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NVIDIA 新版 Geforce GTX260 擁有 216 組 SP 即將在 9 月 16 登場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13667)
|
---|
4870採用GDDR3 可能對效能衝擊會有點大, 畢竟頻寬當場就去掉一半了
不像GDDR4 和GDDR3 差距很小 不過nV 這幾波的作法的確是會讓A控以外的人心動 說實在的 RV770最大的優勢是成本, 但是成本對消費者而言只要不降價就是廢話 打價格戰其實RV770贏面很大, 但是RV770這種價位不可能一直賣下去, 除非一直有人用那種半高不低的解析度一直炒紅他 加上4870其實有很多"長處"一用下去就發現一點也不是 (像是一點也不free的 free AA, 相當"不安靜"的風扇, 相當"不低"的溫度, 還有耗電量也很糟) 不過小弟到希望4870一直給他紅下去, 最好熱到新版的GTX 280只比他貴的兩三千 到時才能小痛升級, 有時想想A fans人數較多(雖然兩方其實都很少)實在是好事 |
我還是不認為GDDR5變成GDDR3對於效能衝擊很大~
想想看2900XT配上512BITS頻寬超大 結果3870配上DDR3的版本,只有256BITS 頻寬砍半,效能幾乎一樣... 我認為這說明了只要配上1.2ns以上的GDDR3,加個256BITS 其實遊戲頻寬已經夠用 我只有HD4850,看有沒有網友願意提供4870來做個設定相同CORE時脈 只差在記憶體跑個基本的3DMARK06看看分數差多少~ 我猜分數應該不會有很大差距 E8400/6M 3.0G的VGA得分分別是5500/6800分,HD4870/750/3.6G E6420/4M 3.35G的VGA得分是5000/6100左又,HD4850/680/2.1G 分數誤差值約1成,也大概是VCORE的時脈差距1成左右 與其努力去想著提高頻寬,直接拉高核心時脈增加運算能力才是重點 真的頻寬已經夠用,再大也不會增加效能太多 |
引用:
GDDR的規格與頻寬關係不大,與GDDR頻寬有關係的是GPU內的記憶體控制器數量 GDDR規格改變的話時脈可以提升更高、延遲更短 最經典的正面案例是GDDR2>GDDR3,效能真的是用「大幅改進」來形容,效能甚至有30%左右的提升 最經典的負面案例是GDDR3>GDDR4,效能沒提升多少成本卻高很多 這也是很多DRAM大廠不願生產GDDR4,直接跳GDDR5的原因 :ase |
引用:
RV770並不同於RV670,R600雖然擁有512bit的頻寬,但是這些頻寬根本無用,除了帶來龐大的GPU DIE之外,TMU數量過少嚴重成為了瓶頸,這也就是為何RV670相對R600的性能降低並不明顯的主要原因!而RV770在ROP、TMU和SP數量上大幅度增加後,256bit似乎已經無法滿足RV770了 |
引用:
小弟也認為是如此, GPU 和 vRAM永遠是相對的 X2900XT => 3870 和 8800GTX => 9800GTX是最好的例子 X2900XT的頻寬幾乎是3870的一倍, 9800GTX則是GPU較8800GTX提升了約30% 結果是3870完全沒有受到頻寬的影響, 但是9800GTX卻因為頻寬, 在高解析度還不一定討的到8800GTX的便宜 誠然記憶體容量也是有差, 但是頻寬也左右了很大的成分 畢竟無論如何GPU運算後該上的texture還是得上, 他就是要那樣記憶體的容量和速度 也的確GPU架構不同可以使的同樣設定下的遊戲, 所需要的頻寬和容量略有不同 但是差距不會太大, 一但頻寬不足或是記憶體用完, 效能一定會崩盤 而且看了這麼久的測試, 小弟越來越不相信啥狗屁General performance 那些time demo或是短暫的實際測試, 總體較高的, 和實際能夠獲得的畫質/速度平衡有大小不一的差距,不同架構猶然 而和CPU不同的是, 最常使用的Game就那幾個, 遊戲經驗無法平均, 