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Thermalright 新出 AXP-100 下吹 For ITX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83251)
|
---|
引用:
看來有老屁股出來說話了 :D 沒錯,有用過alpha的人才知道抽風和吹風之間的溫度差異其實不大,不過要注意到日本人真不愧是日本人,在小地方的用心 alpha散熱器從最初打起名聲的PEP66開始都有付風罩,也就是讓風扇和散熱器作密合,不讓風抄捷徑使其抽風時強制經過散熱片,這也是為何抽風和吹風溫度幾乎無異 但是現在你一般買到的散熱器有此機制嗎 ? 並沒有. 所以以AXP-100搭配TY-140為例,如果是用抽風,可想而知在不自製風罩的前提下,風會從距離軸承較遠處風量較大的地方直接做交換而不會經過散熱器,這當然效果會較差 總而言之,如果真要抽風,自己做個風罩吧 |
引用:
這張版子風扇改用上吹直接透過power排出熱氣溫度會較低,這是我最近手癢實測的結果,待機主機板/CPU各低了4和2度;全速主機板/CPU各低了約4~5度. 至於VRM的部分,主機板都低了4度了,VRM難道溫度會更高 ? 建議ITX的用家改用上吹試試,因為ITX機殼大多對流不好,所以如果用下吹熱氣根本排不出來. |
引用:
難得看到shihwolf的回應 很久不見~CBB已經8-9年沒去了 shihwolf兄講得也是現今主機版要注意的重點 像Z77附近的MOSFET散熱真的要注意 |
引用:
除非風扇能確實把熱氣吹出來 否則下吹還是比較好 不是每款機殼都剛好能配合風扇改成上吹式的 |
CPU扇和電源供應器大扇離太近時,的確可以嘗試反裝CPU扇,實測是什麼結果就為準,不必用猜的.
現在也都只選購CPU區附近至少有散熱片的主機板款式∼∼ 除了主機板溫度外,另一個更接近殼內空氣溫度的是”休眠中的硬碟溫度”,碟片停轉但硬碟機板仍運作中,而且硬碟位置明確又多顆,主機板通常只有單一溫度感測晶片然後不一定在哪一區... |
引用:
我都已經把我的實測結果分享給大家了,還在下吹比較好,難道我是分享心酸的嗎 :jolin: 同意樓上網友的看法,要看機殼配置,有些ITX機殼的配置是CPU風扇距離PSU只有一咪咪,這時候吸氣比較好. 有些事自己試試最準,不要光用想像或人云亦云,像本例自己試一下不用花多少時間就知道結果. |
三個月前另一位站友的小殼也是實測推翻預想: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98&page=7&pp=10 之前有鄉民空想出什麼裝了塔再裝側板扇沒意義或用原廠散熱器不能裝機殼前後進氣扇這類令人暈倒的說法,就是沒有經過實測光臆測的弊病. 塔或散熱座或星艦式或側板扇或頂扇或電源上置或電源下置或大殼或小殼或排氣或進氣或正壓或負壓,都要以實測的結果為準啦,搭配的組合實在太多種了∼∼ |
引用:
是測溫軟體回報的溫度?一般並不知道"主機板"這個項目的測溫位置在哪裡,若是離 VRM 很遠的話,那與 VRM 溫度就沒有正相關了。 除非用小護士直接測量,不然也只是臆測而已。 |
引用:
我沒有用小護士,但是我用常理判斷就好. 有多大的可能性在CPU/MB/北橋全面溫度下降時VRM溫度反而升高 ? 我反而認為風扇朝下吹對於某些ITX主機板/機殼來說根本就把熱量累積在heatsink以下的區域,也就是VRM/北橋/MB等,因為沒辦法像ATX機殼有後/上抽風扇將熱氣抽出,實測也證實了在我的案例中支持了我的論點. 你呢 ? 是否自己真正實際測試過風扇下吹對於VRM/整機散熱一定較優 ? |
引用:
可以的話還是希望你弄支小護士來,這樣會更有說服力,畢竟常理不一定每次都靈,你的實測也只能做到間接證明(CPU/MB/北橋溫降),並無法直接證明 VRM 一定也溫降。 另外說聲抱歉,我沒有 ITX 平台,沒辦法做實測的動作 :ase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36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