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可預期明年2021的Q3、Q4後,以及2023年間AMD VS. Intel 將會趨向白熱化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79184)

wwchen 2020-10-26 12:07 AM

引用:
作者sutl
我覺得SSD控制器應該會先整合進IO Die,目前電腦的瓶頸在這,而且控制器所需要的面積遠比DRAM小。
未來SSD就跟DRAM一樣,模組上只有顆粒。


DRAM 是 "疊" 在 CPU 正上方. 不影響占地面積, 3D 封裝嘛, 目前只有 GG 有法量產.

SSD 又沒多快, 了不起 7GB/ s 等級. 而且控制器還熱的很. 最新的 12nm 工藝也熱.
若是 DRAM 在 SoC 正上方, 不用多, 一顆 2GB 容量大小, 簡直是 L4 cache 有 2GB.

healthfirst. 2020-10-26 12:20 AM

引用:
作者okx
Intel表態已解決7nm工藝技術問題:進展驚人 (https://news.mydrivers.com/1/720/720014.htm)
2020-10-25 08:43:50 出處:快科技 作者:憲瑞

我是覺得明年1月的決定
主要是看10nm進度
如果到那時確定一個月產量能有幾萬片 (看intel標準)
之後還能穩定再提升每個月產量
那CPU外包的可能性就會再降低
14nm都能用快5年
用10nm戰也妥妥的
GPU, FPGA這些應該都會外包

7nm狼來了喊太多次
這個聽聽就好
等東西真的出來再說

healthfirst. 2020-10-26 12:27 AM

引用:
作者Dz6810
網友提醒去查了一下股價,
乖乖不得了,
AMD股價已經快Intel兩倍了,
真是風水輪流轉,
世事變化的好快.

大寫哥如果all in的話
現在應該財務自由了吧 :cool:

sutl 2020-10-26 01:19 AM

引用:
作者wwchen
DRAM 是 "疊" 在 CPU 正上方. 不影響占地面積, 3D 封裝嘛, 目前只有 GG 有法量產.

SSD 又沒多快, 了不起 7GB/ s 等級. 而且控制器還熱的很. 最新的 12nm 工藝也熱.
若是 DRAM 在 SoC 正上方, 不用多, 一顆 2GB 容量大小, 簡直是 L4 cache 有 2GB.

DRAM要疊也應該疊在下面,這樣才不會影響散熱。

不過就如你所說的,只能當L4,主機板上還是要裝記憶體模組,這樣一來從L3架構到L4能提升多少性能?(連HBM到現在還是華而不實的東西)

SSD目前的瓶頸不是頻寬,而是IOPS,這是SSD從SATA換成NVMe卻沒辦法大量縮短載入時間的主因。

目前PS5好像是用GPU來加速運算載入,以後可以考慮在IOD上設計專門控制器,最終極的解決辦法就是IOD直接存取顆粒。

wwchen 2020-10-26 05:04 AM

1個附加檔案
引用:
作者sutl
DRAM要疊也應該疊在下面,這樣才不會影響散熱。
不過就如你所說的,只能當L4,主機板上還是要裝記憶體模組,這樣一來從L3架構到L4能提升多少性能?(連HBM到現在還是華而不實的東西)
SSD目前的瓶頸不是頻寬,而是IOPS,這是SSD從SATA換成NVMe卻沒辦法大量縮短載入時間的主因。
目前PS5好像是用GPU來加速運算載入,以後可以考慮在IOD上設計專門控制器,最終極的解決辦法就是IOD直接存取顆粒。

哈哈哈.......你的下方是我講的上方.

成品覆晶, 的確是位於下方. 但, 習慣晶圓, 它的正面在製程中是朝上的.
DRAM 要透過 TSV mount 上 CPU, 就在它上方嘍. 隨後和 interposer 結合,
dice 反倒是朝下. 請參照下圖:

SSD 的 IOPS 要強, 控制器就要強. 用 GPU 直取, 這是用牛的刀在秀身手.
很可惜, 為了 cost, 還有比較細漢. 控制器只能撿人場散光的工藝. 目前是 12nm.

