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偶然發現這篇文章:從民間“科學家” 看科普的局限性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29559)

fto 2011-05-12 09:47 PM

引用:
作者Adsmt
以前花時間在和大溼爭論,真的是在爭心酸的。 :stupefy:


嗯嗯~~這篇文章很有釣出大濕的潛力... :laugh:

BMC 2011-05-12 09:47 PM

引用:
作者sibaken
反對是沒甚麼稀奇,我實驗室這邊天天也在吵,

重要的是以實驗數據為準,真理講話。

流言是個很好的示範,你手上有一個現象(流言),

接下來你要實驗驗證是真是假,然後找出真或假的原因,

接下來檢討你的數據結果有無問題,實驗步驟有無漏洞,

然後公開給大眾評判,藉由批判找出要補上的數據,

接著做出一個結論,然後再想想這個結論能否有更進一步的應用。

:laugh: :laugh: :laugh:

你可以說地球不是圓的,但是請你給我實驗數據?

:laugh: :laugh: :laugh:

請問數據與知識的關聯性為何?




能夠理解這中間的差別與關係,就能理解樓主貼的這篇文章,並不是要各位拿民間科學家當靶子打,因為他們不是重點

vircgd 2011-05-12 09:53 PM

引用:
作者ccyew
我只能說:
當官方告訴我高樓大廈可以因為火災倒下的跟爆破一樣漂亮...
巨大的民航機可以熔化到引擎都看不見
另一棟沒被撞擊,不是超級高樓的建築物也可以因為大火而像是爆破一樣的倒下
科普? 官方說法? 相信的人才會連科學思考的能力都沒有 :think:

  關於911陰謀論,請參考下面連結:

●連結

sibaken 2011-05-12 10:30 PM

引用:
作者BMC
請問數據與知識的關聯性為何?


完全沒有關聯性,數據只是用來吵架的。

:laugh: :laugh: :laugh:

xx123 2011-05-13 12:02 AM

引用:
作者Crazynut
我很愛讀科普著作。我也經常偶而會想這種問題。

據我個人的觀察,人群有一定的百分比,甚至在每一個人個體本身,都有或多或少,平均起來不容忽視的「反智」成份存在。一聽到稍微複雜的事情分析,就開始頭痛、拒絕思考、希望甚至尋求某人能給個簡單明瞭(?)的解答。

具體呈現的,就是宗教、迷信、風水、相命、紫微斗數,星座血型、是芥末日…etc。

先天論的哲學觀點來看,這種東西可能/很像是人類的本性之一。這是科學教育普及,提昇人類整體智慧的極大障礙。我不知道該如何解決。也許,是無解的。


探索人類的先天本性 <= 那是思維的死路一條 ..... 至少我是辦不到
也不可能有人能全盤洞悉什麼是人的本性 ??
如千百年來人性本惡 + 人性本善的爭執
利它利己的矛盾之論 .... 等等

人類是特別仰賴學習所以別於其他物種的生物 <= 意指 . 人類可塑性相當的高
而學習 . 總是寄託人類先天本有之外的東西 . 才得已學習
...
..
.
為此 . 我願意拋棄先天論 + 人類本性的說法
從人身以外的東西 .... 特別是那些抽象的東西 <= 去觀察 . 它們與人類學習的關係

如 ... 教育 . 潛移默化 . 趣味傾向的養成 . 流行與群性 .... 等 ..... 詮釋為外因濃厚的環境論

如果不了解我所說的 . 請比較下文中 . 所謂正統科學家 與 民間科學家的養成過程之差異
與兩者對科學主題詮釋方法的分別

引用:
作者Adsmt
民間“科學家” 這一概念並沒有一個很嚴格的定義, 因為這是一個具有相當複雜性的群體。 往上了看, 一部​​分科學家在其童年或少年時期的思維形式與某些民間“科學家” 也有一定的相似性; 往下了看, 許多偽科學或反科學人士的思維形式與民間“科學家” 同樣有一定的相似性。 粗略地講, 民間“科學家” 主要有這樣兩條特徵:

