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精彩奇文轉載)肉眼看不見的東西改變歷史:滿清為何取代大明?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84393)
|
|---|
電影「世界末日」該不會就是取材自此文的吧?!
|
若是由我來「奇文」一下的話,我會把明朝和大順的先後滅亡、及清的興起,歸因於一字曰「餉」。
明末因為當兵的領不到餉,被朝廷欠薪水,欠到無心打仗。所以部隊遇匪、遇夷都是一戰即潰。 關寧鐵騎,可能靠吳三桂和遼東軍閥自行籌餉成功,所以士兵能戰,但已不同於正規軍而有私家軍力味道。吳三桂對大順先降後叛,大概也是因為與大順間餉銀談判觸礁。而其後則轉而與清軍談妥「發餉」的問題! 大順入京後的兵敗,則是因為士兵搞太多「餉銀」在身上,以致行軍遲緩(身上揹五百兩銀子,行軍一天就能累掉半條命)、臨陣畏死(死了身上財物便宜同伴,沒死可朋分戰死者財物)。沒機動力再加不肯拚命,這種部隊當然沒戰力可言! 滿清八旗,也有餉銀搶多可能損及戰力的問題。但滿人騎馬,在馬背上駝五百兩銀子,肯定比揹在身上輕鬆。加上滿人是遊牧部落,各旗中肯定有一套獵物(戰利品)保管程序,不需讓軍士再分心照顧自行劫掠來的財貨,而無心做戰。 當然餉的問題也不單純;大順和滿清無固定籌餉根據地、或餉源貧瘠,光靠搶而能足用。明朝是正統,有官僚、有稅收、有後勤補給體系的政府組織,為何反而落到欠餉而士無戰志? 光這「餉」的問題,恐怕就足以寫一篇論文囉! |
引用:
危機的資料不一定正確 但是他有提到出處 就這樣吧 反正我也不懂 崇禎十六年二月,北京大疫,病名叫「疙瘩病」,「大疫,人鬼錯雜。薄暮人屏不行。貿易者多得紙錢,置水投之,有聲則錢,無聲則紙。甚至白日成陣,牆上及屋脊行走,揶揄居人。每夜則痛哭咆哮,聞有聲而逐有影」。(抱陽生《甲申朝事小計》卷六) 崇禎十六年八月,天津爆發肺鼠疫:「上天降災,瘟疫流行,自八月至今(九月十五日),傳染至盛。有一二日亡者,有朝染夕亡者,日每不下數百人,甚有全家全亡不留一人者,排門逐戶,無一保全。」(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 崇禎十七年,天津督理軍務駱養性說,「昨年京師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無人收斂者。」 |
引用:
感謝您提供資料 1.《甲申朝事小計》的記載也就是《明史》中的 崇禎十六年京師大疫,自二月至九月止,明年春北畿山東疫。——《明史》卷二十八,頁23 但文獻所指範圍侷限於北京,且時間也不長,最多只延伸到京畿周圍,並無法說明當時的華北曾經有流行過大瘟疫,更沒證據說明是因鼠患而引起,恐與明亡無直接關係 2.我手中正好有《明史紀事本末》(浙江提學僉事 谷應泰 編)善本,遍尋不著維基百科裡所引用的史料字句何來,說明了網路所提供史料的嚴謹度與來源問題,若手中無善本可稽,實難分辨真偽。 3.第三句史料我無從查考來源,才疏學淺,失禮。 |
引用:
應該是明朝過份控制人民, 重農抑商, 又偏向鎖國(將沿海人民遷入內地), 不鼓勵人民發展海外貿易, 以致出現稅收問題(偏重農民和士地的稅收), 貨幣政策的失敗等等一大堆的問題, 這方面可以參考對岸的蕭建生的『中國文明的反思』一書, 作者有從經濟方面去看待和分析這個問題。 |
引用:
我覺得不是這樣耶 如果是這樣 那現代人應該都不會因為病毒而生病 基本上病毒進化的速度比人類進化的速度 快的多很多 人的一生算 80 年好了 我看 病毒可以過超過 一億代以上了 唯有突變成功的病毒 才得以存活且繼續做亂 但是還是有少數奇特的例子 DISCOVERY 有介紹過 像 愛滋病毒 好像是 HIV 吧 跟 黑死病的病毒是同類型的 當年 黑死病讓整個歐洲死了快 40 %人口 只有少數人 抵抗住存活下來 所以現代 有少數的人 可以完全免疫 愛滋病 完全免疫的 需要有一對能抵抗 HIV 病毒的遺傳基因 只有一個的 則是抵抗力較強 這是當時那場大災難 所留下相當特殊的遺產 |
引用:
最近看十月圍城 相當有感覺 還記得清末時 日本人怎麼稱呼中國人的嗎 ? 我想明末也差不多 人民大多都是只想安穩的過日子 如果政府無能 那整個國家就倒了 引用:
其實只要一個就夠了 XD |
引用:
嗯!沒錯 乾旱、蝗災史書上都不記載 可信度高 |
連鎖的關係吧,好死不死在明末剛好進入地球的小冰河期,不只農作物欠收,瘟疫、蝗災、乾旱接踵而來。 :think:
|
引用:
兄台真神人也! :shock: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42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