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收到 新版CNS11643編修說明會開會邀請 有感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80163)
|
---|
一個補充,我父親是民國四十年出生年次的,某天我問我爸,
你就讀臺灣社會體制內的國民小學的階段, 學校老師教給你的草字頭到底是三畫的版本、 還是四畫的版本? 我老爸說他印象所及是四畫的版本。 所以我有概念了,中華民國官方國字標準字體, 四畫版本的草字頭,至少有六十年, 比我自己估算的五十年,又多了一個十年。 只不過在這六十年間的1998年, 國字標準字體有部分筆畫有再小改過。 |
文化這東西,優勝劣敗,適者生存。
孔乙己說「回」有四種寫法,有人查了一下康熙字典,確認至少有四種寫法沒錯,但是拜現在科技之賜,居然發現二倍以上八種寫法,連同前者,合計「回」有十二種寫法。若再翻書,如本草綱目的「鄙」,左下之「回」,至少還有第十三種,可見「回」的寫法層出不窮。 ![]() 四種寫法 ![]() 七條八種 ![]() 整理 ![]() 左起第四行第二字「鄙」字左下之「回」 豎立標準如果有人作,他就是標準;其他若沒有人作,其他都是別字,慢慢會消失,也許很殘酷,但這就是趨勢。因此套回開樓,中共規範國標碼(GB18030)如果成為各家所奉行,他就是標準。就像「溫」水煮青蛙中,從口從人,故以「囚」;如果要改「温」水煮青蛙,從「日」,寫法不一樣;兩者在標準化下的威力下,總有其中會被捨棄,溫温至少有二種,要選那一種?正如「回」有四種寫法還不累嗎? 如果「CNS11643中文標準交換碼全字庫」能推廣盛行,這絕對樂觀其成,成為繁體標準,要撐住啊!能不能擊敗阿共簡體標準字型下之繁體國標(誰知道在講什麼),就靠有心人士大力支持了。對回有十三種、溫温有兩種,痛恨的人應該很多。 |
好多年前瀏覽網路文章,我有這樣的印象,文章大意是說,
所謂的民國世代,體制內的中文專業的專家學者們,會去翻閱古代書籍做考據, 假設翻閱了十一本相對具有公信力的古代書籍,都有「說」這個字, 然而「說」右上角的「部件」,其中有六本寫為「倒八」,五本寫為「正八」, 這樣的考據結果,官方規範的國字標準字體最終採用多數決, 也就是「倒八」,這樣最直觀。 我國小階段學到的「説」右上角部件也就是「倒八」。 一晃眼可能十幾二十年又過去了,考據古代書籍的專案依舊持續進行, 這次累積考據了十九本古籍,同一個字「說」右上角的「部件」, 有十本寫「正八」,有九本寫「倒八」,官方規範依舊採用多數決, 於是國字標準字體把「說」的右上角部件改為「正八」。 我一直想找回當初瀏覽到的這篇文章, 但我試了很多關鍵字,就是找不回來印象所及的這篇文章。 偏偏中華民國官方的考據成果的公告時間點在1998年, 我學習寫字的時間點在198X後半∼199X前半,於是我學的是「舊版的」, 個人觀感是有些感覺不太好。只是還好,改的部件,數量不多。 我因為編輯文件需求之故,會交叉比對中華民國各級政府機關單位, 所公告的各種國語文漢字關聯資料, 以確保我的文件資料是源自官方公告的當下最新版本, 然後我發現公家機關「多頭馬車,各自為政」的狀況真的有些嚴重, 這些單位例如: 中華民國教育部、中華民國經濟部標準檢驗局(CNS11643)、 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 這些單位官網公告的「漢字『屬性』資料」,居然彼此之間會「不同步」! 不同步的結果,就是讓老百姓無所適從, 我個人會認為這是造就了為什麼中共國標碼(GB18030)會反過來侵蝕臺灣正體字的普遍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也有以市民的身份試過投遞部長民意信箱,可惜官方回信內容簡單來說就是「敷衍了事」, 至少我在個人能力範圍內試過反映問題了。 |
道路體是台灣人湯六一個字一個字刻造出來的;如果你真的很在意往左或往右彎,很歡迎跟他分享你的見解。
你先不用擔心誰要煮熟誰,先發揮自己的影響力讓業界工作者採信吧。 引用:
|
