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全台灣大學總排名(包含普大.科大)+大學最低錄取級分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60364)

leesk1234 2008-07-31 11:05 AM

我是一個公職退休的無聊人員,我內人是國中老師(一流的傳統的國立政治大學畢業)也已退休,本人對於技職體系學生程度較差的觀念,係因以前都是高中考不上才去考高職、五專(除台北工專外),另我內人常在每年升學期間習慣性提及:『學校程度較差、不喜歡讀書的都去讀高職、五專或學什麼美容美髮科的,程度好的都去參加高中聯考。』故高職生程度自然較差,這是宿命,也是不爭的事實,所以一般科技大學素質程度會多好也不可能的,所以科技大學要想改變一般人的觀感,與傳統大學一較高下,只有在研究所方面比較,比例上,其實只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能考上研究所(如台、清、交、政、成、中字輩、台科、北科等校),自然社會上的一般人的觀感也會改變,並且豎起大拇指稱讚的!各位以為然否?

leesk1234 2008-07-31 11:53 AM

引用:
作者vxr
"政府搞了一些技術士證照,好像都是為技職體系量身打造的,就是要走技職體系的熟悉操作技能"
我問你..
你有考過嗎??:confused:..

誰跟你爭排名了..
就事論事..
前面不是講了..
目前科大和普大的邊界差異實在很模糊..
你是裝作看不到???:confused:..
還是你要跑去找幾家學校看看學校目前開的科系??..:confused:..


本人已退休,排名對本人是無意義的,本人讀大學時,技職體系還未出生,一般大學與技職體系科大,本質上是有差異的技職體系不可能有理學院,物理、化學、數學等科系的。其它的可以再參考比較
本人曾從事勞動檢查工作跑遍全國各大事業單位。拿技術士證照的都是技職體系,這叫做取得一技之長。
上一般大學大概不會有人去考技術士證照吧!應該去考高考吧!
技術士照確實是為技職體系設計的。
我沒讀過科大,如你所說的那就是有些偏離了。
大學應該偏重理論研究,科大應該偏重實際操做。

mirage5e 2008-07-31 01:06 PM

現在技職的科大技院招一些的高中生來唸,技職都不技職的
要招高中生就改制成普大吧,不要在那叫招不到好學生

技職的不愛唸書,那就把這些人培養成頂尖的黑手,
而不是把這些人當成普大生來教,然後再嫌這些學生程度差

普大跟技職本來就是注重在不同地方
當官的到底好像不知道技職生需要的是什麼
就有如一些自認很了不起的普大生一樣
技職程度就是差,就是該死
我們是所謂的"精英",技職出來不算精英啦.. :o

rockman132 2008-07-31 01:46 PM

我本身是澎科資管畢的..看到這排名覺得蠻意外的...
只是我覺得說排名就給他去排..重要的是看你自己未來的工作"態度"與"氣度"
普大與科大我覺得是兩個不同世界的東西...
學歷只是參考值...

nirvana 2008-07-31 02:10 PM

引用:
作者vxr
就我所遇到的..
坦白講實話..
技職體系說要熟操作之類的..
我都沒意見..
但是這一塊很死的..
非常容易被趕過..

實在看不懂你想表達什麼?

nirvana 2008-07-31 02:20 PM

引用:
作者A專
說實在的,
這份出處不明, 沒有根據的排名,明明都已經沉下去那麼久了,
竟然還有人把它給翻出來, 還把它很當一回事地來討論 , 真的是讓我大開眼界.
不過後來的發言, 大致上沒都怎麼在這份沒有出處根據的排名上打轉, 可見大部分的網友都頗有判斷力.
...

一沒注意,原來又是扒糞文。
大家應該都訓練過,看到排名數據就會找看排名出處..... :D
重來沒看過這份排名,搞不好是樓主自爽寫出來的 :tu:

其實也沒什麼好再爭,素質越來越差也是心知肚明,
何況現在國際化社會,以前大陸還封閉就算了,
現在越來越開放了,真的快被對岸比下去了。
在這麼搞下去真的飯碗都會被搶走!