>連HBM到現在還是華而不實的東西
是封裝技術到位了, 但 DRAM 產業一樣沒很爭氣, 耗電產熱高. 去年是 GG 叫陣
DRAM 要自己來. 今年是 NV 黃 sir 搖頭說難孝孤.
無論如何, 即便是少少的 2GB 在 CPU "下方" 直聯, 性能將大突破.
2GB 是我舉的例子. 若 4層堆疊, 就是 8GB 嘍! 這樣大多數人是夠用的.
目前產業能力到此, 有加速的方式, 能上就上吧!

HHeLiBeBCNOFNe 2020-10-26 09:46 AM

把SSD控制器內建在晶片組上是個不智的作法,
原本PCIe x4介面的十幾條線要暴增到近百條線(由通道數決定),
就別說各flash顆粒廠有不同的協議,你要控制器內建在晶片組上,
就必須要提出個共用標準來,不然根本免談...

至於控制器內建於晶片組上的優勢,主要還是延遲與頻寬,
現階段SSD跑的效能(主要還是看4K存取)會拉不高,
主要還是上面網友提到的IOPS拉不高,
其主因還是因為flash顆粒的限制,而不是主控方面的問題...
所以把主控內建在晶片組內並不能完全解決SSD效能跑不高...
頂多降了點存取延遲...

aya0091 2020-10-26 08:29 PM

台積電量產第六代CoWoS晶圓封裝:CPU可集成192GB內存
https://news.mydrivers.com/1/720/720232.htm

據媒體報導,作為全球一號代工廠,台積電已經開始大規模量產第六代CoWoS晶圓級芯片封裝技術,集成度大大提高。

我們知道,如今的高端半導體芯片越來越複雜,傳統的封裝技術已經無法滿足,Intel、台積電、三星等紛紛研發了各種2.5D、3D封裝技術,將不同IP模塊以不同方式,整合封裝在一顆芯片內,從而減低製造難度和成本。

CoWoS的全稱為Chip-on-Wafer-on-Substrate,是一種將芯片、基底都封裝在一起的技術,並且是在晶圓層級上進行,目前只有台積電掌握,技術細節屬於商業機密。

它屬於2.5D封裝技術,常用於HBM高帶寬內存的整合封裝,比如AMD Radeon VII遊戲卡、NVIDIA V100計算卡都屬於此類。

.
CoWoS封裝結構簡圖

.
Radeon VII集成封裝了四顆HBM

台積電當然也不會披露第六代CoWoS的細節,只是說可以在單個封裝內,集成多達12顆HBM內存。

最新的HBM2E已經可以做到單顆容量16GB,12顆封裝在一起那就是海量的192GB!

不知道哦什麼樣的芯片需要這麼大的整合內存……

wwchen 2020-10-27 10:28 AM

引用:
作者aya0091
台積電量產第六代CoWoS晶圓封裝:CPU可集成192GB內存
..........
台積電當然也不會披露第六代CoWoS的細節,只是說可以在單個封裝內,集成多達12顆HBM內存。
最新的HBM2E已經可以做到單顆容量16GB,12顆封裝在一起那就是海量的192GB!
不知道哦什麼樣的芯片需要這麼大的整合內存……...


實務上, 還是卡在 DRAM 的功耗 產熱, 這卡要推出消費級的, 得等 1 beta nm 工藝
的 DRAM 產出. 加油嘍!

上述講的是 2.5D 封裝, 除了 cost 考量外, DRAM 的熱功耗是問題.

192GB 動態記憶體會海量!? 這讓我想起 PC 上插 16"MB" 就很屌的年代!
若回憶更早, 16kB 已經在同儕間走路外八加搖晃, 朋友紛紛過來"朝聖".


十倍速, 十倍容量時代!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17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