在某個你常用的有很爛的效能就是很爛, 不可能因為FarCry很順就會使得你玩Crysis的體驗變好 以前架構兩家都相對類似, 通常贏一半以上就幾乎會通吃, 現在, 不同解析度, 不同細節, 甚至不同AA/AF都會隨時逆轉 就像4870 vs GTX 260, 1920x1200 4xAA 16xAF以上, 4870在不少遊戲都會吃瘪 4870或許在AA上比較優秀, 但是也就一些而已, 該貼的貼圖的量和速度超過他的handle範圍, 一樣是完蛋, GPU會一值變, 但是不變的是 天下沒有不需要記憶體的貼圖, 就像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一樣 |
to zohar大
您說頻寬與vram沒有關係?我覺得您的觀念錯誤 HD4870的記憶體GDDR5有效時脈是900MHZ,實際是3.6GHZ,頻寬115.2GHZ HD4850的記憶體GDDR3有效時脈是993MHZ,實際是1.996GHZ,頻寬63.6GHZ 其它什麼ROP TMU SP通通都相同,只差在時脈不同而已,用GPU-Z的資訊來證實 只要看運算能力就能明白比較出來 4870核心750,Pixel Fillrate是 12.0G,Texture是30.0G 4850核心625,Pixel Fillrate是 10.0G,Texture是25.0G 時賣相差20%,剛好核心運算能力也是相差20% 這已經說明了兩者核心是一模一樣的東西,因此你說的與GDDR頻寬有關係的是GPU內的記 憶體控制器數量是完全錯誤的,因為核心的硬體規格皆相同 只有頻寬相差天差地遠的2倍,不過看各個遊戲測試,我敢說hd4870贏4850並不是 在記憶體頻寬大這點,是贏在核心運算能力高! RV770XT和RV770PRO只是體質不同而已,就跟X48和X38是一樣的意思 規格裡面可是一模一樣的喔~ -------------- 至於jesuspai您的說法也是一種錯誤,之前我已經有舉例過 只要搭配好的GDDR3配上256BITS,頻寬已經夠用 用GDDR5,有效頻寬會比GDDR3同頻率增加2倍,不信去拿4870和4850算算看 只是改個記憶體,就能使頻寬輕鬆翻倍,這比GTX280用512BITS架構來增大頻寬 的做法來的聰明許多,為何呢? 看看8800GTX 384BTIS,GTX280 512BITS,GTX260 448BITS BITS數越高,要用到的PCB版越巨大,LAYOUT越麻煩,且PCB層數越多 是造成成本大量上升的關係,用GDDR5雖然現階段貴,不過LAYOUT簡單 成本容易下降,因此這是RV770的優勢 ------ TO copernicus 你舉的nv 98gtx跟88gtx比較,我覺得這不太好 因為88gtx的確頻寬大,在高解析度+高aa會贏過98gtx 與其說頻寬大,不如說vram 768mb在1920解晰度以上優勢太大 加上ROP規格上,88GTX也比98GTX多 要是98gtx也有1G版本,是不會輸給88gtx 所以你用硬體規格基礎不同的98GTX和88GTX相比,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另外98gtx+是絕對在一般解析度贏過88gtx,因為核心運算時脈非常高 --------- 另外我只能說頻寬和容量兩者是獨立的,缺一不可 要打比喻的話,就像是兩個停車場中間有條通道 讓兩個地方可以開車互相通 中間通道的大小就是頻寬,而停車廠的大小,就是VRAM的大小 一般來說,假設GDDR3提供的通道相當於兩邊通道各有4線道 已經相當順暢,你現在用GDDR5,讓兩邊各有8線道,對順暢度來說,意義不大 可能再增加一點點效率,不過是沒有意義,因為目前的資料處理量,尚且用不到這麼大的 頻寬.. 而擁有超大頻寬8線道比喻,VRAM不夠大,相當於兩邊停車場都很小 中間通道流動的速度再快也沒用,因為還是進不去停車場,無法即時處理資訊 就像是PC上DDR3-1600比DDR2-800頻寬大超多,SO WHAT? 