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獨家〉拍片借錢國片票房慘 利息全民買單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98018)

profeel 2010-06-25 09:24 AM

提到那個陽陽
我耐著性子看完
完全不知道導演要表達什麼
鏡頭晃到不行
整部片都是大頭
有時還故意失焦
這種自爽片還要出現多少部?

Crazynut 2010-06-25 09:26 AM

臺灣的導演,必須學著去在藝術和商業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而不是兩極化地,拍出一堆低俗趣味,或是深奧難明的片子。

海豹 2010-06-25 09:45 AM

引用:
作者Crazynut
臺灣的導演,必須學著去在藝術和商業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而不是兩極化地,拍出一堆低俗趣味,或是深奧難明的片子。



+1

其實有例可尋,台灣後來出了個導演

說藝術,國內導演也沒人敢說拍得比他更有程度

說商業,他的片也算深入淺出,一般觀眾也都消化得了

後來連外國人都重金請他拍了些叫好叫座的片

這個人叫做李安~~

很多導演在拍片的時候,都不會想像觀眾看片時的情緒

神遊世外,自拍自的,這是很糟糕的地方... :stupefy:

阿阿多 2010-06-25 09:51 AM

電影是很賺的 美國要發行電影基金了
不過像魏導那樣 沒有製片 控制預算
有點鬧劇的感覺

Rainwen 2010-06-25 10:33 AM

引用:
作者Crazynut
臺灣的導演,必須學著去在藝術和商業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而不是兩極化地,拍出一堆低俗趣味,或是深奧難明的片子。

一部片要成功很難只靠導演,還需要各領域的人才,如編劇、製片、剪輯、特效人員等~
台灣勉強有導演的人才,但其他人才付之闕如.......社會刻板印象導致 :nonono:

政府付利息錢還算好的了,以前國片輔導金制度是直接灑錢,幾百上千萬的灑 :flash:

insanity 2010-06-25 10:38 AM

引用:
作者MrHermes
我的腦殘無邏輯另類想法

5.3 億 除 2300萬人, 大概一個人出23 元給海角七號.

435 萬 除 2300萬人, 大概一個人出0.2 元給兩部爛片.

如果直接給23 元可以省下浪費兩小時看爛片的時間,
那直接給0.2 元去省下浪費四小時去看兩部爛片的時間是不是更好?


恩恩,真的是非常莫名奇妙的想法喔。

慕凡 2010-06-25 10:58 AM

嗯...
 
我是超級喜歡看電影還有研究很多關於電影的東西.

台灣電影我的看法是.

別鬧了.

根本連跟韓國比都差一大截. 連跟香港都沒的比.

拍出來的10部, 有7部不知道拍啥鬼.

剩下兩部算能看.

ㄧ部成功.

那這一部怎麼成功的呢?

簡單麻. "不難看". 但是也沒好看到哪去. 然後就是用媒體炒翻天, 搞成全民盲目的去湊熱鬧. 然後就算"成功".

別跟我講沒錢.

很多好電影(or賺錢的電影)都是小成本的電影.

但是你看台灣拍電影的那票..

真的是想拍電影? lol..

看看他們背景就知道.. :laugh:

老朱都能還搞出個赤零(基本上這片內容也是"赤零").

只要有這票壓在頂上就算你想拍個什麼玩意兒..

不談錢. 有那"資源"嗎?

前面有人講到李安.

跟王建民一樣嘛.

請問他們成功以後現在在哪國? lol.. 為什麼不留在台灣?



台灣電影就這樣啦. 沒市場沒什麼ABCD的只剩通通都是藉口而已. 片子出來要成功就是要用媒體去砸, 砸到一片回本就是"好片".


香港現在也很慘啦.

不過人家香港至少有找出它影業的商業模式.

台灣哩?

別鬧啦...

每次看國片出來我都笑笑而已.

人家真的有實力能力的導演腦子裝什麼.. 台灣導演腦子裝了什麼... 不是單就輸人家十倍百倍的.

P.S. 就算導演不談.. 台灣年輕一輩的剩幾個會演戲...? 會演戲的能撐多久? 不會演又愛耍大牌的有多少? 不會演又愛耍大牌照樣被媒體拱的根啥鬼一樣的有幾個? lol.. 有導演沒演員也是沒搞頭的.

solosbye 2010-06-25 11:10 AM

電影產業跟音樂產業是一個樣,都是只顧著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藝術性的東西,而不是去了解消費者要的東西是什麼

對啦~總是有些國片可以得到國外提名認證,那為什麼國片沒票房呢?

早期FIR第一張專輯大賣的時候,建寧老師就說了一些話讓我印象很深刻

老師提到為了打進市場、第一張專輯有很多商業化歌曲,後面FIR自己想做的東西會慢慢變多

那時候我就在想我最多只會買到第二張專輯吧(實際上我真的只買1.2張專輯,後面就不想聽了)

無論是音樂還是電影,我覺得台灣的主導人員很多都忽視了藝術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總是看不起商業化的產品,盲目崇拜藝術性、意識性、自我主觀三類作品

賣不好還要怪盜版太多、國人不支持...哇靠愛遷拖~都沒想過自己的想法根本就是有問題的

什麼叫藝術?能夠讓每個人都容易了解明白的文化就叫做藝術

拍一些人家看不懂得電影、做一些人家不想聽的音樂,縱使這些東西在"專家"眼裡的藝術性很高,又如何?

就像梵谷那些知名畫家的畫,真正看的懂得有幾個?至少像我這種多數的一般人是看不出來它哪裡屌

莫札特、蕭邦等人的音樂作品,我能感受到的也極其有限

支持國產,也要品質有一定程度再來講

bxxl 2010-06-25 01:13 PM

我倒不覺得FIR那樣有啥問題,
他們有能力作出商業上能賣的東西, 之後慢慢想做自己的東西也很正常,
反正自己能夠財務平衡能賺錢就行了,
錢賺夠了改作自己興趣也很好.

至於說小眾是不是就不賺錢, 應該說是不能賺大錢, 但是如果有養出一小群忠誠度高的粉絲, 那要小品的持續經營也是可以.

不過在這件事上電影要比音樂難得多, 成本高太多了.

bxxl 2010-06-25 01:24 PM

還有我覺得"全民買單"真是個很無聊的詞,
政府的政策優惠那一項不是全民買單, 簡直是廢話.
學生貸款利率優惠也是全民買單,
青年成家房貸利率優惠也是全民買單.

我覺得優惠利率已經是滿低度的補貼了, 又不是說本金不用還,
他就算自己亂花掉到時也是要繳清本金, 怎麼污?

如果說要分紅,那就要採入股制, 到時賺錢可以分, 虧錢就連本金都賠掉,
如果以投資價值審視, 應該不會想用這個方法吧.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50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