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主機板倒置機殼疑問 保銳 CS-718機殼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681835)

XerXes 2006-12-26 11:42 PM



小弟用的是SilverStone TJ06,內部配置應該是差不多的,電源供應器是SilverStone的600W模組化電源供應器,主機板是ASUS P5W64 WS Professional,以下是我的一點心得。

●配線:因為用模組化電源供應器,所以電源配線還蠻簡單的,唯一要多加的就是4pin的ATX電源延長線,因為大部分的主機板這個接頭都在右上角,裝在機殼裡剛好是在最下面,至於其他的接線只能說P5W64這張主機板跟這個機殼蠻搭的,不論是風扇、軟硬碟跟其它排線的接頭,都可以整理得不錯,很多排線可以走主機板背後,主機板底板跟機殼側板還有一些空間。

●擴充:主機板倒置我覺得最大的好處是擴充卡的散熱設備是放在上面的,就如我那張7900GTX,另外這個機殼的硬碟櫃可以裝六個,但是強烈建議不要裝滿,會嚴重影響散熱,我是建議隔著放三個或者是用薄型硬碟,避免堵到熱空氣的流動,還有就是由於最重的電源供應器跟硬碟都在機殼上方,所以重心會比較高,搬的時候要小心。

●散熱:由於TJ06有導風罩,所以基本上這個機殼散熱分成兩區,下面的導風罩區是由前後各一個12cm的風扇負責,散熱效果非常好,問題是用導風罩CPU就不能用太大的散熱器,原廠有一個搭配的CPU散熱器,不過我沒用過,而且以我的主機板為例,導風罩剛好跨過北橋,不過導熱管的效果沒有因為主機板倒置而差太多就是,而機殼上方的散熱,說穿了就是由一個前8cm風扇跟後上方的電源供應器風扇散熱,中間只有7900GTX的散熱器能幫點忙排排熱氣,整體效果其實並不會太差,只要硬碟櫃不要裝太滿,不過這樣還有幾個缺點,一者就是電源供應器的負擔比較大,很明顯從電源供應器出來的風比較熱一點,一者是最上方的大5設備比較熱,我最上面放兩台光碟機�***子用完拿出來的確比較熱一點,所以我在等SilverStone會不會出大5用的硬碟櫃,我會把風扇用向外排的方式幫助機殼散熱,也減輕電源供應器風扇的負擔。

基本上我自己的規劃是將來機殼硬碟櫃只裝三顆硬碟,一顆裝系統兩顆RAID0作暫存,另外用大5的硬碟櫃裝四顆硬碟作RAID5,其它就不太想動了,請參考 :D

00Fa 2006-12-27 01:31 PM

8cm.....
 
禮拜四訂貨 禮拜五轉帳 禮拜一送來我不在 昨天(禮拜二)收到了
拆開來看了一下 送的喇叭比我想像中還要大顆
有前面板鑰使跟一盒配件 兩個12CM風扇 導風罩
但沒附8CM風扇= =
不知道是PCHOME本來就沒附8CM風扇 還是我的沒附>_< :cry:

這幾期大樂透一直摃龜阿 害我把原本就很緊繃的吃肉預算 拿去買樂透了 :laugh:
看來吃肉計劃要延後一個月了 :cry:

duron12 2006-12-28 11:22 PM

保銳 CS-718沒訂到
不過訂$2190的采石終結者倒是第二天就到了
目前最煩惱的就是硬碟的溫度了
我上了六顆硬碟
雖然另外用束線在下方綁了一顆12cm風扇
不過六顆硬碟還是都在40~45度之間
哎.....現在就這麼熱
那夏天可怎麼辦啊

znew1219 2006-12-31 01:22 PM

引用:
作者duron12
保銳 CS-718沒訂到
不過訂$2190的采石終結者倒是第二天就到了
目前最煩惱的就是硬碟的溫度了
我上了六顆硬碟
雖然另外用束線在下方綁了一顆12cm風扇
不過六顆硬碟還是都在40~45度之間
哎.....現在就這麼熱
那夏天可怎麼辦啊


六顆發熱量不小ㄟ
放在那散熱不佳的地方不太保險
尤其這幾天還滿冷的

這幾天用的結果
首先遇到的問題是面板黏磁鐵的膠脆化了(庫存太久@@)
第一次打開來就磁鐵就脫落
自己重黏上去(黏的不太完美><)

MB 作倒置設計
但機殼下方空間不太夠
安裝MB與散熱器礙手礙腳的

快拆與免螺絲設計還不錯
安裝時先測了一下風扇架上的三顆風扇
發覺8 公分風扇有點吵, 蓋過其他兩顆12 公分的聲音
(SANYO 109R0812H4D01 降7V
SANYO 9GH1212M403 降5V)
把8公分風扇架拆掉(正好覺得它有點難用, 拆掉也好)
感覺安靜一些
還是比12 公分風扇吵
所以12 公分風扇架就沒有拆掉的必要
(比8公分風扇架好用, 拆掉就不能安裝風罩)

再來就是設計最失敗的硬碟架
沒有風扇主動將熱量帶走
也沒有良好的對流
還跟發熱量不小的POWER 送作堆~,~

機殼左側版的空間也不太夠
硬碟排線與電源線容易卡到, 對硬碟也不好
(第一次安裝就造成硬碟運作怪怪的, 而且老是變成PIO MODE><)
要將ATX 電源線與其他電源線藏到左側版也是卡卡的
機殼與電源接頭之間的振動也會產生噪音

此機殼設計若做到以下兩點應該會更完美
1. 加大機殼寬度(W): 增加左右側版的空間, 便於硬碟的安裝與整線, 也能安裝更高大的CPU 散熱器
2. 硬碟架從直放改成一般的橫放(像聯力的設計), 並再後方加一個出風口與風扇(這樣的設計也許還是不夠好, 可放置硬碟的數量也許會減少, 主要散熱應該會好一些)

znew1219 2007-03-05 09:45 PM

剛剛把RAM 加到2G(再加一條創見1G UCC 649)
順便把線整理一下
大致只能這樣了
光碟機後面那一小堆線沒輒
看來只有等POWER 換模組化


foxtm 2007-03-06 11:15 AM

引用:
作者ExtremeTech
不是啥改良

導熱管分兩種

溝槽導熱管
粉末導熱管

要用哪一種就看廠商預算
價格是差蠻遠的


應該不止..參考..
http://tech.digitimes.com.tw/print....8257213005B692F
引用:
作者電子時報
接著是毛細結構,事實上熱導管的主要類型區分也在毛細結構,現階段常見的毛細結構有溝槽式、網目式、纖維式、燒結式,其中又以燒結式為最佳,燒結式無論熱導管以何種方位角度放置都可無礙地進行毛細回流,其他的毛細結構則多少仍有導管方位、角度的限制,對行動用產品而言格外重視這項特性。此外,不同的管材也要搭配不同的毛細結構作法,有些管材不能使用燒結方式來實現毛細結構。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20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