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音效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6)
- - 建議有那些耳機/耳塞覺得好聽及值得收藏.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587194)
|
|---|
Audio Technica ATH-EW9NR web 限定版
發售日期:2004.08.26 價格:21,000 yen, 我其中一支不喜愛的耳機, 因為我未買它已斷貨, 真是@#%#@!!, 使用與ATH-W10LTD同級的材料包括北海道産之淺田櫻木心材製成, 相信音色亦帶有癖性, 聽女聲亦不錯(我估!!!!), 比起一般EW9, 這支木面沒有進行任何索色工序, 更給人一種自然的感覺........... 至於其他資料, 由擁有的大大們自己說吧. |
Sennheiser MX500.......... 從中國大陸的熱賣, 水貨, 假貨四處充斥的現象, 可見這是深海爾其中一支最成功的耳塞. 舒適輕型的設計, 方便了隨身聽一族收聽Walkman或Mp3機………
音色方面保留了高頻及低音清脆的一貫深海風格, 音質的重現能力亦是打電玩好選擇. ![]() 這也是一副我對他既愛且恨的耳機…., 在耐用度上, 有不錯的表現, 機線尤甚, 記得家中的破壞王多次令我把耳塞扯倒, 也沒有出現故障的情況, 這方面肯定比Sony的優勝, 收聽像蔡琴這類女聲方面也有不錯的表現… 但在重低音下, 似乎就真的有點力不從心的感覺, 配合X-fi的Mixer收聽時, 每當Bass調教在一定的度數時, 總有明顯的”突” ”突” ”突”聲音, 真是有點不是味兒…. Feature: Wide dynamic range Excellent bass response Dual-sided highly conductive OFC copper cable Can be connected directly to personal stereos, CD players, DAT recorders and hi-fi systems Additional volume control Blue metallic appearance 無論如何, MX500擁有不錯的C/P ratio, 起碼我購買後也沒有後悔的感覺(又或許我的不能作準….), 但據聞MX550已漸漸取它的位置, 相信不久又步上MX-5的後塵….. |
再來相信是很多大大心目中的耳機之王…………………………………………此際不少大大推薦的……
![]() MDR-R10是SONY公司於1988年推出的頂級耳機, 至2003年宣佈停產前後經歷約16年之久, 當時標價360000日元(真正的天價耳機). 但實際購買價格大概是台幣 80,000 左右. 約合日幣不到 280,000, 港幣21,000左右. 為當時市售最昂貴的動圈式耳機, R10的首創在振膜單元採用了天然生物纖維脫水壓縮而成(醋酸桿菌中提煉的東西~但亦有說是醋酸桿菌之類的震膜而並非植物, 韓國三星頂級耳塞EP_350B也採用類似的生物纖維振膜材料………….同期獲得讚賞的還有 鑽石震膜,最早是JVC開發出來的科技……直接把鑽石打磨成薄片蒸鍍於震膜上),這種震有著重量輕,堅硬,反應度快,高頻延伸,諧振小,還原聲音時音色清晰自然的優點. 規格 : 頻響 20∼20kHz, 靈敏度 100dB/mW, 功率 1000mW, 阻抗 40Ω, 重量 400g, 單元 φ50mm 生物纖維震膜, 連線 雙側6N LC-OFC, 質量:400克 (參考網一) 當初首看R10的圖片, 並不是耳機本尊而是一個相當大的皮箱(幻想是007的工具箱,最好有邦女郎那種), 附有一本相當厚的說明書. 盡顯專業氣派. 耳罩外殼採用超過200年的日本原木製造,可謂匠心獨運, 可能運用了不錯的力學原理配合耳罩材質極為輕柔, 兩耳筒的夾力很小,使受力非常均雲, 佩帶起來比外觀看來感到輕盈…….. 耳機線採用6N-LC-0FC-Y型左右輸入,雙層包裹線皮, 外層好像是真絲。插頭內層鍍銠,外層鍍了24K純金。原木外殼傾斜面其實是一個聲音的反射的設計, 加上獨特的防震設計使外界的震動和耳機的發聲不能互相扞擾達到更純淨的聲音. 在音色方面 Sony MDR- R10 的聲音像是hi-end喇叭耐聽而"透明"," 清晰的" 和 "開闊的", 沒有或很少音染, 僅僅是最用堅固和真實聲音來呈現出音樂的頂級鑑賞耳機。 R10 本身擁有音場很寬的特性,聲場和定位聲場的寬度較它的高度似乎更寬闊, 全無密閉式耳機的有限空間感, 增加了聲音的層次感, 比許多開放式耳機還好, 使你有如置身寬大銀幕前般………. 高頻: 優美的高音卻不損絲毫細節, 透明清澈, 令人不疲倦……… 中頻: 完全完整中頻沒有不均衡的感覺, 為耳機少見, "臨場感"度高, 誘人高傳真和音樂感, 令不少用家愉悅 低音 緊密的低音, 精確並切反應很快亦很穩固。 鑑聽級的保證相信亦是身價所在. 對於 R10, 個人覺得其潛力尚待許多發掘, 参照很多討論區,發現R10耳機的個性絕不適合管機 (膽機) 來做驅動,會使音色偏散、音像焦點失準,簡單講,就是糊. 引述一些網站建議配搭”聲音個性比較強的晶體驅動器,並做增強凝聚力的調音,方可發揮他真正的實力” 最後, 寫這介紹實在有些戰戰兢兢, 雖知這論壇高手雲集, 擁有R10甚至更高級的(大奧???????)亦為數不少, 像我這樣東倒西歪的糊亂成文, 實有班門弄斧之嫌…………………………………………………………………………………………………………………… 参考討論區............. |
引述一篇有關Sennheiser MX500的討論文, 可能亦與其他品牌中低檔耳機有關...........覺得頗有意思.