類似跟造字者反映問題的動作我沒有少做過,
曾經試過幾次之後我心裡就有底了, 不必熱臉貼人家冷屁股,我不期待業界。 在我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聚焦公家機關就好。 引用:
|
引用:
一般老百姓在使用上不會特別去注意繁體字(或稱正體字)字型的編碼, 通常是直接使用文字編輯軟體的預設編碼, 所以你看到的某些影片字幕或海報字體等使用中共國標碼(GB18030), 可能是文字編輯者用了對岸開發的影片字幕或海報字體編輯軟體, 對岸開發的編輯軟體預設繁體字字型使用中共國標碼(GB18030)很正常, 也不一定會有提供可變更預設編碼的選項。 至於「華」這個字, 在微軟的「記事本」文字編輯軟體上預設使用「Fixedsys」字型, 「Fixedsys」字型或「細明體」字型的「華」是草字頭三畫的版本, 「華」是草字頭四畫的版本要換成「標楷體」字型或其他字型。 |
「華」除了草字頭之外,最下方兩橫畫的相對長短也有差異。
中共國標碼(GB18030)的最下方兩橫畫上短下長, 臺灣的國字標準字體的最下方兩橫畫上長下短。 「華」的「中間」也有草,中共國標碼(GB18030)也是三畫, 而臺灣的國字標準字體的中間是四畫。 引用:
|
面對真正有熱情的專業工作者,才是你的唯一機會 - 即便你的理由有多麼可笑。這些人造字大概都不是為了錢(有夠難賺),你要不要想想人家冷屁股的原因?
聚焦公家機關... 一般民人洽公他們不嫌就偷笑了,還幫你改正那些"他們根本不在乎"的事?! 這串討論二三十年後保證依舊繼續 - 更顯示出其根本問題,不是嗎? 引用:
|
我的理解,商業軟體造字基本上還是要兼顧錢。
--- 補充,如果政府機關能夠明確規範,並且真正徹底執行審查,所有公家機關的出版品, 包含 電子檔、實體紙本、路標看板 等等,百分之百僅採用符合國字標準字體筆畫規範的中文字形, 那麼民間的協力廠商,自然得去做好「字形檔的選擇」這部分的細節, 再來民間的字形軟體供應商,自然會以符合國字標準字體筆畫規範為造字優先(如果想要間接賺政府的錢的話)。 現在就是政府機關「沒有」真正徹底執行審查有無符合國字標準字體筆畫規範, 我以前都不知道原來公家機關其實是有相關規範的,前面一位嗆我的仁兄秀出了相關規範, 我才知道,原來公家機關是有規範存在的,只是「沒有」落實審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民間廠商過關罷了。 引用:
|
以下純屬片面觀點,其他人不一定同意。
如果繁體字沒有標準,而簡體字發布包含繁體標準,與其死守前者,不如喜迎後者。 如果看過大量線裝古籍就知道,電子化困難在一字多形,至於骨要左右彎、華要有二筆,情況不亞於回字有四種以上寫法。而在電腦上,不同字一定會有不同內碼,「溫」與「温」本來就兩個字。如果因為不同的字在檢索或比對會被視為不同字,在會計科目合計金額若以中文為根,用excel去跑小計,那就會出錯。但是若把繁體中文轉換成簡體中文,反而因為key值有相同標準,可以用公式帶出正確的合計金額,不然就要用英文會科,那這樣誰還用繁體中文。 回字有四種以上寫法,根本沒有必要,本來就應該捨棄其他三種別字,只留一種就夠了。這個例子本在嘲笑知識分子所謂迂腐博學,沒事把學習成本翻倍,如果原本只應學習一種,結果至少要四種,這是嫌時間多還是怕書不夠念?一般人若非專家,搞出骨要左右彎、華要有二筆等,只會增加錯誤的處理程序及浪費不必要的時間。這種大量別字在文學閱讀還沒什麼,一但置入計算或公式,被視為不同的字當然是不同項目,不管是排序大小、合計或索引,別字太多的繁體中文不能用的話,自然會被淘汰。 現行國內官僚受到政治影響,很難指望,看通用拼音還是漢語拼音一團亂就知道,如果統一繁體中文字型不在國內完成,萬一中共作了,撇開什麼正統或應該之類,實務上如果不想再另用英文,用以計算財務報告或跑迴歸檢定,為了數字的正確性,想用什麼樣的中文,大家心裡有數。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51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