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Update] HD58XX - Final specifications and more information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68378)
 | 
|---|
| 
 引用: 
 畫面很棒沒錯, 但是模擬的再怎樣還是無法取代真實, 過彎時被離心力拉扯的感覺, 還有引擎高轉時的貼背, 這些都不是一張卡可以模擬的 真有$$還是弄一台實車來 | 
| 
 看來我用了兩年的8800GT 512可以丟掉了 待機根本沒辦法27w啊...XD GT300一定可以贏得了5870 因為5870相對於NV的定位是中高階卡 要是pure performance 輸了,那是要NV去跳海嗎? 不過GT300要是成本功耗與效能間的平衡沒辦法像5870那樣的話 大多數人還是會買便宜、相對省電的"中高階卡"吧 | 
| 
 引用: 
 這才是重點啊, 假設所有的架構沒有太大改變, 粗估, 同時脈下 GT300 的 512 SP 約等於 ATI 的 2560 個管線 (512*5)... 一對一的話GT300 打贏 5870 絕對不是問題, 問題在於其他的考量: 耗電, 價格, 每瓦效能, 還有大家最耳熟能詳的 CP 值 另外就是對遊戲的支援度. 目前大部分人買卡來是為了玩遊戲, 驅動與開發環境的最佳化, 也就是大家說的綁標, 有沒有做好, 這也會影響到. 這在高階族群裡特別常見... 其他的GPGPU功能, 再引入 Directcompute 之後, 有一個通用的介面, 個別的開發環境(CUDA/STREAM) 似乎變的不那麼重要, 當然, 還是可能繞過 directcompute, 建立自己的API, 只是過去這樣跟 M$ 槓上的結果似乎都... | 
| 
 如果AMD真的在Evergreen內部以模組化的方式堆疊出相對應的中高階規格產品的話 那就比較好奇的是兩張5870組成CF時的效率可以達到多少?? | 
| 
 引用: 
 CUDA已經讓NV欲罷不能,所以在NV的規劃裡似乎遊戲只是GPU的一部份 而AMD大概還是認為GPU首要的工作要先放在遊戲的執行效率上 兩家不同的觀點就會衍生出不同的發展方向 | 
| 
 待機27w若屬實,那真的太迷人了 如果價錢上不會太貴 我應該會買hd5870來替換目前使用的9800GX2<小熱,吵> | 
| 
 引用: 
 這個算法不太對 目前nv的sp算是1個個分開地 amd是5個綁在一起 若最差的情況下 應該是512sp 對上320sp 不過這種情況不太可能出現 因為根據紀錄amd利用率大概是6成到8成 nv大概是9成以上 除了這種差異 nv的sp時脈是較高的時脈 大概是核心時脈1.8倍左右 所以最差的情況下是 512*1.8:960=922(nv):960(amd) 不過以上都是簡略的估算 畢竟512bit+ddr5才是gt300可怕之處 | 
| 
 如果A卡SP利用率是6成到8成 ,有海量的SP就算6成使用率也已經很可怕了,而且它們家的SP不像NV是純硬體soultion,隨時都可以加入新feature啊,刪減SP容易可方便產品線規劃,這還蠻靈活的 從當年的R600到現在的5870一路走來,從罵名到美名,driver不斷的努力才有這個數字,AMD/ATi 進步很大,加上優異的AA效能...撈回不少X800後失去的市佔率,諷刺的是架構沒大幅改變啊 :laugh: :laugh: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使用率超高又暴力的NV SP 也造成肥大高熱的負面影響,更別提良率的問題;要加入新feature 得砍掉重練;要縮減SP打成中低階卡,一不小心砍太多就變成廢物卡...等 就算NV銀彈多 這仍是個不小的問題 | 
| 
 引用: 
 Shader Clock不是1.8倍.. 有2倍以上... 如果採暴力法方式... 爆掉5800是有可能的.. | 
| 
 引用: 
 這個我記錯了 剛才看一下大概是2.2~2.4之間 重算後大概1228(nv):960(amd)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41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