由於Mass Production的方法能有效控制成本, 若如深海, ATH, Sony一類名廠將一些較低檔次的耳機或耳塞交由"可能"是同一間公司生產也難怪, 而後者亦同時生產一些價錢十分相宜的大陸品牌...... 看完後有以下的想法.... 1.如內容是真的話, 名牌與大陸低價牌子耳塞的質素是否相去這麼遠呢? 因它們可算是同母所出....... 2.如是這樣, 一些附贈耳機的質素可能比一些品牌貨優勝也不足為奇, 因前者有可能在工廠內所排的檔次還要高一些.......而後者則大量花費在包裝宣傳上.. |
![]() 鐵三角ATH-CM7Ti, 一副印象深刻的耳機, 記得上年到日本東京旅行時, 曾詢問團友那種好聽值得購買, 他便用以reflex action連思考也沒有似的速度回答此種耳機; 話說音質清晰及重低音效具迫力, 聽人聲毒性強烈………., 奈何當時那耳機店(池代PARCO附近)缺貨, 唯有只選了支ES5算了…….. 但由此可見CM7Ti的口碑真的不錯, 回來後在網上搜尋到的資料如下….. Specification:- ˙型式:動態式 ˙響應頻率:10Hz∼45000Hz ˙最大承受功率:50mW ˙喇叭:15.5mm,釹鐵硼磁鐵 ˙感度:100dB ˙阻抗:16Ω ˙引線:0.6m OFC導體(U型),3.5mm立體鍍金插頭 ˙重量:9.5g(不含線) ATH-CM7TI外殼採用鈦金屬製作而成, 強磁力釹磁鐵配合5.5mm動圈式耳塞耳機驅動單元, 6μm的doubledome超薄振膜…………..而頻率10~45000Hz更可與大型耳筒媲美. 據說此耳機買後要run-in一段時間才可達到高質的享受, 未run開前高,中,低頻會有輕微衝突不互相恊調的感覺, 但經過30多個鐘的運作後應會有明顯的改善多一點平衡感云云...........(不知與擁有大大們的經驗是否相同?????), 但CM7Ti的隔音能力相仍有改善空間. 據說, ATH-CM7TI是ATH最出色的耳塞Flagship, 並為它取得不錯的成績與 Sony E888系列在市場上鬥過難分難解, 但所謂人怕出名豬怕肥……….CM7/Ti也如sennheiser MX500一樣........野來假貨的垂青. 而這些貨除音色差異外, 其餘的仿真度也很高…. 外形的差異 http://easybuylife.bokee.com/3671926.html 包裝的差異................. 鐵盒包裝 本來也很想寫有關ATH-AD2000 vs Grado SR325i的資料詢問, 但據聞Heero大就快有編關於前者的測試大作出爐, 還是不如藏拙好了…………..… |
聽了一圈我還是喜歡OMEGA II ........
|
引用:
說真的,SONY的耳機聲音大多會有一種"SONY味"(很抽象的感覺,不好解釋), E888並不例外,其高音會飄,中頻尚可,低頻被淹沒,解析度OK。 在下不推薦這支耳機,論C/P值,MX500系列勝出;論中高頻、解析度,ATH CM7系列 勝出;論SONY耳塞,MDR-E575特色鮮明,有聽過的應該都知道在下說的什麼。 對於E888的擁護者,在下要說聲抱歉,這隻耳機在下真的不知道有什麼好推薦的。 言論過激之處,還望海涵。 |
引用:
這支其實我也想聽,能令這麼多大大醉倒, 可否介紹一下....................................................................................................................但按照Omega與Omega2的生產時間差距推算, 不知Stax 會否推出Omega 3及T2 一類headamp..的產品. |
Grado 325i – Grado因應50週年紀念生產的SR325的改良版, 除外殼由銀鋁改為金色外, Driver也修改了, 好像是令高, 中, 低頻的控制更好吧!!!!!!亦有雜誌, 網站給予5粒星評分……為甚麼這個年頭這麼多限量版/紀念版推出...............................其實真要為自己錢袋紀念一下才真.