效能的影響跟沒有是一樣的,不然那個高手出來說對於效能影響超大? 看SUPER PI就知道,90%因素都是在CPU速度 頻寬大或許有點幫助,不過縮短的秒數少的可憐一樣的意思 ------- 各位如果不相信的話,把HD4870核心時脈降到跟HD4850相同 我敢說遊戲上你分辨不出來兩者差別 且我敢說同核心時脈的HD4870和HD4850 高解析度HD4870/512MB/GDDR5 VS HD4850/1G/GDDR3 隨便都用HD4850打死HD4870,因為高解析度+AA就是在吃VRAM為最重要 頻寬什麼的,影響不大啦~ 還不信的話,弄條DDR3-512MB 讓你超到爆跑DDR3-2000 去跑VISTA還不是LAG到死? 頻寬超大有用嗎? 真的影響不是很巨大,頻寬只要夠大就好,實體RAM容量大點,才是重點~ |
所以到頭來還是4850 1g比較實用阿
精星的1g才6290而已 這篇明明是討論gtx260變成討論4870去了 我想下手買gtx260 新版鋪貨大概要等多久阿? 有可能偷跑嗎? 如果真的一樣價錢舊版不就不用賣了 我是希望舊版可以降價清一下庫存 我願意用較便宜的價錢買舊版 |
如果不是非常急,還是等新版明朗化之後,有明確的訊息做判斷才行動.差沒幾天了.
高階卡沒到最初價的三折以下,應該都還沒到底,差的只是時間問題. 價格要低, 也可逛逛二手區.永遠都有機會撿到便宜. |
昂贵的花瓶 Radeon HD 4870显存测试
RV770无疑是ATI自R350以来最成功的产品,这种完全压倒性的优势意味着一个新架构的诞生,绝非类似RV670一样在RV600架构的基础上缝缝补补,RV770架构的效能如此之高,正是回归了目前GPU架构的发展方向:用最少的晶体管扩充规模,优化多执行绪架构以提升执行效率。而NVIDIA的GT200却偏离了GPU发展的方向,在通用计算方面走得太远。它拥有优秀的线程调度器、适合通用计算的MIMD ALU,却限于制程无法容纳更多的晶体管来扩充Shader。笔者很怀疑将近两年的时间里NVIDIA只做出一个毫无新意的GT200,相信年底的一次显卡架构革新会给我们一个答案。 ![]() GT200芯片Shader占用的晶体管少得可怜 RV770还摒弃了一些失败的设计,例如ringbus环形总线。ringbus总线类似城市的环线设计,理论可以缓解数据吞吐量较大时的带宽压力,但现在看来数据延迟方面的缺陷实在太大,RV770恢复使用了crossbar总线。 ![]() 摒弃ringbus、臃肿低效的TMU,把晶体管转而用于扩充Shader资源、增加片内缓存,这就是为什么RV770可以用最少的晶体管带来巨大的效率提升。 基于RV770架构的4870扮演了N卡杀手的角色,它最引人瞩目的地方是采用GDDR5显存,存储单元的频率保持一致时,GDDR5可以实现4倍于GDDR3的传输频率。GDDR5被认为是4870如此高性能的重要原因,搭配GDDR5显存的4870在某些测试项目中甚至直接挑战NV的王者GTX 280,业界一直认为4870惊人的性能得益于高达3600MHz的GDDR5显存。但我们发现如果把4870的核心频率降至4850默认的625MHz,4850与4870的综合性能差距在10%以内,甚至某个别游戏中,拥有3600MHz GDDR5显存的4870败给2000MHz DDR3显存频率的4850,难道GDDR5与GDDR4一样仅仅是一个噱头? ![]() 奇梦达GDDR5显存颗粒 笔者推测,RV770核心频率在625MHz的情况下,GPU核心是渲染流水线的瓶颈,GDDR5无法提升效能。而当核心频率达到800MHz以上时,显存将会成为4870的瓶颈,GDDR5显存对性能的影响将会相当明显。而某个别游戏落败的原因是,这款游戏对显存带宽的压力非常小,这时候就凸显出GDDR5巨大的内部延迟。 因为无法拿到4850做参照,笔者只能把4870的显存频率分别设定为2400MHz、3000MHz、3600MHz、4800MHz进行测试。保持同一显存频率,把核心频率分别设置为600MHz、650MHz、700MHz、750MHz、800MHz、850MHz运行3DMark Vantage的Performance测试。