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網路太發達了」 綠委不滿電業法遭污名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12576)

iorittn 2016-09-25 10:32 AM

引用:
作者6626chiu
大家能舉例有甚麼東西是原本國營變民營,對民眾有比較好的嗎?

公娼變私娼啊.......
小姐的素質會提高

幹你媽民進黨
把說好的2例假搞定再來說其他的

真象 2016-09-25 10:44 AM

我妹這個月剛去俄羅斯當交換學生
她說:俄羅斯的電話網路是去買儲值卡,換算成台幣250元的電話卡,網路流量能用到5GB
反觀現在民營的中華電信,女友年初辦了290方案,每月網路流量僅1GB而已...
有些國營事業民營化真的對台灣有幫助嗎?
若是執政官員認為電業法通過後電價不會漲,那麻煩請在法令後背書500年內電價不得超過現行電價計算.這樣我就相信電價不會漲了.
前陣子不是有個網友轉貼新聞,審查委員不幹要跑去開公司販電,看到這種情況說電業法通過後不會漲價?真是令人不敢相信

chungfx 2016-09-25 10:48 AM

之前這麼多前車之鑑的例子,還當大家這麼好騙,網路最大的用處就是不管多久的事都有記錄,哪怕你去摩鐵開會、拉屎、行房紀錄等,資進黨跟狗黨都是在賣台,只是賣的對象不同而已,方式也差不多都是為了撈,把非法變合法偷偷把大家的資產變成私人的資產。

蒜精 2016-09-25 11:04 AM

引用:
作者BMG
應該是明明可以國家自己弄得東西
偏偏就是只有收錢這一塊要拉外人來做
然後要國家跟這群人分錢


高鐵BOT

結果都是政府買單

爽了推動的人跟財團

賺錢是財團

賠錢是國家

說真的推動公司化

就是拿國家的財產賤賣 :laugh:

chengjer 2016-09-25 11:15 AM

引用:
作者巴豆妖
不知道為什麼,民進黨 特別 喜歡民營化?
郵局啦,中華電信啦都是陳前總統時期弄的,
ETC 也是明明可以自己弄,偏偏要拉一個徐大員外進來,
然後和高工局拆帳過路費

因為那些都是早期的有錢人,以前的土地和資產都是這些人的,

KMT來台把這些人的財產都國有化(也可以說黨化),他們只是想回到以前有佃農那個時代.

以後賣鹽賣糖一些民生必些都是私人產業也不要奇怪.

EVO-IV 2016-09-25 11:25 AM

引用:
作者蒜精
換位子就換腦袋

果然驢到北京還是驢

錯喔
台灣牛牽到北京才會變成北京驢 :cry:

fpe 2016-09-25 11:39 AM

引用:
作者newfire
民營化可以搞的東西可多了
可以成立一堆子公司安插自己人領高薪
不是只有表面上民營化官派的那隻肥貓這麼明顯
還可以二次退休
超肥超營養的


還有一群"利委" "議元"可以進去當門神

不笑的老K 2016-09-25 11:46 AM

引用:
作者巴豆妖
不知道為什麼,民進黨 特別 喜歡民營化?…
 因為國營通國庫,國庫通某黨庫,為了切斷黨庫跟國庫的關聯,所以就民營囉∼(被打)

嗶雞 2016-09-25 11:47 AM

引用:
作者蒜精
養肥貓

空降酬庸

國土賤賣

怎麼看都對財團比較有利

其實最大問題是棺商勾結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恩....說的都沒有錯也沒有假!

但是呢..卻了一個最大的因素!
就是車輪黨~~~~

以上都是車輪黨幹的......話,
我看今年明年後年,網路跟媒體又是熱熱鬧鬧的,
但偏偏不是,那就請等待漸漸淡化,逐漸忘記`社會和諧 :p

jeffery_60 2016-09-25 11:54 AM

難不成”他們”以為,大家都失憶了...
 
引用:
作者蒜精
高鐵BOT

結果都是政府買單

爽了推動的人跟財團

賺錢是財團

賠錢是國家

說真的推動公司化

就是拿國家的財產賤賣 :laug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早期的高鐵,到後來的中華電信及銀行民營化,以及最近的ETC,這些到最後,還不是要政府拿納稅人的錢來補洞?

讓那些人賺$放自己口袋,虧錢找政府負責,那民營化(財團化?)的用意(心)不為民意所接受,也只是剛好而已!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28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