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轉貼兼考古]緬懷我們的童話 NetBurst的成功與教訓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694913)

版兄 2007-02-11 07:19 PM

其實從Prescott 看到 K8 再看到Core 2 Duo
可以發現一些事
P4時代..Intel好像企圖不管三七二十一推行自家技術使之成為業界標準 ,如Rambus, 指令集(好像認為x86 x87太古老), 把圖拉丁停產, 認為64位元的時代還早..等
Intel有點老大心態,推出東西then 要消費者用就對了... 結果大家不給面子 Rambus慘敗,後來的Prescott在沒有最佳化的環境下只有笑能...

K8時代..AMD在指令集上當追隨者, 現在電腦既有的架構也許不是很好, 但提供了一個能同時滿足32bits 和64bits的solution, 至少比IA64來得便宜好用有彈性, end user就會買單...不同於老大Intel ,AMD有替user設想到, 先進與實用兼備就是k8的寫照...

Conroe時代..Intel終究還是用了EM64T, 如同於AMD的折衷solution, 終於推出強力且發燒的產品,而不是昂貴又自認為很先進但事實上不太實用的東西

小感想
1.先進的東西不一定是最實用的 ,但不追求創新勇於嘗試會讓進步變緩...如何取得平衡真是一門學問
2.老大心態是不行的 XD

michael2000 2007-02-12 11:15 AM

引用:
作者版兄
Prescott 管線不拉長 31 階,時脈衝得上去嗎?
我不太懂 但曾聽說管線越長時脈越好衝
NorthWood 單純用較先進的製程 有辦法把時脈衝上去嗎?


版兄開這篇不是要討論『NetBurst 架構的成功與教訓 』嗎?
Prescott 管線拉長到 31 階,時脈的確無人能比,但效能呢?
若時脈代表效能,Intel 又何必回頭發展 C2D,
他應該開發 50 階管線的產品,這樣時脈不是更高?
NorthWood 確實曾經使 NetBurst 架構獲得『成功』,
但 Prescott 可沒有,Intel 高層還為此當著媒體面前公開下跪道歉,
這不正是『教訓』嗎?

引用:
作者版兄
當初很多人把P4 2.4cg超到3.6G 但不少人也縮缸
甚至猝死 Northwood突然死亡症(Sudden Northwood Death Syndrome)。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4&variant=zh-tw
Northwood最高好像出到3.4G


這部分我不太清楚,因為我那時改用 AMD,但我不是 AMD 基本教義派,
,而是現實主義,誰強就用誰。

引用:
作者版兄
Prescott雖是火龍一隻 但很耐高溫 耐電壓阿
90nm的時候可以上3.6G+ 少數甚至4.x G
65nm 4.x G好像很平常
不知道時脈的極限是製程的關係影響比較大還是架構的關係?


這說法很有趣,噴火龍耐不耐高壓我不知道,但噴火龍若不耐高溫,
豈不兩三下就歸西了,那 Intel 傾家蕩產也賠不完,
何況 Intel 為 Prescott 加入作弊機制,當 Prescott 溫度過高時,
會自動降頻->拉高時脈神話破滅!!

idleic2 2007-02-12 11:54 AM

文章 有對, 也有錯....

太陽之子 2007-02-12 12:07 PM

記得莫約2000年時(P3與P4交接)

Intel曾說該社計畫將於10年後(2010)研發出10GHz的處理器...

目前看來若走向C2D架構,大概是會跳票了

xacx 2007-02-12 01:48 PM

:D好文章.......還蠻中肯的....

84036980 2007-02-12 03:24 PM

事實證明intel走錯了一步,

Yusunu 2007-02-12 05:34 PM

引用:
作者太陽之子
記得莫約2000年時(P3與P4交接)

Intel曾說該社計畫將於10年後(2010)研發出10GHz的處理器...

目前看來若走向C2D架構,大概是會跳票了

Intel可以用陰森xx台邏輯:
「早就有了,2.66GHz x 4﹝QX6700﹞還不夠嗎?」
:D 光速酸》》》

sutl 2007-02-12 05:44 PM

引用:
作者太陽之子
記得莫約2000年時(P3與P4交接)
Intel曾說該社計畫將於10年後(2010)研發出10GHz的處理器...
目前看來若走向C2D架構,大概是會跳票了

2006年初P-D採用65nm
2006年中C2D上市,採用65nm製程時可上3G
2007年中45nm
2009年初32nm
2010年中22nm

也就是說,等22nm製程時,搞不好還是會上10G。

當然,22nm也有可能出不來?

HanyuLee 2007-02-12 06:41 PM

引用:
作者sutl
2006年初P-D採用65nm
2006年中C2D上市,採用65nm製程時可上3G
2007年中45nm
2009年初32nm
2010年中22nm

也就是說,等22nm製程時,搞不好還是會上10G。


當然,22nm也有可能出不來?


可能會走向 多核心架構 (4核 8核 16核 甚至32核 )
軟體支援之後 不用一值靠拼時脈來提升效能

amadeustwo 2007-02-12 09:27 PM

[QUOTE=版兄]其實從Prescott 看到 K8 再看到Core 2 Duo
可以發現一些事
P4時代..Intel好像企圖不管三七二十一推行自家技術使之成為業界標準 ,如Rambus, 指令集(好像認為x86 x87太古老), 把圖拉丁停產, 認為64位元的時代還早..等
Intel有點老大心態,推出東西then 要消費者用就對了... 結果大家不給面子 Rambus慘敗,後來的Prescott在沒有最佳化的環境下只有笑能...

好文章
感謝版兄,
看你的文章也讓我學到不少東西

另外,請問一下版兄您會上BBS嗎?
telnet.ptt.cc(pcman)/bbs.ptt.cc(kkman) (這不是廣告文)
在hardware硬體版裡面
有位oijkue 所寫的文章
裡面也花了不少篇幅來探討netbrustd的架構與它的成敗問題
另外裡面也引用了當時的一些intel的簡報
跟現在相比
有些論點現在看來真的是很可笑

有空您也可以研究一下
應該會有互相補強的地方的

最後仍然要謝謝你啦
感恩吶!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43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