分拆計畫,組織再造?!
要轉型成鴻海第七艦隊...不知這最大用意為何?!
還是想學王雪紅 股王製造機?炒股?

:laugh:

henrykuo@yale 2014-04-03 11:43 PM

有人是否能說說關於iPAD Pro 12吋傳聞是真或假的

Windows 8 Tablet到現在要10.1-12.1 跟iPAD Air一樣重量且整合性高的很少

除了成本上的問題是否還有其它技術面上須要改進才行??

weiter5494 2014-04-04 04:45 PM

引用:
作者z101@2014-04-03, 08:50 PM #34
郭董去年要執行,鴻海航母分拆計畫,組織再造?!
要轉型成鴻海第七艦隊...不知這最大用意為何?!
還是想學王雪紅 股王製造機?炒股?

首先瀏覽一下鴻海集團2013年財報。

    非合併綜合損益  獲利%  合併綜合損益   獲利%
營業收入 3,263,012,896      3,952,317,540 
營業毛利 ___74,287,268 2.3%   __254,694,501  6.4%
營業利益 ___47,308,460 1.4%   __109,314,396  2.8%

換言之,來自母公司以外的控股營收擁有高毛利與高營益。

營業收入 689,304,644 獲利%
營業毛利 180,407,233  26.2%
營業利益 _62,005,936  _9.0%

鴻海的營運模式,是以母公司承擔資本壓力,從事勞力密集與競價壓力大的系統組裝任務,而垂直整合策略下的外圍子公司以小股本姿態,成為高附加價值的零組件與模組供應商,因為高獲利,這些子公司接著便是上市獲取資本溢價。同時,以鴻海的低利營運模式,要成長無法僅靠集團內營收,須藉由資本槓桿運作來從事併購或擴廠,這些上市子公司股票的質押價值,成了發債以外的最佳法寶。

與其說炒股,不如說建立小金庫。這種肥水不落外人田的衛星供應鏈模式,其實在業界早行之有年,所差異者,多數企業主把外圍零件廠的利潤放入自己口袋,讓上市母公司低獲利,而郭董則是推動上市,令其成為融資的籌碼。

引用:
作者henrykuo@yale@2014-04-03, 11:43 PM #35
關於iPAD Pro 12吋傳聞是真或假的...
除了成本上的問題是否還有其它技術面上須要改進才行??

所有Apple產品的傳聞,都是真的,但卻不一定都會量產。以Apple的規模,就算進到PVT,最終放棄MP,也不足為奇。

技術不是問題,產品定位跟成本才是關鍵。在評估新產品是否實現MP的過程中,這些試組的實機,可以讓Apple及其Alpha-site有更貼切的體驗,才有更完整的平價。

我對12吋iPad Pro的質疑便是,Apple打算放棄11.6" MBA的市場了嗎?

weiter5494 2014-04-04 11:04 PM

爭功炫政,資本縱橫,中國各區打造液晶大城,四處亮晶晶。



• 華北:
北京市 - BOE的B1五代線、B4八代線
內蒙古鄂爾多斯 - BOE的B6 5.5代線(LTPS/RGB AMOLED)

• 華南:
廣東深圳 - CSOT的8.5代線(第二廠已破土)/Tienma的TN/STN線/鴻海的深超光電5.5代線(LTPS)

• 華東:
安徽合肥 - BOE的B3六代線(a-Si、追加Oxide/OLED)、B5八代線(a-Si、Oxide/W-OLED)、B7六代線(LTPS)
上海市 - Tienma的4.5代線、5代線、5.5代線(LTPS/AMOLED)
江蘇昆山 - AUO的六代線
浙江南京 - CEC-Panda的六代線、8.5代線(IGZO)
福建廈門 - Tienma的5.5代線(LTPS/AMOLED)(第二廠計畫中)

• 西南:
重慶市 - BOE的B8八代線(a-Si、oxide/AMOLED)
四川成都 - BOE的B2 4.5代線/Tienma的4.5代線/鴻海的天億顯示六代線(LTPS)

• 華中:
湖北武漢 - Tienma的4.5代線/CSOT的六代線(LTPS/AMOLED)

中國面板資本投入不手軟,深化供應的自主性之餘,同時提升技術水平與創造就業機會。產品囊括大中小尺寸,面向所有ICT面板需求。京華天三巨頭中,BOE縱橫捭闔,狼子野心,跨足所有技術領域,握有3條8.5代線,甚至10.5代線擘畫中;CSOT穩扎穩打,聚焦TV面板,審慎投入中小面板;Tienma稱雄中小面板應用,LTPS投入早,AMOLED潛力雄厚。

除了持續擴產大尺寸面板產能外,中國面板業已開始投入智慧行動裝置所需的高階面板,對LTPS與AMOLED的野心浮上檯面。

2014年最有可能量交HD與FHD規格LTPS產品的中國廠商應是Tienma,BOE可能要到年底,CSOT則要到2016年,與AUO同步時程;然目前台廠在當地並無能量交LTPS的產線。AUO目前LTPS產線,有1條月投片量20K的3.5代線在台灣竹科與1條月投片量45K的4.5代線在新加坡,後者購自當年的TMD,也是AUO技術提升的關鍵。

據稱Tienma已能量交300ppi非晶矽面板。繼去年八月LGD發表5.5吋WQHD面板、十二月AUO量產6吋WQHD面板、今年三月JDI量產5.46吋WQHD面板後,Tienma亦在三月中的上海FPD China 2014展示6吋WQHD面板。

z101 2014-04-05 12:42 AM

感謝W大,對鴻海營收研究與回答,
個人資細看了一下,自己的疑問....
1. 目前,金融業對老百姓,1年期定存為1.38%上下。
2. 金融業,對大咖鴻海利率,是1.6%上下。(工商時報印象)
銀行總要賺錢吧...

如果,小金雞被拿走的話,母公司財報,
看起來,比聯電還不好看....要母以子貴嗎?
雖然郭董帶領大軍能力頗強,鴻海資金流動周轉能力也夠,
可是,這種分拆,
像是漂亮的金融工程,公司好,股東不好,懷疑阿!

我沒買鴻海股票,W大不用擔心,
公正的主觀分析。

weiter5494 2014-04-05 10:32 AM

關於利息支出,鴻海舉債活動繁複,利率區間從0.33%~8%不等,細目可自行下載檢視。

所謂分拆,就是spin-off,讓內部某個單位切割出去成獨立公司,但母公司依然全資擁有或控股,可合併其財報,總體業績不但不變,還多了額外的上市股票價值。不太明瞭「小金雞被拿走」的意思。

z101 2014-04-05 08:09 PM

如果,母集團有了問題,獲利不佳時,
難免處份子公司股票,美化財報,
殺雞取卵作為,長久來看,這種行為不好。
比方說,紅茶店賣出耳機品牌股票,此案例雖不算子公司,舉例太差,但....
beats持續持有,獲利是穩定的,
但為救火,不得不殺雞取卵。

如果集團內,各公司都頗有信心,交叉持股,
也有高獲利的結果,如前幾年台塑集團。

雖然,拆成第7艦隊,不錯!
旗艦down成遼寧號..就不妙了...
作法正確,但總是懷疑!?
市場有期待就了。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20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