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氣溫越高 人越火爆,全球變暖 世界更亂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21839)

cool810 2013-08-15 04:11 PM

引用:
作者idemon..
古代的農業國家也是常常天災不斷,並不是現代的專利

反而人措施也能使淹水地不淹水、比方說板橋

聽說桃園的八德以前是個多池塘容易水患的地方?
經過人為的填土造鎮,有效的防事工程,反而減少了水患。
不知道是不是這樣,有請當地鄉民解說一下。

上面那篇報導最後,相同研究單位出身的也有表示反對。

idemon.. 2013-08-15 04:14 PM




我只是說人為措施也可以使地理災害改善
而不是以為說只要人為一插手、就是100%情況更壞

當有人沒有根據胡亂瞎搞時、當然更差的例子絕對不缺

cool810 2013-08-15 04:18 PM

相關研究有很多,有的科學家也是閒閒沒事幹要拿經費做報告咩

就自身單純的感覺,現在天氣比起小時候熱不少,
因為天氣炎熱好像也影響到一些農民的作物收成。

applebread 2013-08-15 04:38 PM

引用:
作者idemon..
我只是說人為措施也可以使地理災害改善
而不是以為說只要人為一插手、就是100%情況更壞
當有人沒有根據胡亂瞎搞時、當然更差的例子絕對不缺


我們現在的科學就是致力於減少災害的機會…
你前面說「建好儲水防洪設施,做好物資儲備」這些都只是消極的做法
如果能在災害發生前就避開災害,甚至把災害的原因根除(例如蒙古沙暴->多種樹)
這些都是我們現在比以前強的地方

試想,若有一天氣象技術能100%預測天氣,就像尼羅河氾濫這般精準
不正是我們更接近永續經營的理想了嗎

idemon.. 2013-08-15 06:00 PM

引用:
作者applebread
我們現在的科學就是致力於減少災害的機會…
你前面說「建好儲水防洪設施,做好物資儲備」這些都只是消極的做法
如果能在災害發生前就避開災害,甚至把災害的原因根除(例如蒙古沙暴->多種樹)
這些都是我們現在比以前強的地方

試想,若有一天氣象技術能100%預測天氣,就像尼羅河氾濫這般精準
不正是我們更接近永續經營的理想了嗎



稱不上消極、即使你能精確預測天災也一樣
因為你手上的資源相對於要面對的災害、是永遠不夠的

打個比方、你把錢都拿去蓋防洪設備
結果來的是大地震、請問你要拿什麼資源來善後救災
你搞蒙古種樹,錢先不講、請問華北水資源夠嗎?
會不會排擠到民生耕作用水?
台灣也常常發生科學園區和農地用水排擠問題


請問你在資源有限下如何做到處處事先預防?
更不用說連預知都有問題的情況下
沒有人會敢把有限資源單壓一項天災預防之上嗎?


而吃、住、醫療這類物資的儲備,在面對任何天災永遠都是有用處的

applebread 2013-08-15 06:21 PM

引用:
作者idemon..
稱不上消極、即使你能精確預測天災也一樣
因為你手上的資源相對於要面對的災害、是永遠不夠的

打個比方、你把錢都拿去蓋防洪設備
結果來的是大地震、請問你要拿什麼資源來善後救災
你搞蒙古種樹,錢先不講、請問華北水資源夠嗎?
會不會排擠到民生耕作用水?
台灣也常常發生科學園區和農地用水排擠問題


請問你在資源有限下如何做到處處事先預防?
更不用說連預知都有問題的情況下
沒有人會敢把有限資源單壓一項天災預防之上嗎?


而吃、住、醫療這類物資的儲備,在面對任何天災永遠都是有用處的


假設未來科技有辦法在一年前預料到蝗災地震洪水,在一年前就規劃好避難措施
在一年前就不在那邊種稻或是提早收割,請問你需要花錢去賑災嗎?

蝗蟲會吃了稻米,地震房子會倒,水災影響更廣,等這些發生時補救就會吃掉更多資源
如果你只是抱著先補救再預防的想法,那就是一種錯誤
我們今天科技的態度就是要更早發現更早防範更早讓災害減到最低
你不能把賑災的資源當作一種常備支出,當然這在今天是一個較天真的想法


假如當年漢朝就有人知道種林防範沙塵暴就不用現在來補救了
假如50年前鹽海洞庭湖的人民沒抽水抽那麼兇也不用現在來擔心當地環境問題
華北水不夠一直是問題,所以對岸政府也南水北調來防止災害時沒水用的問題
(要是華北沒住那麼多人,其實根本就不用南水北調)
以上這些通通是「補救」,所謂的補救就是花更多資源去把環境變回適合住人的
如果以前人類沒有開發過度的話,現在根本就不須花那麼多資源補救
這樣未來就能少掉很多災害,避免賑災資源的浪費,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現在預防跟補救是不能偏頗,但我們應該更注重預防勝於補救
但如果只是一心想著這個要補救,那個要補救
整個生態環境都爛而不去改,那我只能說永遠補救不完

idemon.. 2013-08-15 07:14 PM

引用:
作者applebread
假設未來科技有辦法在一年前預料到蝗災地震洪水,在一年前就規劃好避難措施
在一年前就不在那邊種稻或是提早收割,請問你需要花錢去賑災嗎?

