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人眼與顯示器的更新率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202918)
|
|---|
引用:
我的年紀已經跟電競無緣了 |
引用:
其實這跟年紀、電競、職業選手無關, 重點在"自己開心"就好 比方說用慢跑是否需要一雙夠好的跑鞋來舉例: 當一個完全不運動的人對著你說買好鞋做啥? 反正怎樣跑都是輸給職業的頂尖紀錄, 你只是跑個半馬是要穿多好?穿哪雙不都浪費而已? 這時候自己有在跑的經驗也很清楚這點, 沒運動的人說的完全沒錯, 既使是最頂級的跑鞋穿在自己身上, 不論怎樣跑依舊遠遠不及那些頂尖選手; 但.. 如果這雙鞋子能在你固定跑的路線跟身體管理狀態下, 能比前一雙能縮短一分鐘的跑程 既使紀錄跟職業或專門的跑者輸了一大截,那又如何? 今天穿這鞋能比昨天的你快一分鐘, 這已經是非常厲害的進步了, 難道不該開心一下嗎? 所以才會說重點在"自己開心"就好<< 人都會老都會退化, 從ureal1代(1997)至今, 都用它當自己測量標準, 論年齡跟反應集中度,個人絕對跟電競選手八竿子打不著, 怎樣努力都跨不進去那個領域; 既使如此能在不影響生活花費的前提下, 就讓自己開心還能比昨天的自己更好, 這筆錢為何不花呢? |
前面忘了一點,提升遊戲張數
除了畫面更流暢、動態解析度更高 還有就是能降低延遲 電腦要處理遊戲內的變化 當然要玩家輸入後才能反應 60fps下每張畫面間隔16ms 輸入延遲就很難小於16ms 你看到敵人瞬間衝出牆後 就已經是延遲16ms才繪製出畫面 你手一抖、點滑鼠開槍 電腦收到訊號又是一個延遲才能反應 如果整個流程改成120fps 那每張畫面間隔就縮成8ms 各方面的反應都會更快更靈敏 各位可以試試把FPS遊戲或者動作遊戲改成30fps 那個操作頓頓的延遲感覺是很難受的 雖然前面網友提到若是連線伺服器的遊戲 受限服務器端的判定速度,有一定上限 但不能因此說玩家設備端的延遲降低就完全沒好處 不過我倒是不知道電競遊戲比賽是怎麼辦的? 總不可能現場一堆電競選手聚集在一起 然後還要連線到海外伺服器才能對戰吧? 以前在學校大家打CS不是都用區網連線了嗎? 所以電競跟線上對戰應該要稍微區分開 |
我開60Hz就覺得完全夠用了...
144Hz體驗過一次覺得不舒服... :flash: :jolin: |
引用:
有點好奇,不舒服的原因是? 理論上更新頻率越高越自然,畫面中物體移動時不容易出現破裂或是殘影。 |
引用:
不知道,感覺畫面太快眼睛反而不舒服, 容易流眼淚。 :jolin: :jolin: |
人眼是很奇妙的
不同的使用場景或是不同人的身上難有共通的體驗 比如有人喜歡高幀率電影,也有人不喜歡 體驗不盡相同 理由也不盡相同 |
引用:
你說的是螢幕輸入延遲 可是實際上輸入延遲也要加上滑鼠跟系統延遲 很多遊戲都證明遊戲 FPS 上百 體感還是感覺得出輸入延遲 都是因為高系統延遲的原因 例如 Dying Light2 如果你的螢幕沒有支援 Free Sync/G-sync 那你的系統延遲至少 50ms 起跳 不然 NVIDIA 也不會在那邊推 Reflex 因為系統延遲跟滑鼠周邊的延遲重要程度完全不亞於螢幕 FPS 系統延遲不夠低,你上百 FPS 基本都是假的,看爽得而已 https://youtu.be/muvToLXJSks 其他例如 Overwatch 1/2 在不支援高更新率的模式下 只跑 60HZ,只靠 FAST SYNC 只要 FPS 超過 120,你就有接近 16.6ms 的系統延遲 當 FPS 達到 180,你的系統延遲就在 10ms 上下 如果開了 Reflex 基本就在 10ms 以下 NVIDIA 這幾年強調的電競都是降低系統延遲 而不是純粹提升螢幕更新率跟顯卡 FPS 因為一旦你的 FPS 超過 120 你再往上提升,就會因為邊際效應的原因 成指數倍降低,還不如換隻滑鼠提升的更多 https://youtu.be/kJDvi1kcvAI |
引用:
那個144Hz是TN的還是IPS? 有沒有插黑? |
引用:
LG 27GR93U IPS 4K 144Hz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53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