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程式設計師跟機構工程師?可以類比?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63056)
|
|---|
引用:
+1 跟設計其實很像。 :think: |
Apple的東西是一面最好的產業鏡子: 看起來很簡單(外觀), 裡面每個細節都是講究出來的
這些都是要靠正規軍作戰方式, 無法以出奇招、打游擊的方式來達成的等級 引用:
|
引用:
以前接過Apple的案子,雖然是當NPI不是當RD (Apple的設計都自己做),但是就出2D圖而言, 真的很羨慕他們能夠那樣子標尺寸,很多都是我覺得該做,但是在臺灣現實環境無法實現的做法。 例如我標尺寸只要標了幾何公差,通常就會被公幹,認為我是在找麻煩,但有些尺寸你就是需要有幾何公差, 才能確實掌握真正的組裝配合情形;剛開始我還會想溝通,到後來也心灰意冷,跟著擺爛了 :( |
GD&T也得一整套的用, 只要中間環節沒能控制就大打折扣甚至失效
個人覺得台灣製造業可憐是其來有自, 怨不得他人... 在業界即便學到一身武功, 最好的出路通常也不是去更好的公司, 而是用學到的觀念及經驗, 去別的產業甚至創業發光發熱 引用:
|
引用:
很多長官都是 "假敖",一副我是長官我說的話就是真理。 設計跟驗證單位不想找自己麻煩,反正長官說了算,久而久之就是劣幣逐良幣。 正所謂官大學問大,只要學會捧就可以在職場上順風順水。 |
引用:
Apple TV 外觀上看不出側面是斜的, 感覺好像很難做, 可能要跑滑塊; 因為側面是亮面, 不需要跑滑塊; 也不需要太大的拔模角就可以脫模了 |
Apple TV沒研究, 不過第一代shuffle的分模線是做在四個直角邊, 四面跑滑塊做出來的
引用:
|
引用:
沒看過實際成品, 但看拆解照片, 它只有兩面有開孔, 只需要那兩面跑滑塊, 應該不需要做到四面滑塊 |
引用:
建議您可以多想一下跑滑塊會有什麼問題? 對外觀有什麼影響? 無離模斜度的亮面要脫模, 有哪些條件要先達成? 對模具耐用與生產影響程度? 內有卡勾, 要跑斜銷, 澆道如何設計才能降低對外觀的影響? 在四週亮面的情況下, 殼還是有窗口, 滑塊靠破如何設計? 模具成本增加多少? Apple的機構設計對大部份ME來說是又愛又恨 愛的是他們的巧思、開發資源 恨的是這些巧思和開發資源不存在自己工作的環境 :laugh: 老前輩都還要苦惱於標公差這件爛事上 射出廠也只找容易做的, 是要怎麼進步? 市場殺成紅海不就是大家都會做, 採購當然就是比誰便宜啊! 講都講要創新, 談到花錢花時間, 結果都是工程師在爆肝 :cry: |
引用:
當然知道跑滑塊對外觀會有什麼影響; 所以我前面回文已經說了, 盒子側面無咬花, 很小的拔模角就可以脫模了, 而且也不會讓你看出側面是斜的(好像無拔模角) 以前畫過一個約100mm長的桶狀零件, 外觀無咬花, 開模時單邊拔模約只做0.1mm, 你看得出來嗎?(死阿本仔認為要用0.5度拔模角)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19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