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分享】產業瞭望-慢活 V.S 1人當2人用的台灣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64703)
|
---|
引用:
之前公司還有所謂每月加班排行榜,我都是倒數,明明是自己輪休假日,還要跟主管掰理由說我要考期中考不能來,或是一堆冠冕堂皇理由才行。 |
思想是最大的關鍵
基本上 基礎教育的不同 造就了不同的國情.... 不同國情 產業結構也跟著不同 舉個例子 拿日本跟歐美來比 這兩個都擁有世界級的大品牌 各涵蓋電子 汽車 或是重工業 但是為什麼日本人工作際遇跟歐美還是有很大的差別 我看過ㄧ本書裡面寫到了 創造力是最大的差別....我認同這個看法 我們可以說當今的不論汽車 電子等等的消費性產品 日本的技術的確讓人驚豔讚嘆 但說真的技術開創者才是真正的功不可沒 比如 液晶 光碟片 汽車 數位相機..... |
引用:
這擺明了就是要榨乾員工, 我寧可休息不賺錢, 也不要因為這樣而過勞得病。 |
引用:
我不這樣認為 日本跟台灣一樣 人口多、資源少、土地小 如果跟歐美一樣有石油、有金屬礦、土地大、天然資源豐富 就完全不一樣了 人口太多,資源太少 就註定要競爭激烈 這是生命的定則 |
商業週刊也有提到這個慢活的主題.
創意的確是很多商機的泉源, 擁有創意的公司很多都很賺錢. 不過, 不同地區/民族的專長不一樣. 想出別人沒做過的東西,歐美的教育制度比較有機會 小孩子被鼓勵動手做, 動腦想, 自己整理歸納, 自己找方法, 被賦予自由度. 台灣的教育,甚至華人的基礎教育都是要小孩 背書, 記憶, 照著標準答案, 專注分數.... 本身的教育過程就扼殺了很多創意與靈活思考的因子. 不過,這些過程也讓台灣製造業的專長是在把別人做過的東西,用更經濟節省的方式來量產. 也有許多產業走出一條路. 哪一種才是好? 其實我覺得沒有定論.不同時期有不同的面向. 歐美也走過勞力密集的時代, 現在部分轉為更高層次的產業, 台灣願意的話,也能有這樣的轉變. 現在有不少公司跟國際接軌後,已經慢慢跳脫傳統/製造/科技業的拼價/拼規模的思維. 以創新/技術/專利/整合/品牌/行銷....來做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當 價值 稱王, 工時 式微 的時候, 台灣員工就有機會跳出這個魔咒, 但短時間內大環境不會變 最快改變的方法還是讓自己去挑戰有這樣風氣的外商公司. |
引用:
謝謝妳提出你的看法 不過我認為工業經濟 能源經濟是過去的象徵 現在評斷一國的強弱 經濟成長 以不是單靠能源能所左右的了 因為工業 能源 所帶來的經濟會因為資源的枯竭而漸漸的告終 何況歐美國家許多的確是能源消耗大國 但是還並非是生產大國 你講到的石油 以下項目是2004年開採量前幾名的國家 沙烏地阿拉伯(OPEC)—1037萬桶每日 俄羅斯—927萬桶每日 美國1—869萬桶每日 伊朗(OPEC)—409萬桶每日 墨西哥1—383萬桶每日 中國1—362萬桶每日 挪威1—318萬桶每日 加拿大1—314萬桶每日 委內瑞拉(OPEC)1—286萬桶每日 其他礦業 煤 (前十大生產國) 2006 PR China 2482Mt Russia 233Mt USA 990Mt Indonesia 169Mt India 427Mt Poland 95Mt Australia 309Mt Kazakhstan 92Mt South Africa 244Mt Colombia 64Mt 以下皆為年的資料1992 鐵礦十大生產國 全部佔世界的90%以上 中國 巴西 澳洲 俄羅斯 烏克蘭 美國 印度 加拿大 南非 委內瑞拉 銅礦十大生產國 全部佔世界90%以上 智利 美國 加拿大 尚比亞 波蘭 中國 俄羅斯 祕魯 哈薩克 澳洲 鋁礦十大生產國 全部佔世界90%以上 澳洲 幾內亞 牙買加 巴西 印度 俄羅斯 蘇利南 中國 蓋亞那 希臘 雖然是舊資料但是就算是現在我想也差不多 礦產 能源大國 真正位於歐美的國家其實不多 但是歐洲許多國家 如法國 德國 都是世界的礦產消費國 而世界競爭力排行於前的幾個國家 既沒有什麼礦產 也沒有什麼礦產消費 甚至連農業都不太發達 反觀台灣日本雖然沒有什麼礦產 但是農魚業發達 而大陸土地廣大 礦產量也是世界前茅 但是........ 唯一符合你條件的就是土地跟人口 而土地無法控制 但是人口的這個變因我認為就跟思想 風俗民情 或是教育有關 亞洲社會實在有太多例子 重視家庭 重視倫理的觀念 再加上很多國家不懂得節育 使得人口成長幅度驚人 而在人才資源的利用 以及基礎教育上 就相對的落後歐美國家 人口的確是一個根 但是我們該想想為什麼亞洲國家的人口總是成長至一個國家的最大負載值 |
引用:
到底你要什麼時候,才會脫離大主宰的控制 :stupefy: |
引用:
那支腳是雞腿吧 我只有小鳥 :shy: :shy: :shy: |
看國家民情和產業結構吧...這種文章看看就好。如果看到文章寫好,就認定台灣需要跟進的話,這只是盲目的追求而已。
台灣是需要慢下來,但是如果慢到跟文章內容一樣的話,台灣電子產業可能會垮了吧。 慢慢修正自己才是最應該做的。 |
總鋪師: "今天要做快一點啊,一個人要當兩個人用.現在流行慢食,今天有很多客人要來"
小廚師:他們慢食,我們怎麼要趕工,... :jolin: 總鋪師: ..."怎樣,有衝突嗎??" .. "你不幹.有大把人要幹".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15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