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supercache這軟體用來養動物對硬碟有保護作用嗎?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47601)

strongarm 2009-04-15 10:15 PM

引用:
作者Quaker2002
以台灣的網路頻寬,要把硬碟操到壞軌很困難,大多是使用習慣不好,或工作環境差
電壓不穩,才容易故障,我跑P2P的電腦裝了4顆硬碟,截至目前為止已經運作了4年
,24小時不間斷,也沒有出現過壞軌。 :)


我這邊也是. WD320GB一顆, 24hrs x 7 x 365運轉了三年多也沒啥事. 不過大概因為擺的角度有點不平發現硬碟會有怪聲. 前一陣子更換成Hitachi 500GB的聲音又變小了. 繼續抓抓抓. 話說多功能NAS還真是好用阿.
:cool:

linjunan 2009-04-16 01:40 PM

引用:
作者Quaker2002
以台灣的網路頻寬,要把硬碟操到壞軌很困難,大多是使用習慣不好,或工作環境差
電壓不穩,才容易故障,我跑P2P的電腦裝了4顆硬碟,截至目前為止已經運作了4年
,24小時不間斷,也沒有出現過壞軌。 :)


.....小弟用的是APC 在線互動式700VA的UPS.... :jolin: .....看來是我手氣太差.... :cry:

P2P軟體在下載、上傳時會切割檔案,造成大量讀寫,這比一般的應用損秏大。壞軌不一定會發現,通常要壞到0軌才知道事情大條。早期我沒去注意這個,後來死過幾顆HD損失了幾個月的資料後才開始留意定期用SPFDISK去掃HD....

linjunan 2009-04-16 01:47 PM

引用:
作者terminus
據BITCOMET程式顯示的結果。讀取請求跟實際讀取硬碟的頻率都有統計。還有命中率的資料。我是把這樣子運作的東西當作CACHE。


那個看看就好了.....真正的Cache是在HD上的那顆RAM....天曉得它運作的如何...

DJ-Kimula 2009-04-16 02:02 PM

引用:
作者linjunan
.....你有用spfdisk一類的軟體掃過HD嗎? 我的經驗是24小時不關機的話,差不多4個月就會開始有壞軌了;印象中最強的是IBM 30g時代,用了快一年竟然沒壞軌,但速度愈來愈慢。猜測是馬達老化....


我用EEE BOX 外接 USB2.0的 2.5吋320GHD做下載碟

用了快一年了 該硬碟也是狀態良好

所以硬碟壽命根長時間開機其實沒什麼差別

小弟猜測 運氣因素佔比較大罷了

iorittn 2009-04-16 03:33 PM

我現在硬碟下方都會放個風扇吹
我認為散熱好的情況下硬碟壽命比較長

不過沒看這串的話
我還真的不知道P2P最傷的是讀取的部份
我一直以為是寫入orz...

terminus 2009-04-16 06:03 PM

引用:
作者linjunan
那個看看就好了.....真正的Cache是在HD上的那顆RAM....天曉得它運作的如何...

我想那是軟體自己做的CACHE。只能針對這款軟體自身對硬碟存取做快取。
一般的動物機上,動物軟體大概就是硬碟最大宗的使用者了吧。

iorittn 2009-04-18 06:22 PM

我突然又看到eBoostr這套軟體
它似乎也能有把記憶體拿來當快取的功用
再且還能指定程式
會不會比SUPERCACHE要好???

mercuries 2009-05-14 12:41 PM

引用:
作者linjunan
類似的討論在eMule的官方討論區即有,eMule的作者自己跳出來回答。發問者是尋問如何把BUFFER加大,作者告訴他eMule的官方版的設計是每一分鐘寫入一次,所以1.5mb的buffer已夠大。這只是針對寫入,eMule作者自己也表示最大的問題是『讀取』部分的Cache:不論是eMule、還是BT,皆會把檔案切割上傳,這部分的資料會在硬碟上處理.....就算有Cache,也無法處理檔案大量分割對硬碟的影響。

我個人認為BT(我用的是utorrent)的設計比eMule適合Power User;但如eMule作者所言,你的網路能每分鐘有超過1.5mb的流量嗎? 作者認為他的設計是在保護硬碟與預防斷電上的取捨,至於讀取的部分,就無能為力.....有興趣去eMule的官方討論區輸入『buffer』一類的字眼看看。


一分鐘1.5MB,一秒鐘25KB,
我家的驢子正常下載都遠大於數字,
作者怎麼會認為這樣就夠用了?

iorittn 2009-05-14 01:50 PM

引用:
作者korn
除了 P2P 軟體,選個 OS 也不錯。Vista 會優先使用 RAM,再來是 USB Flash Drive,硬碟是最後。以前用 xp 在跑都可以看到大流量 (> 2MB/s) 情況下硬碟燈恆亮。改用 Vista 除非檔案太過零散,重組磁碟後只看到偶爾在閃爍。

RAM 為 8GB。如果有能力的化,考慮弄個 i-RAM 或類似的玩意把 Page files 從硬碟轉過去在減少一些延遲時間

最近才換了vista
(Home basic 32bit)
其實記憶體使用比XP來得要好很多
一樣4G的RAM(切1G RAMDISK,其中512MB PF)
雖然吃很大,其實沒有不順的感覺
XP吃很大的時候就是快掛點要重開了....
而且我BT和EMULE同時開
硬碟閃燈的頻率有感覺得出來的下降率
現在不習慣的是VISTA的介面太亂太雜
能跟XP一樣簡化又有VISTA的管理能力就好了.....
現在的硬體來跑VISTA可說是剛剛好
(多核CPU+4G以上RAM+AHCI模式)
突然覺得VISTA出太早
晚個3年出就不會被幹成這樣了吧

linjunan 2009-05-15 02:19 AM

引用:
作者mercuries
一分鐘1.5MB,一秒鐘25KB,
我家的驢子正常下載都遠大於數字,
作者怎麼會認為這樣就夠用了?


http://forum.emule-project.net/index.php?act=idx

你上去找作者討論看看;作者也很大方的告訴網友直接改source code的哪個參數即可。我之前爬文後的看法,也是認為1.5mMB足足有餘.....

有user針對bt的部分的回答『Why do you want it bigger and bigger, you don't even know how it works, (forget BT options) 』.....BT與emule本質上不同,這說法是蠻切實的。

題外話:emule下載有那麼快!!! 小弟最高只看過全部加起來500多k,相較bt實在慢的不行。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55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