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把兩億人載來台灣要多久?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85373)
|
|---|
如果真的要運的話
蓋跨海大橋 或是海底隧道 會比較長久吧∼ |
引用:
這是不可能任務 東北風很強,200km的跨海大橋撐的住? 海底壓力很大的,要是碰到地震可能變跨海水管 |
2億人來台灣幹麻?? :confused:
|
可以請悟空幫忙
上次就是他救了地球 |
我來當一下認真魔人....
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的統計資料,去年全年度的外國入境人數為371萬人次,平均停留6.5夜。這些人的入境方式為88.5%桃園國際機場,8.6%高雄國際機場,其餘則乘坐郵輪2.4%(基隆約1%,高雄0.5%,台中0.1%)。全國北中南各主要機場(台北、新竹、台中、嘉義、台南)應可起降757級客機。757/767等中型以下客機應該可成為中短程兩岸通航的主要機種,而對中國一級城市則可交由747級大型飛機對桃園/高雄兩機場。目前桃園機場一天的架次約在200左右,由兩個航下來分擔,意即一個航廈目前承受航運量是100架次。 以小弟我甚少的出國經驗,單一國際機場的可承受班機密度在尖峰時間應該可以到5分鐘/班/跑道,意即以目前桃園/高雄共6個跑道,假設10個小時的尖峰時間加上離峰時間為尖峰時間6成計算,一天的班機處理量約可達1100班次,以每架載客數350人計算,則可運送38萬人次,一年可運送1.4億人次。因此加上各地的中型機場以及船運,以目前的胃�量,其實並沒有差很遠。 另,如果每年有近兩億人次往返於兩岸之間,我相信各航空公司應該會考慮動用最大型的飛機來疏運旅客,747-400的標準座位安排可乘坐480人,A380可乘坐550人,我想上面的每架載客數應該可以更高。同時擴增航廈與跑道數,桃園/高雄各增1航廈與兩跑道,架次處理能力可以提高30%。松山機場也可負荷部分的國際航班,應該就塞的下了。 海運部分可能比較麻煩,伊麗莎白女王號同等級的郵輪大約載客數在2000~2500人左右,但是航程約需時一天,且造價昂貴船數擴充不易,可見絕對不會是負擔兩岸人員運輸的主力,屆時可能甚至連1%的負擔量都不到,但是可能成為富豪級旅遊的主要交通方式。 根據以上推論,純討論兩岸交通問題上,可行性並不低。只是另一個問題是,島內的交通運輸能力,能負擔這兩億人上了岸以後的移動嗎? 以每人平均5日的停留期,台灣每年將多出10億人日的移動人數,平均每天多出274萬人次的流通人數,這些人數可能有7成需要由遊覽車來負擔。以每輛遊覽車平均35人載客人數,每天要多出7.8萬車次的遊覽車,這......... :stupefy: |
引用:
某人說四年內要達到每日1萬名大陸觀光客。 這樣一年就有365萬名。相較於樓上所說的371萬,成長將近100%,真是驚人。 |
啊~~~~已辜......
又兩億了.... :laugh: :laugh: :laugh: |
各位鄉親都忽略了 一年人口可增加一倍
12年後可成次方級數增加 所以 根本用不到百年 區區幾年就夠了 當然 前題是 首批來的必須是正咩 |
引用:
我知道你在說什麼... :laugh: :laugh: :laugh: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58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