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請教歌唱達人們 : 如何學會唱歌?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626598)
|
---|
引用:
這也要方法對才有用啊 方法不對,靠蠻力很傷喉嚨的 |
引用:
那他們的小孩一定常被打囉? :laugh: |
練唱.. :)
挑幾首喜歡的歌,聽他個幾次.....有點熟悉旋律時,進而開始跟著唱 邊唱邊揣摩原唱歌手的唱腔(這時要跟著調整適合個人的KEY) 慢慢的,就會熟悉該條歌曲的演唱技巧! 這方法屢試不爽,上KTV唱歌...還沒丟臉過! :laugh: |
唱歌要有天分的
若沒有天分,那就要慎選適合自己"唱"的歌,千萬不要挑自己喜歡"聽"的歌 例如 周杰倫的歌儘量避免,他本人唱就已經不能聽了,你又去唱只是更丟臉罷了 這是真實案例,那時同學唱到一半,所有人已經忍不住,哄堂大笑然後被強制切歌。他滿臉尷尬。 後來不小心在電視看到MTV......原來我同學已經唱的有原唱九成的功力了......Orz 實是非戰之罪阿! |
引用:
同意+1 自己適合唱的才是王道....不過天份真的很重要 小弟我一手歌聽個兩三遍就可以大概抓到旋律跟唱法 有人可以聽了一個多月....結果唱出來還是在念....我都會很輕鬆的跟他說.. 你還是別唱了吧 :laugh: |
引用:
要練唱歌一定要先找出自己適合的共鳴點, 這樣才能找出屬於自己的音域。 之後再就此領域多練習,練習到能多運用丹田出力少運用喉音。 這樣就一般人眼中,就算是很會唱歌的人了。 |
其實要唱好歌,以一般非專業的領域來說
丹田,音色,共鳴,甚至如何詮釋,情感........ 以上這些都屬於專業領域了,不適合非專業的人練習 唱歌要好聽最基本的其實就是"音準",就是不要走音啦! 一但發生走音現象,不管你音色再好,抖音再自然,詮釋再深刻,都一樣不能聽 :jolin: 等到你音準掌握很好時,再去練習音色,最後再去練丹田,練你的氣...... 樓主既然都說唱歌很"平",就表示你唱歌時是沒有高低音準的 建議你可以在初期時,試著一邊唱歌一邊聽自己的聲音,甚至用手塞住耳朵也行 (最好是用旋律簡單的兒歌練習,現在的流行歌本來就像在唸歌仔) 自己聽自己的音準不準確,有沒有走音,不然就自己錄下來 再更精準一些,就跟著樂器一個音一個音去練DoReMi,用"啊"的嘴形去練就好 不要咬字.......等你能把音階七個音都唱準,且能上上下運行自如不走音時 放心吧!此時你已經可以不走音把歌唱很好了 別去相信電視上的影歌星說什麼氣運丹田,那是聲樂學習者在強調的 聽那些影歌星唱歌,他們知道什麼是丹田才有鬼咧! 一聽就知道他們的聲音與丹田絕對無關 :flash: 他們不過是姑妄聽之的言論而已...... 總之,先練音準,不走音你唱歌就已經好聽了一大半啦! 音準了再考慮音色,最後為了練氣,唱歌時不會喘,不用一直大口換氣 才要去練丹田...... 以上,是非專業領域的練習法 聲樂的領域,則是要先練丹田,練氣的長度與肺活量 因為能練聲樂的人,最最基本的音準應該都已經不是問題了 |
引用:
忍不住要說 您真內行!!!!!! 難得可以看到的專業知識 拍拍手 |
引用:
不好意思 :shy: 這只不過剛好是我的專業 我是主修聲樂畢業的,大半青春都在唱歌 以前曾經把一個完全沒有音感(可以說是音癡)的學生 花了一年半,把他訓練到考進華岡藝校,以聲樂當主修 :laugh: 我當時的步驟就是如此 |
引用:
其實不是這樣說喔~~~~~ 很多人都誤以為飆高音是厲害的,是強的,是有技巧的,是身體好的 其實不是這樣 :flash: 每個人的聲帶都略有不同,這就是每個人說話聲音不同的道理 同樣唱歌也是,有人天生聲音高,也有人聲音低 像我是天生的女高音,唱歌聲音就是只能高不能低,我的低音是虛的散的 但我講話聲音不嗲,也不算音域高。 我一個同學天生講話聲音很高,但他唱歌是天生的女中音(或稱女低音) 他高音會尖掉,但是中低音域又很寬廣渾厚,老師當他是寶 只因為市面上女低音太少 :ase 男生也是一樣,都是男高音的天下,只因為男高音好練 所以不是飆高音厲害,大多數人不能飆高音只是因為都慣用喉嚨發聲 喉嚨發生任誰也無法飆高音,除非是唱歌仔戲的演員 以前我學過段時間的歌仔戲後來放棄,就是因為我實在不習慣用喉嚨飆高音 唱完嗓子都啞了,怪不得歌仔戲演員講話聲音都破破的 飆高音沒啥了不起,要聲音高卻清亮不尖銳,聲音低而寬廣渾厚不虛散 才是最好聽的聲音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00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