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影片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7)
-   -   金馬入圍名單揭曉~!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665260)

ape2047 2006-10-24 04:49 PM

吳清源<<<此片有上映過嗎???
還是會發dvd???
什麼消息都沒有~只知是張震演的~然後就入圍~~

感覺很莫名~~~有人能告訴我要怎樣才能看到此片呢????

ape2047 2006-10-24 04:52 PM

狗咬狗~我覺得陳冠希也應該入圍~~~

Jummie 2006-10-24 05:10 PM

引用:
作者ape2047
吳清源<<<此片有上映過嗎???
還是會發dvd???
什麼消息都沒有~只知是張震演的~然後就入圍~~

感覺很莫名~~~有人能告訴我要怎樣才能看到此片呢????


才剛完成。前陣子消息還算多,
大概在《最好的時光 (Three Times, 2005)》上映前後,
後來還陸陸續續有電影製作的消息。

joetliu 2006-10-24 06:09 PM

一堆沒聽過的電影獲得提名,
我承認,我對國片其實已經沒啥興趣,
從入圍名單來看,也證實了這點。

「我」不是看國片的觀眾,
但是「我」算不算一般觀眾的某種代表呢?
要把「我」拉回電影院看國片,
好像拍片相關的產業人士,都應該更留意「我」吧!

希望台灣多拍些好看的商業片吧,
有了票房,才有可能振作,
當根本已經沒有「工業」可言的時候,
我覺得金馬獎其實荒謬又反諷。

mm13 2006-10-24 09:36 PM

金馬主旨定位.充分表現出台灣旺盛的[靈活]與[多元].
今年怎不乾脆以票房定高下算了~
既要商業利益.又要抱藝術大腿.
很難不引大眾不冷嘲熱諷.
難道這是宣傳的茅招嗎?

要有建設性提案.我倒有些建議:
發放100萬張免費電影票.全編上流水號.
哪個電影回籠票多算是普選票.一般販售電影票作選舉人票.
如美國總統選舉般加計總分.勝者為王!
比奧斯卡會員投票制更全面.大眾都可當評審.
這不就大家有牛肉嘛~

反正電影院也有一定放映期.送票也可拖一拉一.多少吸引人賺點錢.
放映國片影院多些人氣受注目.開個餐飲店.還能多賣些爆米花可樂飲食其他附加商品.
電影放映.一人看.一百人看.也是一樣電費.一樣員工薪水.
先拉人來.然後才有錢來~
施行全民看電影政策!憑身分證健保卡悠遊卡都行.
銷售用手機都可買門票.後續電信收費.錢都賺的大眾不知不覺.
如同網路開放免費加入會員般.要從後續商品****賺錢嘛~

好啦~~以上也是冷嘲熱諷啦~~

http://www.goldenhorse.org.tw/gh_main/gh-4.aspx

(取消報名)的[泥鰍也是魚][伊莎貝拉][我不是女生][第601個電話]這四部電影很詭異.
都有[中]資介入.取消受政治力影響?
[六號出口]有[韓]資.可能是宣傳上另有考量.或沖片不及.
[插天山之歌]就是純台灣片了.難不成製作公司與這次評審中哪位有裙帶關係而避嫌嗎!?

彭浩翔的[伊莎貝拉]真的很可惜...梁洛施很有機會摘女配角的啊!

emma0420 2006-10-25 12:16 AM

引用:
作者ape2047
吳清源<<<此片有上映過嗎???
還是會發dvd???
什麼消息都沒有~只知是張震演的~然後就入圍~~

感覺很莫名~~~有人能告訴我要怎樣才能看到此片呢????


