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3C產品充電引起爆炸 , 責任歸屬該誰擔 ?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44725)

a9607 2018-04-06 10:50 AM

肇因…

引用:

外包廠商之外勞未依照標準充電程序




結案∼


:laugh: :laugh: :laugh:

Earstorm-5 2018-04-06 10:51 AM

引用:
作者cmwang
鵝堂弟以前就是在英X達負責HX這塊,他說HX最常幹的事就是開個spec出來,然後同時找幾家OEM/ODM的"partner",要他們生engineering sample出來(一台NB從無到有,要花多少initial fee您應該有概念吧:confused: ),然後拿著A家的sample,去問C家接不接(或反之亦然:flash: ),其中的"眉角"是啥應該不難理解吧:ase:ase....


呵呵, 整天幹譙東南亞/中國/印度的人搞這套, 結果台灣也是這樣搞.

Axel_K 2018-04-06 10:55 AM

引用:
作者imggy
+1...什麼東西都能推給cost down
你怎麼知道以前沒有爆更多...只是沒有錄影機罷了

一對腦殘的民眾說現在公務員多爛...你可能不知道20年前的貪污文化吧
不過這些電影都有演阿...怎麼會不知道呢??

一件小事都能無限上剛...只會把自己的格局越做越小
這些是對我而言...就很單存只是良率的問題
有發生問題就廠商出面用保險處理就好啦

有時候的確是,如果剛故障晶片就出在電池管理的BMS,BMS沒有切斷充電,就」就容易導致過充。

***
平常我不喜歡將電池充到100%是有原因的,不管是筆電還是手機、平板
除了電池壽命外,很多手機與筆電充電曲線似乎是線型上升,那就是CC(持續電流)充電
如果到達95%還線型上升,就是說他的充電電壓是遠高於滿充電池的電壓,
這樣才可以繼續穩定較高充電電流,但這樣是充電設計風險相對高。
風險就是如果『BMS』故障,那就就有可能超過滿充,導致鋰聚膨脹,
嚴重就是鋰聚包裝撐破漏氣並燃燒。

一般安全充電方式是CC/CV(固定電流/固定電壓),除了電池BMS偵測每個Cell電壓外
他維持穩定電流充電,鋰電池電壓大概升高到4.1V後就會慢下來,
因為充電端與電池壓差越來越接近,充電電流就會降低,然後越來越慢。
從4.1V後最後那0.1V可能要20分鐘時間才會充到4.2V,等鋰電池cell偵測到4.2V就會切斷充電。
這樣的充電需要「充電迴路」跟「BMS」兩個都故障才會造成危險。

不過,這不是趨勢,現代人是越來越沒耐心的,充電要求越快越好....
從一大堆網友在使用快速、高速充電大概就知道。
我拆過的行動電池測量其充電端電壓,一種是4.2V (頂多4.2x)
另一種幾乎是5V直入 —— 經過一些電路,有點電壓降,但依然高到4.8V。
4.8V這種就真的完全依賴BMS來切斷電路,如果BMS故障,安全就不保了。

cmwang 2018-04-06 10:58 AM

引用:
作者Axel_K
有時候的確是,如果剛故障晶片就出在電池管理的BMS,BMS沒有切斷充電,就就容易導致過充。


BMS為何會故障?? Buyer給的造價越來越低,OEM/ODM為了求生存不外乎壓低人工費用或是採用其他source的零組件,甚至降低設計標準,這些說穿了和CD都脫不了關係:think:....

引用:
作者Earstorm-5
呵呵, 整天幹譙東南亞/中國/印度的人搞這套, 結果台灣也是這樣搞.


不是說那種人這樣搞,而是buyer本來就不是吃素的,除非你能創造出自己的價值,不然一直停留在OEM/ODM,被這麼玩只是遲早而已:laugh::laugh:....

sutl 2018-04-06 11:17 AM

引用:
作者cmwang
BMS為何會故障?? Buyer給的造價越來越低,OEM/ODM為了求生存不外乎壓低人工費用或是採用其他source的零組件,甚至降低設計標準,這些說穿了和CD都脫不了關係:think:....

