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特輯] 2018–19 NBA 討論串 !!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48422)

shockwave 2019-05-26 12:35 PM

髒綠戳了兩個詹姆斯,可愛能否逃過一劫呢?

讓我們看下去~~

Crazynut 2019-05-26 12:36 PM

暴龍的打法和季末(我季末才開始看)、季後賽初似乎不太一樣。

以前擋拆打的很少的。現在愈打愈多(Gasol效應?)。我沒有很長期關注他們,但總覺差別很大。

Nurse說球員自己會找到最好的配合方式?也許他對了。

或者說這群球員回應了教練的信任與期待?

pvd1985 2019-05-26 01:03 PM

字母哥關鍵時刻投不了藍真是悲劇啊
要奪冠要有一定投籃能力
76人那位也應該要警惕了
天賦還不如字母哥~~~

暴龍後幾場有點馬刺當年防守詹姆斯的意思
外線領防,內場協防~~~
有個外線防守尖兵對付字母哥這種球員特別好用

cys070 2019-05-26 02:04 PM

引用:
作者Crazynut
暴龍的打法和季末(我季末才開始看)、季後賽初似乎不太一樣。

以前擋拆打的很少的。現在愈打愈多(Gasol效應?)。我沒有很長期關注他們,但總覺差別很大。

Nurse說球員自己會找到最好的配合方式?也許他對了。

或者說這群球員回應了教練的信任與期待?

就可愛傳球

前面系列很容易變成無限單打
打到東冠很明顯他也累不強攻
上半場通常也不用力打,球權比較分散出去
然後隊友就開始跑動和掩護

對公鹿很多次都故意放慢下來,半場組織進攻
打快真的累死,又追不上字母哥

cys070 2019-05-26 04:06 PM

淡淡哀傷,打勇士應該更沒機會出場


林書豪燦笑捧東冠獎盃生涯首進總決賽 坐板凳讚暴龍隊友是戰士
https://sports.ettoday.net/news/145...A1zyoKcweoBXe6g

Aloof 2019-05-26 04:42 PM

預測錯誤 (好險不用請雞排)

字母哥看來還有很多需要加強的地方.........

Jo Jo Chin 2019-05-26 05:02 PM

引用:
作者cys070
淡淡哀傷,打勇士應該更沒機會出場


林書豪燦笑捧東冠獎盃生涯首進總決賽 坐板凳讚暴龍隊友是戰士
https://sports.ettoday.net/news/145...A1zyoKcweoBXe6g


等到有人被嘴綠打傷就有機會上場了...

Crazynut 2019-05-26 05:23 PM

我去查了一下。本季暴龍例行賽例行賽Pace 100.2(15/30)
大家都知道他最後1/4∼1/3有人員異動。這個數值僅供參考。

季後賽一輪對魔術,Pace 95.5
季後賽二輪對76人,Pace 94.0
東決對公鹿,最後一場數據還沒進來,5場平均98.2最高。
G1 100.7
G2 101.7 ↑這兩場暴龍輸
G3 99.6 這場2OT
G4 95.9
G5 92.6

G6 數據還沒上B/R,但贏的這幾場看是愈打愈慢沒錯。

打快對公鹿有利,他們怎會不知道呢?(前兩輪100.5、102.9)

字母哥有一場小扭,也許稍有影響。但布雷獸未能快速推進,或應該跟他配合推進的沒能辦到,其中玄機我就參不透了。

arnan 2019-05-26 05:28 PM

不得不為暴龍鼓掌...
可愛證明了自己是跟LBJ同級的球星
我一直以為公鹿會出線的
想不到暴龍適應後反而是公鹿反應不過來
字母哥的超人單打效率被壓制到最低
想一個大轉身然後靠臂展擺(灌)進的好康都沒了
再加上連幾場暴龍外線覺醒...
只能說那個Vanvleet也太誇張
林書豪是不是也該找人生個孩子看看...XD
話說暴龍陣容其實也是一堆老牌星級球員
為了冠軍應該會拼死一搏

cys070 2019-05-26 05:30 PM

字母哥缺點就是打慢時候特別明顯
暴龍加強防守,他沒什麼進攻招式,然後傳球可能也被封

這幾場公鹿效率降不少,發現如何對付字母哥也是關鍵
至於布雷獸之前就有鄉民講過,他是因為有字母哥
才又有發揮空間,GM花大錢簽這隻真的挺浪費
公鹿陣容可能會有變動
大羅不知道會否留
下一季新人王要是跑了,損失比較大
蜜豆湯應該很有可能跳出合約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40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