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聽說光華橋要拆了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9221)

tugumi 2002-04-08 08:46 AM

嗯~
覺得有光華這個商場買東西很方便~
只是地方真的太窄了~
每個人都"肩併著肩"~
其實政府對這個問題早該有個解決的~
找個地方好好規畫~
讓光華商場更有發展的空間~(我相信一定可以更好的)
對那些商家及消費者都是有益處的哦~~~
個人拙見啦~~~

小強lenbo 2002-04-08 09:46 AM

我覺得拆了把商址遷到旁邊的空地比較好!
現在的光華大家不覺得有點太擠了嗎?
買東西超麻煩的說
又不是跟美眉擠說:D

max888 2002-04-19 09:20 AM

唉~~真的要拆了...........:(
馬市長來刷了廁所,還是難逃被拆的命運~~
這幾天要去照幾張紀念照囉~~~

夜梟 2002-04-19 05:46 PM

要拆除陸橋好像是既定的政策, 台北市的陸橋都已經拆的差不多了
這應該是當初鐵路地下化的後續工程吧!!!
當初為了鐵路而興建的陸橋, 現在也祇剩光華陸橋而已...
不拆好像也不行, 而附近的居民(就是靠長安東路的那些...)的說法
是光華陸橋讓他們的發展退後了10年, 真是屁話...
要不是因為鐵路地下化, 我想那一帶仍然是跟10年前一樣荒蕪一片
只能說都是"錢"在作祟...

根據小弟的側面了解, 拆橋是誓在必行的, 而且攤商們也為此開了很多次會了
目前討論出來, 可能拆遷的地點有三個:
1.華山藝文區
2.隔壁那塊空地(就是最近常常在農產品促銷的那裡)
3.建國酒廠
以發展性而言, 小弟是覺得2.是比較適當的
其他兩個地點都太遠了, 可能會發生當初中華商場顧客大量流失的後路
以2.來說, 就像前面網友說的, 預定是要以興建大樓的方式
攤商們進駐1.2樓, 至於攤位則是全部重抽....

招財貓 2002-04-19 05:56 P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鐘樓裡的加西莫多
就我個人的感想,撇開你一走下樓梯就會聽到的:"*******要不要?"


說到*******...想到個笑話.
話說小時後.與朋友走在光華碰到有人在喊.
朋友反問我.連午馬也拍***.?

招財貓 2002-04-19 06:01 PM

我覺得陸橋可以重蓋下面建停車場.
至於橋裡面的我個人認為就不必管它們死活.因為我已經好幾年沒去橋下買東西了.
我都跑到外圍去買.現在的商圈可不是以橋為中心.而是以周圍的商家為中心.

夜梟 2002-04-19 08:33 PM

商圈的大小是看人定義, 我認為光華商圈是以橋內的商家為中心
先不論賣電腦零組件的商家, 請記住光華是由樓下的舊書攤開始發展的
而且那也是目前台北市二手書最大的交易市場, 或許你不買舊書
但是卻不能抹滅它的重要性, 我逛光華可都是逛這個部分
而不是樓上的電腦零組件的, 畢竟我又不是三天兩頭再換電腦
但是沒有書, 我可是會食不知味的...

waterhoo 2002-04-19 08:39 PM

如有遠見, 應該搞條電子街, ~~

changron 2002-04-19 08:51 P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鐘樓裡的加西莫多
----------------------------------------
說到情色出版品,
我就常在想,為甚麼人家國外的種種市場制度與規範,你台灣做不到?
明明官方明令禁止,但是特種行業招牌卻越掛越明顯
難道把情色出版品(包含性服務業)弄得這樣要禁不禁的彆扭態度
才是自詡中華傳統固有的正道精神?
都21世紀了,"賣瑙啊啦!!!!!"

又是黑色幽默啊啊啊啊啊~~~~~~~~~~~~~~ [/B]


加西莫多兄所言甚是!!
小弟舉五支贊同!:D
一些衛道人士只知道圍堵.打壓
不會去設法管制.適度開放.嚴格管理.....
難道只憑幾個人用嘴巴說說就可以將[地下色情業]消滅嗎???
(除非人類都滅亡!)
我也想光明正大的去買製作精美的日本成人片
....而不要讓人家來問"*******要不要"...
可是.......在台灣...算了吧!
有夢最美...你想侯死.....:D

kize 2002-04-19 09:31 PM

我覺得建築物是都市生命,記憶的一部份,這是非常大的價值.
從幼稚園都還沒讀媽媽就縴我去過了,那時裡面都是時髦昂貴的商品,我有看過遊艇,遊艇耶,在30年前能看到遊艇耶.
長大隻身上台北讀美工科,就更變成最常去的地方,找資料,青春期的***,買東西的特殊文化,感覺,都是獨有的,不也有很多網友說裡面很多都變成名店名人了嗎.
再裡頭混幾十年了,雖沒說過幾句話,總覺得都知道那些老闆,也覺得他們一定也都看我很面熟,哪一些時代問過什麼問題,被哪一個趕過,在這個奇特,不斷修改的空間中..
如果能看著下一代也在其中重複這些歷程,那麼這個建築就有了生命,有感情.
還記得中華商場嬤,全省小孩對台北最大嚮往的地標,台北大部分中下階層映像最深的地方,那些大廣告燈,說拆就拆了...不知各位有沒有幾代生活過的空間為了某計劃被收購,拆除,蓋大樓的經驗,其實,那就是有錢人把沒錢人趕走的過程,趕到完全莫生,完全沒感覺的地方,沒錢人也沒感情嗎,可惜的是,他們住到鳥籠空間,家族間失去固定標的,情感日漸淡薄,也不知道自己失去什麼.
建物被拆有時是不得已,但就是很少聽到關於其所在情感,傳統的意見.這其實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非常值得討論,看日本著作[失去的名建築]感覺到他們對城市真是非常有共同生活感的.在台北,好像沒這種東西.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22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