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設備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9)
- - DVI...D-Sub的迷思?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78575)
|
|---|
引用:
對!擇1使用 因為共用DVI接頭(有送轉接線~DVI轉色差) 這台我有買8000...過年買的!被貴到小悶 |
唉
經濟不景氣~只能省點花 :think: 可能再考慮一下~ 或許會買好一點的機種 ============================= 另外請問一下~ 我用了快2年的17吋 BenQ FP785 無亮暗點~使用完全正常 只是電源線似乎有點接觸不良 :confused: 不要手賤去玩它的話~完全沒問題! 這樣子二手價大概能賣多少錢阿~ :shy: |
引用:
我螢幕在1024*768也是有很明顯的差別耶!!我的顯卡是濫濫的FX1000啦:jolin: 應該就是你所謂的類比輸出超濫的顯示卡吧 |
老實說我覺得d-sub也沒有差到什麼樣的地步耶...
我們這辦公的地方很多台三鳥的22" LCD,有的接DVI有的接d-sub,顯示品質其實也沒有明顯差異,有DVI用當然是很好,但是d-sub用起來也不至於令人不適。 我覺得以現在來說22" LCD也不算是很大的螢幕了(就看影片而言),而它的解析度要對應HD也是很尷尬,加上大部分(7000~10000)的22" LCD的面板、畫質都不是什麼高檔貨色,訴求也就是低價、一般用途,因此多花1000(同一廠牌)買DVI,也許不見得十分划算。 |
同樣兩台(或是雙輸入的)顯示器作AB test
大概有90%的人會認同多花1000元市值得的 |
引用:
我覺得那條細線水準應該不錯吧? 台灣的家庭劇院廠商,只能用超粗的訊號線搞定這種事,不過的確是比原來投影機附的線清楚多了。 |
引用:
+1 公司部門約50多人,使用的LCD從19"到24"都有,廠牌都是Viewsonic或飛利浦, 大約30幾台接On Board D-SUB (P4RD1-MX), 也有幾台接古老的ASUS MX-400 AGP顯卡, 其他10多台接DVI介面, 但是近看Windows XP視窗字體時, 銳利度幾乎一樣, 都看不出明顯的差異. 提供樓主參考 |
TN跟MVA面板的差異主要在於畫質上的表現不同,像是對比、色彩表現、可視角度等;
但DVI跟D-Sub的差異則在於畫面表現的清晰度,所以不會因為用了高檔面板就表現比較好, D-Sub即使用了IPS也是會一樣糊,反而浪費了這塊面板。[/QUOTE] 我的意思是只說~~兩台同為19吋螢幕...一台TN+DVI跟另一台只有MVA+D-SUB.. 兩台買的話要選哪台較好 |
記得面版的原生解析度調整也要考慮
幾年以前在DVI剛剛熱門的時代,有DVI的約貴上2千多以上 曾經在店家聽店員用的是19吋,調得是800*600 直指畫面:DVI和Dsub差別是感覺不出來的。 |
D-SUB跟DVI比起來真的有差
之前17吋 後來使用22吋 都是先接D-SUB一段時間 之後換DVI線之後 發覺畫面比D-SUB銳利許多 D-SUB是夠用的 但假如有DVI可用 當然就要用新東西 畢竟電腦與液晶螢幕是數位訊號 D-SUB是類比訊號 經過二道轉換 一定會衰減的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54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