鬼塚 2008-07-31 07:17 PM

引用:
作者cys070
有時後唸書不一定要一口氣完成
既然家中因素關係
先工作一段時間也未必不好
等存夠錢~等有心唸在回學校比較好

優點:知道自己為啥要念自己的科系
缺點:浪費了時間

笨鬼問他真的要繼續唸化工嗎
要從事相關行業嗎
嘴巴上說是可以
不過看起來似乎不太想
讓他自己思考吧 :think: :think:

鄉長 2008-07-31 07:49 PM

引用:
作者leesk1234
本人考高中時,僅有建中、附中、成功、板中及復興等高中,當時高中錄取率僅百分之30多而已。本人考大專聯考時錄取率也是百分之30多,當時學校少,除傳統少數國立大學及私立大學及學院外,有一些專科學校三專參加聯考如:台北工專、銘傳商專、實踐家專、屏東農專、世界新專等,當時並無一所目前所謂科技大學四技、二技,五專公立的,只有台北商專、台北工專,高職工科北市工、商科北市商,高職如想考大學還是得參加大專聯考,大部份高職生都不再參加聯考,根本無技職體系,沒有現那麼複雜,大專聯考不上,並無其它管道,僅能上補習班補習,明年再來,如果再考不上就當兵去,回來再考或只好找工作沒有像現在年輕人那麼幸福,隨便都有學校唸,你看不起的所謂學店,當時也不是那麼好考,當時沒有那麼多公立大學,如:交大、陽明、東華、中央、中正、中山、嘉義、台北、台東、台南、高雄、暨南、聯合私立如:慈濟...

交大創校五十年了耶 :eek:
這位大大是阿公級的 :eek:

不過五十幾年了,產業結構早已大幅改變,現在全世界都是電子資訊的天下(尤其是台灣),相對的,以電資為主的學校地位也大幅提升(例如交大),那些技職體系升上來的,也以「科技」大學自稱。
比較倒楣的就是那此以傳統文法商為主的,反而漸漸不被重視。
台清交成中字輩;台成清校中字輩.....大家朗朗上口,但政大勒....很多人都「不小心」給忘了..... :stupefy:
就像台師大,也是一所很不錯的學校,只不過人家千算萬算,總是會少算了他。

chocobo 2008-07-31 07:52 PM

引用:
作者鬼塚
優點:知道自己為啥要念自己的科系
缺點:浪費了時間

笨鬼問他真的要繼續唸化工嗎
要從事相關行業嗎
嘴巴上說是可以
不過看起來似乎不太想
讓他自己思考吧 :think: :think:


我是讀化工的~(台北工專)
化工真的很好找工作~待遇都不會太差~
因為傳統產業資本比較粗一點~@@~

不過~在化工業待了10年後~
我已經轉職了~在機械公司畫圖~~

對我而言
化工業要工作~找一找應該不是啥大問題~
因為我是學橡膠與塑膠配方的~

機械業對我而言倒是很新鮮~~想去試看看~~
當一種體驗吧~~

第一名的學校也好~最後一名的學校也罷~
一旦進了職場~老闆看的是你的貢獻度~與態度~
哪一所學校畢業的~~~很重要嗎???????????
能確保自己有職場生存的本能~才是王道~~

youmamaa 2008-07-31 10:30 PM

轉貼venus
最近聽到一位很成功的學長說了一段很發人深省的故事…

學長是國立大學的學生,學歷還不錯,而且從大三便開始創業了。有一次他和他的下屬拜訪他們的客戶(以下簡稱A小姐)。A小姐本身出社會兩年,他們聊了一會兒,卻發現她每個月的收入竟高達四十幾萬元!(註:她從事的是證券營業員,是正當職業唷~XD) 學長和他的下屬當下還真是有些尷尬,因為他們一個是中正學士,一個是清大碩士,學歷愈高反而收入愈低…學長請教她成功的秘訣,她簡單回答說:「嗯!大概是因為我是逢甲土木系吧!」天呀!本來以為聽到的會是積極、熱忱或目標設立這些條件,但竟然聽到她成功的秘訣竟只是因為「她的學歷」,害的那位清大碩士當場傻眼!