這部是田壯壯的新片
(這位導演就是導<藍風箏>,評價非常好,卻觸到大陸文革地雷,被禁導10年)
中間發生資金的問題,一直到最近找到增資才完成
(看到田壯壯的近照嚇了一大跳,爆瘦成紙片人)

剛剛完成即獲邀參加紐約影展和羅馬影展
影片評價很好
在紐約影展時,就有很多影評人和報紙給張震的演出打了高分
正式上映可能性不大(大陸能不能上也未知),台灣方面DVD有無也是未知數
還是直接去金馬入圍影展看吧

emma0420 2006-10-25 12:42 AM

今天看到蕃薯藤一篇新聞,覺得頗有感觸,轉po過來
-----------------------------------
藝術片不該鼓勵? 蔡明亮背原罪
張士達/特稿 2006-10-24 04:00

向來備受爭議的蔡明亮,不管入不入圍,得不得獎,都是討論焦點。過去蔡明亮的電影反應兩極,入圍沒有得獎是很常見的狀況,今年卻意外地於金馬入圍名單中,在影片、導演項目都落馬。金馬獎當然不必一定要肯定蔡明亮,但是若是天真地將鼓勵方向簡化為商業與藝術二選一的邏輯,也未必能讓國片拍出更多能讓普羅大眾感動的作品。



國片自從新電影時期以來,由於侯孝賢、蔡明亮等人頻在國外獲獎,台灣本地電影市場卻逐年萎縮,創作導演們從此就揹上了背離觀眾拖垮票房的「原罪」。然而一個健全的電影環境,原本就應該是商業與藝術電影同時並行發展的;好萊塢的創意與人才,許多也是由豐沛的獨立製片尋求養分,兩者互為良******。每個導演各有自己適合發展的方向,有人擅長商業大片,有人適合藝術創新,台灣的商業電影消失了,卻只怪創作導演們盡拍觀眾看不懂的影片,其實是很奇怪的邏輯。

如此的謬誤持續了十幾年,到如今仍在上演。蔡明亮的「黑眼圈」儘管在國外備受好評,卻被金馬評審認為太過沉溺個人風格,在當前電影市場中不應被鼓勵,因而在過去入圍常勝的影片、導演項目都缺席。矛盾的是,近幾年來蔡明亮的「不散」、「天邊一朵雲」等片,都是國片年度票房常勝軍,如今卻被認為無法「讓大家都能感動」。蔡明亮當然不是一定得受到肯定,但是如果以為不去鼓勵蔡氏的創作路線,就能相對讓台灣的主流電影起死回生,這樣的評審方向若真想救得了國片,可能仍是緣木求魚
http://news.yam.com/chinatimes/ente...1024472680.html
------------------------------
原本一個正常市場就應該是商業與藝術電影同時並行發展
現在商業電影自己積弱不振
卻反而去怪還在堅持拍片的藝術電影導演?
要求他們也要拍商業片?
導演也有各自擅長的領域,叫王建民去打籃球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在以前還有電影工業時,新電影導演們(侯孝賢.楊德昌..等)也被罵說拖垮市場
佔總市場僅5%的新電影,說他拖垮,倒不如去看看那95%商業片在幹嘛

kyo4890x115 2006-10-25 01:45 AM

引用:
作者PromLin
不曉得金馬評審為什麼推崇"如果愛"?
這部可說是我生平看過最難看、歌最難聽的歌舞片,
我看了十分鐘, 就被片中噁心粗俗的合唱曲搞得受不了,
直想要拿來當飛盤射掉!

敢推崇這種爛片的影評人, 我通通都列入黑名單! :jolin:


+1 票...昨天看到如果愛入圍12項大獎時...我也笑到快哭了! :cry:

跟某位女性友人聊到說...我和我朋友進戲院看完都是一頭霧水,

一直在想說...如果愛? 愛到底在哪裡? (先把難聽的音樂忘掉)

還被她說我們不懂女性的心理~囧~天啊! 這部鳥電影...哪裡看的到愛了...

2sogi 2006-10-25 02:33 AM

只看過"瘋狂的石頭"和"霍元甲"和"如果,愛"
"瘋狂的石頭"通體舒暢,滿分
"如果,愛" 天啊!這是什麼垃圾<---忍耐看完的第一個感覺

vertigo 2006-10-25 09:41 AM

其實我覺得各地區的拍片類型及水平不一,又是各地區儘量至少有1片的模式.混著比很無趣.
所謂的大陸片也才報名的那不成比例的幾部...

不過雖然垢病很多,但也最好是繼續存在啦.要不然我比較喜歡的金馬國際觀摩片會跟著不見..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47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