民間“科學家”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科學訓練 。

這一條幾乎是定義性的。 多數民間“科學家” 自己也坦承這一條, 就像在過去某個年代裡, 大家並不避諱自己的赤貧家境一樣。 這裡所說的系統的科學訓練並不單單指的是科班出生, 完全也可以是達到同等層次的高水平的自學。 此外, 這裡所說的系統的科學訓練是以真正學到手為判據, 而不是僅僅混到一個文憑。

民間“科學家”無意接受系統的科學訓練 。

這一條往往被人忽略, 不過我覺得這一條其實很關鍵。 因為即使是最優秀的科學家, 也並非是生來就接受過系統的科學訓練的, 因此“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科學訓練” 並不是區分民間“科學家” 與科學家的最本質特徵。 許多民間“科學家” 也常常用科學家在童年或少年時期的故事來為自己辯護。 但被民間“科學家” 們有意無意地予以忽略的是, 他們的思維形式與真正的科學家在童年或少年時期的思維形式雖然有一定的相似性, 但這種相似性卻永遠地凝固在了那樣一個年齡段上, 彷彿自幼年起就停止了發育。 民間“科學家” 們雖然對科學充滿了雄心壯志, 試圖“研究” 科學界最艱深、 最宏大的課題, 試圖“推翻” 科學界最有實驗基礎的理論, 但他們數十年如一日的行為卻只是在一個極低的水平上循環往復。 他們可以花幾十年的時間來做“研究”, 卻無意拿出幾年的時間來系統地學習科學。 科學界的文獻是開放的, 但由於他們無意接受系統的科學訓練, 從而在實質上放棄了閱讀和理解科學文獻的能力。 因此他們的“理論” 無論用什麼時髦的科學術語來包裝, 用科學界的標準來衡量, 都只是停留在一種十分原始的、 伽利略之前的思維水准上。
這兩條特徵當然既不是完備的, 也不是毫無例外的, 想要在這樣一個模糊的領域中建立一個絕對清晰的定義是一種徒勞。 但這兩條概括了絕大多數民間“科學家” 的基本特徵。


這是一個人文現象 . 在社會中任何領域都看得到 ....

參考

xx123 2011-05-13 12:42 AM

引用:
作者BMC
他所說的就是所謂的科學哲學

民間科學家與正統教育科學家,差別在這裡

這是一篇對岸的文章,說實在話,在科學哲學的層次,對岸是比我們好很多

其實我覺得所謂科學也只是哲學的實踐之一,所謂科學家自己都搞不好連哲學都搞不太清楚,又如何說別人是民間科學家?


我認為 . 該文所敘述的是科學文化
談的是人文科學的東西 (或稱之為社會科學)
有兩項 ...... 恰如標題

1. 正統科學家與民間科學家的差異
2. 正統科學置於普及知識(流行)的必然問題

關於2的必然性 . 正統科學家勢必與民間科學家有所對立局面
那是兩者位置的宿命 .... 逃不掉的
誰在那個位子 . 誰就該去承受 ..... 儘管不願意承受

不過 . 認清自己的位置 = 認命 . 就可以少些對立 + 開展知識融合的機會
許多自居正統科學家者 . 可能還沒認清因位置的相對 . 所造成的必然局勢
不承認該必然 . 就會不滿

參考

BMC 2011-05-13 12:49 AM

引用:
作者xx123
我認為 . 該文所敘述的是科學文化
談的是人文科學的東西 (或稱之為社會科學)
有兩項 ...... 恰如標題

1. 正統科學家與民間科學家的差異
2. 正統科學置於普及知識(流行)的必然問題

關於2的必然性 . 正統科學家勢必與民間科學家有所對立局面
那是兩者位置的宿命 .... 逃不掉的
誰在那個位子 . 誰就該去承受 ..... 儘管不願意承受

不過 . 認清自己的位置 = 認命 . 就可以少些對立 + 開展知識融合的機會
該文的作者 . 可能還沒認清因位置的相對 . 所造成的必然局勢
不承認該必然 . 就會不滿