A小姐這時又進一步解釋:「因為逢甲是個爛學校 (注意...此句非生命の藝術家的言論...請不要找我理論...囧),出去後沒什麼人要我這學歷;我又是女生,土木系出來總不能叫我去拌混凝土吧!」這是她的第二份工作,她的第一份工作月收入也高達三十幾萬,全公司沒有人比她高,所以她遇到了「瓶頸」!聽說證券業有辦法讓她收入更高才轉入這行業。解釋完後,那位小姐丟了一句很酷的話:「還好!我不是台大的!」

這下換我尷尬了…(XD)不過仔細想一想,這句話確實很有意思。曾聽一位學弟轉述一個台大政治系教授所說的話:「台灣的大學,學歷愈高只是培養出更大隻的『奴隸』罷了!」為什麼現代的社會會出現高學歷高失業的現象?除了學歷門檻降低,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不懂居安思危!不是說所有人都是如此,事實上我有認識不少高學歷的人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標,懂得為將來努力打拼。很可惜的是…這個比率確實不高。以前每當聽別人說學歷愈高身段愈放不下時,我都覺得很不服氣,不過…最近看到很多高學歷者的態度,確實不得不承認。高學歷者放不下身段未必和「態度或個性」直接相關,有時候是因為「社會的期望」所造成。

台大法律系唸出來要幹嘛?考律師或司法官考試。台大會計系出來要幹嘛?考會計師。台大醫學系出來要幹嘛?當醫生。為什麼?因為社會的期望,所以大部分高中生依父母期望、社會價值決定自己進入的科系;進入自己的科系後,除了父母期望、社會價值,又加進了教授的觀念。為人父母或師長的立意本為良善,但在這樣眾人期望下成長的小孩,若不懂的獨立思考,想好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並規劃自己的未來,很容易人云亦云或者見風轉舵。
為什麼A小姐會說幸好自己不是台大的學生?是酸葡萄心態嗎?我並不這麼認為。高學歷當然沒什麼不好,相反的,資質與資源比一般人多更多。然而就是因為有著個光環保護著,有些人遇到可以讓自己過更好的機會時,反而不敢下定決心了。因為這條路可能有太多挫折要面對,這挫折可能包括:這條路不是父母所期望的,不是教授所贊同的,不是社會價值觀認為「高學歷應該做的事情」!但什麼叫做「高學歷應該做的事情」?我聽過一些認識的臺大醫學系的人抱怨,抱怨當初進台大醫學系是父母的意思,因為傳統觀念醫生賺比較多錢,未來生活過的很好,但時代在變,因為健保制度的關係,醫生沒有以前這麼賺,而且生活品質其實也沒有這麼好。那怎麼辦?大部分的人只好硬著頭皮唸下去,因為他們不能(其實是不敢)放棄。

社會強調的絕對是能力優於學歷,想要賺大錢或成功,光是IQ高沒有用。富爸爸窮爸爸作者曾說過:決定將來是否達到財富自由的關鍵在於財商(FQ),而財商是由智商(IQ)和情商(EQ)構成的。所以高學歷者絕不能帳是自己的高智商而掉以輕心,因為高智商不是成功的保證;低學歷者更不可以鬆懈,因為客觀條件不如人,更得加把淨提升自己的其他條件才行。
最後我想以學長的話做個總結:「你所花的時間和心力究竟是用在填平凹地?或者用在蓋建築物?如果你的時間都是用在填補凹地,將來回首過去,你會發現就算凹洞都填平了,你也只是平地而已,因為你沒有任何建設!」時間花在哪,成就就在哪。高學歷者倘不努力,也許十年後、二十年後會發現為何其他學歷不如己的人成就比自己高;低學歷者若肯在原本平地的地方持續建設,總有一天成就會超越高學歷者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13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