CPU为E8400,超频至4GHz。 ![]() ![]() 从曲线图可以看出三点: 1、核心频率一直是4870的瓶颈,红、黄、绿色折线图证明,当核心频率提升到750MHz左右时,显存才会相对比较明显地影响显卡的整体效能; 2、GDDR5显存并未如想象中的高效,当显存频率降低600MHz时,显卡整体效能随之骤降,这时的显存频率仍旧高达3000MHz; 3、蓝色折线图证实,600MHz的降幅足以造成4870性能劣化,所以3600MHz GDDR5显存的效能比2000MHz GDDR3稍强,两者的效能差距显然不能以绝对频率差距来衡量; 限于没有4850做对比测试,这里笔者无法给出GDDR3与GDDR5的效能对比公式,但可以肯定的是,GDDR5仍旧处于高频低能的阶段,频率比GDDR3高出2倍,但性能提升不甚明显。如此巨大的频率/效能落差必然有一个原因。我们通常所表述的内存和显存的频率是存储器的数据传输频率,因为DDR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的上升和下降进行进行两次数据读写,数据传输频率其实是数据时钟频率的两倍。数据时钟频率是由存储器核心频率作为基数得到的,GDDR3/GDDR4/GDDR5的数据时钟频率差异主要由预读取技术来决定。 GDDR3采用4bit预读,所以数据传输频率是核心频率的四倍。例如说我们所说的2000MHz GDDR3,数据传输频率就是2000MHz,数据时钟频率是1000MHz,而显存核心频率则是500MHz,因为核心频率是非常难提升的,所以这已经接近GDDR3的极限。 GDDR4使用了8位预取架构,数据传输频率是核心频率的8倍,例如2400MHz的GDDR4显存,数据传输频率就是2400MHz,数据时钟频率是1200MHz,而显存核心频率则是300MHz。GDDR4提升了数据传输频率的同时降低了时钟频率,但是数据传输周期的延迟非常大,所以GDDR4很快被淘汰。 GDDR5使用了16bit预读,也就是说一次从存储单元读取16bit数据,在一个时钟周期的上升和下降区间各传输一位数据,这样传输16bit需要8个时钟周期,所以数据时钟频率是核心频率的8倍。由于上下沿都在传输数据,所以数据传输频率就是核心频率的16倍!4870默认3600MHz GDDR5显存的时钟频率是225MHz,比GDDR3高达500MHz的核心频率降低了很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大多数购买4870的用户都可以超频到接近5000MHz的频率。GDDR5的优势就是用同样的时钟频率可以达到4倍于GDDR3显存的数据传输频率。但如同所有使用Prefetch技术的DRAM一样,内部传输延迟增加是无可避免的,而这一点在GPU领域是致命的缺陷。 ![]() 如何隐藏RAM延迟是个问题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从GDDR3到GDDR4、GDDR5,存储器核心频率在减小,而显卡的核心频率从R600、RV670、RV770一路提升。当GPU频率与存储单元频率相差越来越大时,会放大GPU对显存的存取延迟瓶颈。因为当RV770的GPU频率运作在800MHz时,3600MHz的GDDR5核心频率其实仅仅225MHz,在这种情况下GPU会无限等待显存的回应,流水线处于停滞状态。无论是CPU还是GPU,都与存储器的频率相差过大,如何遮蔽存储器延迟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升存储器的核心频率是最直接的办法,但受限于技术与成本原因,目前的瓶颈无法从这方面突破,现阶段INTEL/AMD/NVIDIA共同选择的方法是: 1、加入高速缓存,例如CPU的L1/L2 Cache与GPU的L1/L2 Texture Cache,不同的地方是CPU的高速缓存可以达到95%或更高的命中,而GPU只能达到90%。