Features: Vented diaphragm Aluminum air chamber UHPLC copper voice coil wire UHPLC copper connecting cord Tranducer type dynamic Operating principle open air Frequency response 18-24khz SPL 1mV 98 Normal impedance 32ohms Driver matched db .05 一支初次配戴你會可能憎惡它, 覺得支架構造過於簡單(由其用料可以用’Cheap’來形容, 還有面收那麼貴)…只用一支直徑不到3mm不锈鋼枝加一個不起眼的黑膠扣聯接那個重量級的Driver unit,真担心變形會是遲早事(為何不像HF-1有旋鈕,控制), 包裝除了普通過普通之外, 簡直可用個粗字來形容,……………………..當初購買這支耳機時真不知是如何下定決心的……(莫非是….可能我也是拜金主意者吧.……哈哈!!!)……………….但……………適應後你可能會對它愛不惜手的放開式耳機, 尤其是線材膠皮的質感很有彈性, 如充滿活力的肌膚, 不像一些日系耳機線材, 全無彈性可言, 還很易爆拆添… 從外形來看, 325i的Driver unit由簡單的金色铝管組成, 長度: 約25mm, 管璧內圏直徑為45mm, 採用一塊鉄網將外界隔離, 估計這看似簡單的設計, 郤柔合了不少科技概念…………, 鉄網上那件直徑約16mm的Logo有如reflex lens(遠攝鏡那類)的反射mirror, 不單止可以反射音波, 還可以加長有效距離, 縮短了铝管的長度, 減輕重量(相信對光學有認識也一定知道這個原理), 外界的音訊與振膜所產生的音波以波幅高度約22.5mm(wave的anti-note位置)進入管內, 形成管弦樂一類的管樂高昂音色, 另一個wave亦在Logo牌位聚瞧成note位(因振膜能令兩邊也產生音波)再向耳朵放射出去, 加上振膜的直接輸出, 估計這三股主流音波在人耳鼓膜上結集(focus….另一個Wave的anti-note)及產生共鳴發揮的’化學’作用(所謂的Resonance effect), 但由於三股Wave的產生距離不同而出現時間及相位差……..結果是令到同一音訊出現複製效應…..使立體感強烈起來………………. 但音質與音色的高低…就真的要計算拿握準確…看設計師的功力了…John Grado/Joseph Grado強項………使用密度較高的海棉, 相信是用來吸收那較鬆散的邊緣音訊, 防範不理想反射至主流音頻而達到更清及純的效果………….(這是我的初步觀察, 也是我估!!!!!!), 當然實際的技巧一定很復雜亦超出我想像之外… 配帶這耳機, 第一次的感覺是不好, 不夠舒適, Earphone上的海棉如石頭般硬, 耳朵有粗糙感([怎與其他對手抗衡????], 高低調整構造覺得很簡單, 純粹是金屬與橡膠的磨擦力來維繫, 好處是容易調教, 但亦很易變更, 所以差不多每次配戴也要再來一次, 覺得有些煩.,………..同時用料亦不及一些日本生產商的高級, . 配戴後頭部不便亂動, 否則框架很易移位. 參考圖片 跟來的是慘事發生, ………………………… ………………………… ……………………………………………… ……….. ……….我又中毒了. 使用試聽的歌曲如下, 音卡當然又是那張X-fi直駁耳機 Eax -4.7db, Eq:Jazz. (以英文歌配搭…….可能又與中國歌手的韻味有些不同.) Without you (Mariah Carey) Saving all love for you (Whitney Houston) Unbreak my Heart (II Divo) Don’t know much (Linda Ronstadt &Aaron Neville) ……等 以上的音色不說太多了, 因在其他的討論區的已提及不少, 不想重覆, 但人聲清澈有力, 分音細緻準繩…保持音質溫暖, 有動感(但相信不及L3000)及一貫Grado毒性. 在低音上………………….. 覺得低音非常自然, 音場很廣, 就像在演唱會靜靜坐在後排寧聽一般, 亦像在遼闊草源上引聲高吭般暢快, 無邊無際, 了無拘束般感覺(這點與AD2000有些取向不同), 充滿美式的狂傲特色…(連自己也覺得好像過份跨張了它, 只信一半好了)…….都是不說了.. 雖然, 我那支W5000已經到貨, 但似乎這SR-325i真值得花點時間去仔細啄磨, 還是留待往後才慢慢再聽, 但據聞RS-1i(好像不採用木頭了)版本會稍後推, 希望我能把持得住就好了.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02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