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儲存媒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0)
- - IT界再一宗大型併購 Seagate鯨吞Maxtor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573412)
|
|---|
死雞吃掉鑽石了~~
這應該算是個好消息吧 因為這樣兩家的技術應該可以相輔相成了 |
兩家公司規模有差那麼多嗎?照原始公司股票總值竟然快到9:1
好像是大朋友吃小小朋友。 |
我是沒用s牌
聽大家這樣講 似乎合併應該是好事一樁 |
引用:
恩,Seagate一直都是最大不是嗎? 只是在IDE梭魚系列出現之前都是套裝機比較多,比較熱,效能也比I牌,Q牌差 大約20G開始M牌又出現 (我第一次用M牌是486時期,50MB附近大小的的)..... M牌再出現在市場,效能是不錯,但建達保固實在.... S牌從梭魚開始,似乎跟她的SCSI硬碟有點匹配,不再是大廠商低效能....保固也不錯 I牌是從60GXP/75GXP這些硬碟做濫了,但從水瓶座時代我就是愛用者,現在換H牌也不錯...不要每次都有人用60GXP/75GXP這批做文章,H牌的硬碟我覺得很耐用 W牌.....突然斷電,加上最近用USB-IDE的經驗,算了...雖然捷元保固還可以 |
引用:
你要說的應該是代理商吧? Seagate代理商除了聯強,亞銳士,還有? |
引用:
一、Maxtor 是老廠牌了............... 絕非是啥「20G開始M牌又出現....」。 二、梭魚效能差?第一代梭魚剛出時,效能可是稱霸IDE硬碟了超過半年以上。 (而且也是第一顆 7200rpm Desktop IDE 市售硬碟) 三、WD 硬碟,敝人 12 年前就已經入手一顆,在當時效能也是無人能敵, 包括當時的 Quantum,不幸的是,Quantum 漸漸被神格化, 反而使許多討論變成一言堂(九零網BBS時代就開始神格化了....) |
引用:
這就是所謂的"雞不擇石"嗎 :flash: 解釋:雞不會選擇石頭 :laugh: |
引用:
一語道出我的心聲阿 |
感覺這次這樣的併購絕非好事....
Maxtor的硬碟確實不錯用,技術很成熟,用起來比死雞的要好太多, Maxtor硬碟用起來安靜,穩定,感覺比WD甚至要更好! 現在連Maxtor都走向末日,變成未來的硬碟就剩下三家(三爽的不算一家。) 日後就剩下Hitachi,WD,seagate.....愈來愈少,真的不是好事! |
引用:
這個小弟來補充一下啦 當年梭魚1可是讓ide硬碟踏入7200轉的推手之一 之前ide硬碟都是5400轉(Quantum大腳更是只有4500轉) 小弟印象中是Seagate最先推出7200轉的梭魚試驗品 因為梭魚1代最小容量,小弟印象中是13.6G,之前7200轉的梭魚試驗品容量只有4.3G左右 梭魚這個系列本來是Seagate SCSI生產線的一個系列(Seagate SCSI生產線分成獵豹1萬轉-1萬5000轉,梭魚7200轉跟老鷹系列) 而IDE主要是金牌系列領軍,因為Seagate此舉,才讓當時硬碟廠商出7200轉的產品 而Seagate金牌系列,也轉變成U6系列<-外面包有黑色的橡膠皮,成為5400轉的產品 而Seagate更是率先採用"液態軸承"的廠商 之前都是IDE硬碟都是陶瓷軸承的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32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