较低的命中决定了单纯增加缓存无法有效掩盖延迟。 2、加入Multi-threading架构,这方面CPU与GPU因为流水线工作模式不同,做出的优化方面也不一样。CPU倾向于优化thread效率,GPU偏向于增加thread数量。因为GPU处理的数据量比CPU庞大地多,并行thread数量也非常庞大,所以单个线程效率的重要性降低,庞大更庞大的线程并行度是未来GPU的发展方向。 ![]() RV770的高速缓存 ![]() R600架构的线程管理调度器 现在的问题是RV770的片内缓存与Multi-threading架构能否有效隐藏存取GDDR5显存的延迟,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RV770核心搭配GDDR5显存能提升多少效能。目前来看,GDDR5过低的核心频率放大了原本就亟待解决的存储器延迟缺陷,这一点肯定会成为GDDR5高频低能的原因之一。不过目前的频率只是一个起点,未来的主流产品应该超过5000MHz,但如此高频的存储单元能够发挥几分威力,还要看GPU是如何设计。 ![]() 3600MHz只是一个开始 在目前阶段,GDDR5的象征意义更大,购买4870的用户没必追求极限显存频率,因为即便超频到5000MHz,也不会带来多少性能提升。相反应该刷新BIOS调整显存时序才会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但现在我们只能等待Radeon Bios Editor加入对时序的调整,未来建议大家按照厂商制定的频率/时序比来优化时序,而不是放宽时序提升频率,放宽时序就是放大GDDR5劣势,没有任何意义。 ------------------------------------------------------------------------ 以上轉自http://game.ali213.net/thread-2259328-1-1.html 期待有廠商出個4870 DDR3版本,這樣對比一下就知道DDR5到底威不威了 |
我現在想知道的是
這種又臭又長的產品線何時才會改善 而且對岸的N飯論壇有小道消息說會有GTX260X2 ..........不管消息真假,如果NV真的有這種想法.... 只是為了搶奪效能皇帝而完全不管使用者的感受,真的很糟糕 NV這樣弄個新舊製程 可能變成這樣的狀況: ----------------------------------- A:你看,我終於買到GTX260了 :shy: B:我也是阿,不如來跑分看看 :like: A:好阿,等等也來跑Crysis的遊戲基準測試,看看誰的GTX260比較強 :cool: ----跑分+遊戲過後---- A:阿我的效能怎輸你勒,平平都是都一樣的平台 :confused: B:你可能買到的是舊版的GTX260,我買到新版的 :) A:蛤!? 顯示卡核心也有分新舊版的喔,我都不知道阿 :confused: 我都聽店家說這張卡很讚,就買下去了 :stupefy: B:而且新舊版本的GTX260可能價錢都差不多或是多一點點而已 :eek: A:那我可以貼錢換新版的GTX260嗎? :confused: B:你吃屁吧,會開放貼錢換新版製程的,這家公司就不叫nvidia了 :flash: A:虧大了 :cry: -------------------------------------------- 這叫購買者如何接受阿..... :tu: 很像當年的X1800系列,上市沒多久就推出X1900 到最後還來個X1950 :stupefy: 產品線還是越簡單明瞭越好,又臭又長的產品線 只會讓消費者頭昏眼花,而且並不是美一個消費者電腦能力都很好 可以分辨顯卡不同的新舊製程版本,可能還會採到地雷不小心買到舊的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20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