參考

文化觀點,挺有趣的

對了,剛忘了說:謝謝

雷火豐 2011-05-13 12:55 AM

弦論本身的完整描述
就需要一堆高深數學

如果靠別人的語言來了解弦論
會有極多的誤解

還有如果我記得沒錯
弦論還只是個假說

Adsmt 2011-05-13 01:03 AM

引用:
作者xx123
我認為 . 該文所敘述的是科學文化
談的是人文科學的東西 (或稱之為社會科學)
有兩項 ...... 恰如標題
1. 正統科學家與民間科學家的差異
2. 正統科學置於普及知識(流行)的必然問題
關於2的必然性 . 正統科學家勢必與民間科學家有所對立局面
那是兩者位置的宿命 .... 逃不掉的
誰在那個位子 . 誰就該去承受 ..... 儘管不願意承受
不過 . 認清自己的位置 = 認命 . 就可以少些對立 + 開展知識融合的機會
許多自居正統科學家者 . 可能還沒認清因位置的相對 . 所造成的必然局勢
不承認該必然 . 就會不滿
參考

我想這不是二分法的,要明白「民間科學家」是帶有貶義的詞,在台灣,就叫大溼或大濕,也有人叫大屍。

這類人就如本文所說,冥頑不靈,毫無根據地相信自己胡亂幻想出來的東西,更甚者,還會大言不慚地說已經推翻了已經經過嚴格驗證過的理論,最常見的就是:推翻相對論了。

舉例來說,最近紅極一時的王老師也可稱為民間科學家,小數點算很多位、精確度算到秒就很厲害?結果是胡扯一通而已。

那有沒有介於兩者之間,不是專業科學家,卻有完整科學素養與正確科學精神的人?當然有,這類人應該稱做「業餘科學家」。

科普的推及是為了讓更多人成為業餘科學家,而所謂的民間科學家或大溼,我個人認為,那是失敗範例。

xx123 2011-05-13 01:45 AM

引用:
作者Adsmt
我想這不是二分法的,要明白「民間科學家」是帶有貶義的詞,在台灣,就叫大溼或大濕,也有人叫大屍。

這類人就如本文所說,冥頑不靈,毫無根據地相信自己胡亂幻想出來的東西,更甚者,還會大言不慚地說已經推翻了已經經過嚴格驗證過的理論,最常見的就是:推翻相對論了。

舉例來說,最近紅極一時的王老師也可稱為民間科學家,小數點算很多位、精確度算到秒就很厲害?結果是胡扯一通而已。

那有沒有介於兩者之間,不是專業科學家,卻有完整科學素養與正確科學精神的人?當然有,這類人應該稱做「業餘科學家」。

科普的推及是為了讓更多人成為業餘科學家,而所謂的民間科學家或大溼,我個人認為,那是失敗範例。


您說的 . 亦是科學文化 ..... 不論所謂的民間科學家是指什麼知識樣式擁有者
自居正統科學家者 . 都必需面對於他

社會科學 . 也是科學 ..... 它是最接近人身的科學
而任何知識從人身出發 . 亦將返回人身才有意義
汲汲營營鑽研自然科學 + 應用科學之後 . 別忘了 . 請偶爾晃來社會科學走一遭
才能體會我在說什麼 ??

或者 . 去瞭解所謂的科學化管理 ..... 那種不拿燒杯試管儀器 . 不談大爆炸 . 相對論 . 甚至連數學都沒有 ... 等的科學管理知識
也能一窺其中一二

簡單說 ~ 對社會科學知識貧乏之自居正統科學家者 . 不俱備完整的科學素養

參考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23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