不是說那種人這樣搞,而是buyer本來就不是吃素的,除非你能創造出自己的價值,不然一直停留在OEM/ODM,被這麼玩只是遲早而已:laugh::laugh:....

如果出事產品全部都要回收,就像三星Note7那樣,那廠商就不敢亂來。

NT-MAN 2018-04-06 12:04 PM

引用:
作者厝漢
就像小時後我有問過一個傻事 為什麼上飛機時不給每個人發個降落傘之類的問題。

答案都是出於成本考量~~~~~~~


應該是像太空梭或零件(火箭助推器)那種"連結機身"的大型降落傘!

如果給每個人,應該沒有那個可以輪流跳傘的時間...

SUNGF 2018-04-06 12:20 PM

引用:
作者sutl
如果出事產品全部都要回收,就像三星Note7那樣,那廠商就不敢亂來。


三星沒有繼續亂來嗎?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只是之前踩很大力.現在踩小力一點

:jolin:

sn245763 2018-04-06 12:25 PM

引用:
作者厝漢
就像小時後我有問過一個傻事 為什麼上飛機時不給每個人發個降落傘之類的問題。

答案都是出於成本考量~~~~~~~


長大了,網路普及

知識也要跟著更新,不要再相信沒根據的說法了:laugh:


1.以客機的巡航高度及速度,不可能跳傘,就算跳你可能當場就昏迷甚至喪命

客機約10,000公尺高度巡航,希瑪拉雅山峰頂約8,848公尺

就算是特戰部隊的HALO,也是受過嚴格的專業訓練+全身高壓裝備才能辦到。


2.可以看一下國家地理頻道,那些發生空難的飛機,狀況不外乎

a.在高空中瞬間解體
b.高速俯衝(大概-8~-10的G力,你整個人貼在機上無法動作甚至短暫性昏迷)
c.起飛沒多久或是準備降落發生,高度不足以跳傘


3.如果飛機發生問題,且飛機本身是可控制的狀態

那何必多此一舉跳傘,花錢的最大,叫機長開回去就好啦:o

sutl 2018-04-06 02:51 PM

引用:
作者sn245763
2.可以看一下國家地理頻道,那些發生空難的飛機,狀況不外乎

a.在高空中瞬間解體
b.高速俯衝(大概-8~-10的G力,你整個人貼在機上無法動作甚至短暫性昏迷)
c.起飛沒多久或是準備降落發生,高度不足以跳傘

戰鬥機在高空高速或幾乎地面,也是可以跳傘,靠的是彈射座椅。

不過乘客沒有飛行衣可以保暖抗風,也沒有飛行頭盔與呼吸面罩。

真要實作的話,大概只有全包覆式的頭等艙與商務艙,可以做到逃生艙的功能。

在逃生艙內高空缺氧寒冷,高速風壓等問題都可以解決。

誰不重要 2018-04-06 06:52 PM

引用:
作者NT-MAN
應該是像太空梭或零件(火箭助推器)那種"連結機身"的大型降落傘!

如果給每個人,應該沒有那個可以輪流跳傘的時間...


一堆人都爭先恐後的堆在出口, 加上可跳傘時間可能很短, 可以跳出去才有鬼 :laugh:
而且只怕到時有什麼的風吹草動, 在沒有降到安全高度下(10,000公尺), 一堆人立即搶著打開艙門, 在失壓下還沒有準備好的人就被吸出去, 然後死於低溫和缺氧, 跟著機師宣佈剛才出現的問題已修好, 不過發現乘客都死光光了 :D
我想背著降落傘坐在座位上應該很不舒服, 而且一個從沒跳傘經驗的大嬸小孩跳了出飛機外懂得張開降傘嗎?
而且和降落後的逃生門不同, 在高空上只能在機尾出口跳傘, 否則人會直接吸入引擎, 人死掉, 引擎本來沒事現在也會爆掉了, 結果出現新的危機, 就算舊問題解決了, 又要面對新問題
而就算在機尾跳傘, 也要機尾沒有引擎的那類型飛機才可以, 而且要保祐跳出去時不要撞上尾翼和方向舵, 否則航機沒爆掉前也會不斷打跟斗翻滾或直插下地面, 以上這些問題在出現危機時, 應該絕大部份人不會考慮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47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