蝗蟲會吃了稻米,地震房子會倒,水災影響更廣,等這些發生時補救就會吃掉更多資源
如果你只是抱著先補救再預防的想法,那就是一種錯誤
我們今天科技的態度就是要更早發現更早防範更早讓災害減到最低
你不能把賑災的資源當作一種常備支出,當然這在今天是一個較天真的想法


假如當年漢朝就有人知道種林防範沙塵暴就不用現在來補救了
假如50年前鹽海洞庭湖的人民沒抽水抽那麼兇也不用現在來擔心當地環境問題
華北水不夠一直是問題,所以對岸政府也南水北調來防止災害時沒水用的問題
(要是華北沒住那麼多人,其實根本就不用南水北調)
以上這些通通是「補救」,所謂的補救就是花更多資源去把環境變回適合住人的
如果以前人類沒有開發過度的話,現在根本就...


另外請問你是在講神話嗎?

請問你沒有儲備、你可以在荒年不種作物嗎?
明代小冰期華北可是年復一年的大旱災、連蒙古、後金包含李自成都受不了
請問你的漢朝森林如何生存?

311強震、南海大海嘯
你人可以移、但是房屋建物你怎麼移,難不成你有資源建萬里長堤來擋嗎?
你沒有儲備如何重建、如何安置?

這是預知天災可以解決的嗎?


另外「恐懼之邦」的作者有寫過一段話
環保團體對環境的破壞完全不會亞於工業團體
並拿 DDT 和黃石公園做例子
所謂預防所造成的惡果、還不如當初不防的好
人智有限、很難掌握所有的因素
就在你在講蒙古種樹的時候就沒有考慮水資源的問題

但是建立儲備不會有這個問題

當然基礎建設我也有說過要做,但是做的時候必需要有損益評估表
而不是毫無評估的亂搞

ppoq 2013-08-15 07:46 PM

高溫會火爆 低溫會憂鬱 這是中醫也認同的

(路過

applebread 2013-08-15 08:15 PM

引用:
作者idemon..
請問你沒有儲備、你可以在荒年不種作物嗎?
明代小冰期華北可是年復一年的大旱災、連蒙古、後金包含李自成都受不了
請問你的漢朝森林如何生存?


你沒讀過創世紀嗎? 就像約瑟一樣,七年前知道有旱災就準備七年的糧啊
小冰期跟漢朝問題一樣啊,我的假設就是你已經知道小冰河期跟蒙古沙塵暴是可以預測的了

引用:
作者idemon..
311強震、南海大海嘯
你人可以移、但是房屋建物你怎麼移,難不成你有資源建萬里長堤來擋嗎?
你沒有儲備如何重建、如何安置?

至少人可以移走表示減少災後賠償問題,而且值錢的東西也可以移走,蓋到一半的可以直接停下來
這不就像埃及的尼羅河同樣道理嗎?

下面的話題就不跟你討論了,我都已經假設氣候是100%能預測的了,這也包括環境破壞
希望你聽得懂人話

你不能因為人智有限、很難掌握所有的因素就否定一些預防措施
今天我們生活有水有電不怕颱風都是建立在我們已知的基礎上才能過舒適生活
如果沒人為天氣氣象這些事努力研究預防改善,也許今天你我會認為躲在洞中也不錯

idemon.. 2013-08-15 09:07 PM

引用:
作者applebread
你沒讀過創世紀嗎? 就像約瑟一樣,七年前知道有旱災就準備七年的糧啊
小冰期跟漢朝問題一樣啊,我的假設就是你已經知道小冰河期跟蒙古沙塵暴是可以預測的了


至少人可以移走表示減少災後賠償問題,而且值錢的東西也可以移走,蓋到一半的可以直接停下來
這不就像埃及的尼羅河同樣道理嗎?

下面的話題就不跟你討論了,我都已經假設氣候是100%能預測的了,這也包括環境破壞
希望你聽得懂人話

你不能因為人智有限、很難掌握所有的因素就否定一些預防措施
今天我們生活有水有電不怕颱風都是建立在我們已知的基礎上才能過舒適生活
如果沒人為天氣氣象這些事努力研究預防改善,也許今天你我會認為躲在洞中也不錯


我對十字教沒興趣∼
你從預知一年天災變成到預知未來所有天災了呀~~~~

一方面你又要花錢搞定要發生的災害、一方面又會有足夠的儲備
希望你有一點社會經驗
你自己存錢存多久才能有七年份薪水的儲備
那種東西是說有就有的嗎?

你人移走了,大水沖完不用重建嗎?
尼羅河長期利用洪水帶來的泥水種田
日本311則有很多住宅、工業和不屬於尼羅河那種型態的農業
這樣也能拿來比較!?

我從來沒有否定預防的設施
最開頭我也講了、建好基礎設施、建立儲備
但建立基礎設施依然不能脫離評估效益而亂搞、隨便亂放大話

這是也是環保團體最讓人詬病的

沒頭沒腦的說防沙塵爆所以蒙古要種樹、還什麼早知道漢朝種樹
漢朝離現代是不到一年呀


另外我還不知道人類可以預測小冰河期
現在人類對氣候的預測還只是停留在看圖說故事
就像股市分析一樣
向左邊已知線圖籌碼講得頭頭是道、但對於未知的右邊還是充邊不確定性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47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