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請問有人被醫院騙留院觀察嗎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10162)
|
---|
等會放人出院 回到路上盲腸炎發作
又要找立委開妓者會: 醫療疏失呀~~~~~什麼小叮噹的 現在的人都習慣先開槍再說: 修電腦被A錢呀~~~~~ |
引用:
這真是個不正常的故事, 顯然是刪減了不少細節, 或以訛傳訛. 心肌梗塞從病史到ECG, 血液檢查都有明確的證據, 連續幾家都有驗出的話, 那99.9%是真的有. 所謂"台大驗出是肺氣腫", 我猜實際上應該是"台大驗出有肺氣腫". 又或者, 你們把肺氣腫跟肺水腫混淆了. |
引用:
網路上多的是這種人云亦云、強者我朋友、聽得人家說的內容,心肌梗塞和肺氣腫的症狀、 病情、診斷方式根本完全不同,你以為病人真得分的出來痛的是心臟還是肺臟啊!!! 不要認為醫生以為胸痛就是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有很多的症狀,由發病的情況、發病的時 間、疼痛的位置、心電圖上ST-T波型的改變、抽血檢驗中cardiac enzyme(CK-MB、 troponin-I) 數值的增加都可以判斷有沒有心肌梗塞,不是你朋友胡說就是他本身也是一知 半解,東傳西傳下,貓就在鋼琴上昏倒了。 關於盲腸炎,摘錄維基上的一段話:『闌尾炎本身並不恐怖,但症狀多變,所以很容易誤 診,不僅在國外或是國內,誤診率都不低,有些甚至開完刀之後還無法確定到底是不是盲腸 炎。』 雖然維基不是很有公信力,但關於盲腸炎的診斷不易卻是正確的。 在從前,沒大量 使用電腦斷層協助前,盲腸炎在國內外醫學中心的診斷率約是七成,所謂診斷率七成是指10 個診斷是盲腸炎進去開刀的,有3個不是真的盲腸炎,可能只是大腸憇室炎(打抗生素就會 好),現在合併腹部電腦斷層後,診斷率提高到約9成以上,但是電腦斷層是比較高價的檢 查,不可能也不必要每個病人懷疑盲腸炎都作,有時在病情不明朗時,當然要求病人留院觀 察,樓主大概還以為病人留的越久醫院賺得越多吧!! 完全錯誤!!! 在現在的總額給付及DRG(診斷關連徵候群)的制度下,病人留的越久、醫院賠的越多,越 早把病人送走醫院才有賺,醫院要你留觀完全是醫療上必須的。 現在網路發達、知識爆炸,隨便google幾個關鍵字都可以找到醫學相關知識,有些人讀了 幾篇文章,明明一知半解卻以為自己什麼都會,口中大談醫德、要求醫師好像是聖人一般 ,生病時又往往希望自己能有特別待遇,候診時間短一點、看診的時間要長一點、檢查時間 要排短一點、排住院等床的時間要短一點、住院時間要長一點...... 目前的『醫病關係』要好首重溝通,有任何疾病問題應該詢問醫師而不是到網路上發問,誰 知到在電腦後面回答你的是不是一個小學5年級的學生勒,若醫師真的無法溝通,換個醫師 就好了,台大、長庚、榮總任你選擇,全世界哪有向台灣就醫這麼自由,美國人想找個專科 醫師看都不容易勒!! |
那個怎麼還送到台大去
我以為問了大嬸之後 病就好了 |
引用:
網路上有很多醫生具名開的部落格,會詳細介紹疾病的判斷,各種治療法的優劣,並非"不知道是誰" 台灣門診制度,只給病人很短的問診時間,病人先查一資料下再找醫師,才知道該問些什麼,或進一步判斷醫生水平如何,要不要把自己性命交付給他。 事關生死,卻認為病人不該從診治醫師以外的人取得知識,形同洗腦術,真是太奇怪了。 |
引用:
如果要從網路上查資料再和醫生討論治療方向 請你從以下幾個網站搜尋 http://www.nejm.org/ http://www.uptodate.com/home/index.html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 網路上google可能得到的資訊和打電話問功夫沒什麼分別.... |
引用:
老實說看不太懂 有沒有中文的? :p |
盲腸炎醫生不急著開刀是正常的,因為誤判率高,而且也不會馬上掛了
既然不是馬上就會要人命的,那等更確定一點再決定要不要開刀,不是更好嗎? 順便要你先空腹8小時後,屆時若要開刀,麻醉才會比較安全 |
引用:
他講的基本上並沒有說不能從其他以外的地方取得知識,也沒說等於就是要給醫生洗腦 你要不要看清楚一點 不過我忘了一件事,抹黑本來就是你的拿手好戲,反正不管我們說甚麼,你就是一句我們在抹黑就完全勝利了 |
引用:
對啊! 貓嬸這麼強, 應該隨便就揭穿醫院跟醫師的陰謀, 讓朋友還沒到醫院就回家了啊! :rolleyes: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23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