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儲存媒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0)
- - Plextor PX-128M3 VS Crucial M4何者比較好?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76277)
|
---|
引用:
你真強, 真的還被你遇到426稱之"8M門", 不管有沒有拿出證據, 都是在鍵盤辦案,紙上談兵不是嗎 :laugh: FLASH 只要有持續地抺寫, 就一定會掛, 可能二年,三年,五年, 反正只要有抺寫就是會掛 :stupefy: |
引用:
貼一下2009年的舊新聞好了, 這不是要證明什麼, 我只是想知道有沒有人知道這個阿沙力的控制晶片業者是哪一家呢? NAND Flash技術競賽跑過頭 效能下降、不適用SSD 眾廠猛推存疑慮 記憶體業者認為,NAND Flash晶片未來應要能導入SSD市場,然2008年底低價電腦推出內建MLC架構SSD產品時,卻出現因品質不穩定狀況,當時控制晶片業者一肩扛下責任,但從此讓PC業者對於SSD應用望而卻步,採用SSD的低價電腦自此沈寂許久,如今x3和x4技術陸續問世,效能更是持續下降,對於促進SSD產業發展並沒有幫助,只能主打低價產品市場。 |
引用:
不同意 買SSD回來是要榦嘛 掉速掉到100多MB/s根本不是測速不速爽不爽的的問題 而是這個solution根本就本末倒置 我買SSD是為了更長的壽命而讓速度變成sequence只比HDD快一點點? :think: 今天廠商只要給我合理的速度, 合理的價格, 合理的保固, 我哪用去管到底GC怎麼跑wearing怎麼弄 消費者只用care solution的結果, 就算是廠商給的是需要更好的顆粒, 更高的成本, 更麻煩的控制方式 反正我買到也沒比較貴, 一樣有5年保固, 不就OK了嗎 今天sandforce給的solution 得到的是少了7%容量,少了200多MB/s,更爛的顆粒,然後一樣長的保固 有人跳出來說因為爾爾怎樣如何所以,都不能解決:我花一樣的錢買的東西比別人鳥 的事實吧 |
引用:
保固有限但資料無價啊 這麼喜歡跑保固就算你贏了 :stupefy: 不管是程式OS還是一般資料我都覺得重要 何況採SANDFORCE方案又用高檔TOGGLE FLASH的廠商也大有人在 :like: 那個掉100MB...你看測速軟體的吧 不然4K 掉 100MB是怎麼個掉法, 餵進去的資料又吐出來嗎 :laugh: |
如果資料比保固來說那麼重要
那要如何解釋返修率的問題 sandforce的返修率就是遠高於marvell 就算不是chip的問題, 就算只是廠商自己韌體寫爛了或是顆粒用爛了 這也脫不了以現況來說sandforce solution出來的主流產品就是 慢,比別人容易壞,容量被吃掉一些,也沒比較便宜 打個比方, 音響喇叭寫再怎麼多讓人別不懂的技術、用再怎麼多的理由來解釋 只要耳朵一聽,不好聽的東西就是不好聽,誰care這東西到底背後有多少故事傳奇 |
引用:
不是不到, 只是時候未到 而且你說的返修率跟FLASH品質好壞比較相關吧 :jolin: 不是都說敗給你了嗎, 有需要把我已經說過解釋過的再說一遍嗎 我對我要用什麼東東比較有興趣, 至於你要用什麼, 你高興就好囉! |
引用:
其實沒什麼好吵的,大家都爭一個理字… 你說的有道理 他說的也有道理 但普羅大眾要的是快 穩定度 方便 售後服務(保固),保固最好別用到… 大眾不管wear… 程式怎跑 我要看結果SSD要快 要穩 出包率低 買音響用聽的 很主觀 好就好 一樣的道理 我當初買PLEXTOR M2P 要的是保固 風評 穩 保固最好別用 |
引用:
沒錯... 說真的大家都在找自己最理想的產品 如同挑顯示卡或是挑CPU, 兩家都有自己的核心運作方式 例如ATI有自己的GCN之類的或是CPU AMD自己弄一套什麼1M2C的架構 說到自己嘴角全泡,結果跑出來的"結果"就是不如人 這時候再怎麼說, 也不見得別人會買單 |
引用:
引用:
既然你們這麼喜歡 MARVELL SOLUTION 就應該直接去要求LITEON/PLEXTOR 降價啊 在這兒打烏賊戰又想要用貴森森的價格叫人入手 我看是很難吧 :jolin: 衷心建議, 要炮就請手下留情 :D |
引用:
Sandforce用Toggle DDR有點浪費,因為晶片就是那麼慢.... 下面都是THG的測試,驗證SF真正的處理能力 ![]() 所以你可以發現就算採用Toggle DDR的SF 240GB機種 寫入也只有在300MB/s左右,而Marvell都可以跑到400MB/s 另外..SF的掉速哪有那麼好,120G的寫入掉得都很慘(剩下1/5-1/10的速度) 60G應該更慘,不過這裡沒測試,要240GB才稍微好一點(剩下1/2-1/3速度) 120G的在Mobile01也有版友測過Agility3,效能就是跌那麼大 ![]() 再看SF真正的讀取其實也不好,一樣被卡到晶片能力只有250MB/s左右 而且注意看windows系統檔案區塊,真有高壓縮率嗎?我看大概20%吧 ![]() 用同步顆粒的Intel 330稍微好些,不過一樣也是在250-300MB/s ![]() 同樣的資料放在M4上面讀取就很正常,完全可以表現Flash顆粒原本的速度 ![]() 再來這邊測了SSD520的寫入放大率,不可壓縮的資料,放大率是2.9 windows寫211GB,結果host寫入了583GB,感覺不出來很高明 因為我印象Intel之前的SSD都是1.1-1.2而已 Workload Ratio: 35% 128 KB Sequential, 65% 4 KB Random 128 KB Sequential: 66% Reads, 34% Writes 4 KB Random: 66% Reads, 34% Writes Full Span, QD=1, ~3 Hours Intel SSD 520 60 GB Incompressible Intel SSD 520 Total Host Writes 211 GB 583 GB Write Amplification 2.9x 看來看去我都覺得SF除了跑ATTO或I/O Meter用repeating data自high之外 似乎沒什麼優點了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05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