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桃園藻礁 - 非常珍貴的生態多樣性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53023)
|
---|
引用:
你捅到核心了~ 我記得以前有一個20多分鐘的影片叫做過度生產. 此外那個影片後有延伸, 政府的作用.. 最有作用的種類還有細分, 仔細看會很驚訝. 因為我們從小就被灌輸相反的觀念, 但如果拋棄意識形態為主, 純粹看統計.. 共產. .. 不能多說了. |
引用:
核能從來不是主力,主力都是火力 就算核四蓋下去,其占比也不會讓核能變成主力 http://technews.tw/2017/03/07/taiwan-energy-2016/ |
引用:
那篇文章我們也閱讀多遍。 兩個關鍵。 1. 淤沙本來對任何礁體不利。而目前的淤沙,是之前興建的堤防所產生的突堤效應發揮的生態影響。如果天然氣接受站建下去,其『突堤效應』約5-20公里,觀新那邊在5到10年後,也會受到極大影響,大潭消失後,新塘也極高可能滅絕。 2. 我在前面舉的澳洲大堡礁的例子,他們不可能因為有2300公里礁群,就同意建商去蓋個1公里的港口。生態是一個體系,無法這樣切割的。目前僅有台灣的政府(包前之前的馬政府與現在的蔡政府)與部份學者認為可以切割。 謝謝您的問題。 |
引用:
謝謝您的回答. 我相信任何建設一定會造成生態的影響. 但我是反核的.這次的興建的數據和分析,感覺政府也是有備而來. 至少公頃數由23x 縮小至23 . 並外推至藻礁外. 會選大潭很大的原因那裡的基礎設備很完善了 與深澳燃煤電廠比起來,我外行人看起來反而覺得比較好. 希望也祝福最終結果是另選更適合的場地. |
引用:
現代一個普通人的生活品質都比古早時代的國王好 這些都架構在過度生產的基礎上 不然那輪的到咱們這種草民用 主要是一但開始搞量產...那產出就很難停下來 一個量產產線的開與關牽扯太多東西了 |
很明顯的會變成政治議題
放這邊很快就會被砍頭了 |
引用:
唉,希望不要變成政治討論。 這件事情很簡單,一個港口的開發利益,包裹著能源利用以及環保問題。 我們不是不要天然氣的接受站!藻礁跟能源本來就不衝突 目前可以蓋天然氣接收站的港口有很多個,或是增加一些經費升級後可以使用的港口更多。 台灣的商港、工業港、漁港,把台灣地圖攤開來看,港口數量超過300個,一堆港口的營運不如預期,幾乎荒廢的閒置漁港也不少。 『為什麼一定要新蓋?』 一個港口的土地開發案,加上後續的建案,動則數千億台幣的利益。 根本原因不在環保,或是能源不夠,而是土地開發利益。每一任政府都想闖關的龐大利益。 |
引用:
工業用地閒置也一堆,結果都被拿來炒,想要好好做的工廠都只好跑去買農地違規利用 現在一堆台商又想回來設廠,看到工業用地那種價格,有誰會去? 簡直是無限輪迴 不過你要慶幸一點,其實現在比較瞭解這個問題的人越來越多,請不要因為某些人跟你講一些五四三,你就還要浪費力氣去跟他們吵 反正就是不斷不斷地提,總有一天某些人會搞清楚狀況 |
引用:
謝謝您,您說的是真的。 |
我不知道台灣還有多少口港可以讓液化天然氣船進來
更不知道到底台灣還有哪個地方蓋接收站不會被反對 台中港擴建天然氣接受站 環團要求檢討必要性 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808120075.aspx 台灣現在天然氣接收站就兩個,一個在高雄,一個在台中 天然氣儲量合計1400萬噸,只夠台灣用7天 什麼都不做,拉高天然氣發電比例就只能用4天 一個錯誤的決定,帶來的是巨大的災難 一個錯誤的決定加上一個錯誤的公民教育,帶來的就是巨大的毀滅,當然毀滅的不是人 非核這個錯誤的決定,使得台灣只能選擇>100%火力發電 不管比例多少,就只有火力可以選 0%核能+20%綠能+100%火力+10%備轉火力 才是真實。 一個錯誤的決定(非核),台灣的能源政策就只剩下>100%火力的選擇。 而錯誤的公民教育在長期灌輸人民,燃煤=高PM2.5汙染=高肺癌 但是在台灣,燃煤發電貢獻的PM2.5只有總量很大,真正的影響卻跟貢獻量不成正比 這在眾多以美國環保署推薦使用的CMAQ模式下,一再的被各方學者驗證 燃煤電廠的PM2.5,即使是在極端天候下的貢獻也不過10% 其他90%還是人為的活動所造成 在公民被教育成燃煤=高PM2.5汙染=高肺癌的情況下,那 >100%的火力要怎麼配置? 減煤,然後增加天然氣 現在,我們看到錯誤的決定加上錯誤的公民教育,即將帶來的巨大毀滅。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39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