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閒聊]全世界現今會做引擎的國家有哪些國家??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12294)
|
|---|
引用:
這種小的 需要的沒那麼高 可以自己做 回到問題 跟轉速 葉片大小 工作溫度 旁通比等等都有關係 大的 可以看看PW F-100 都發生過慘狀 |
先把你的破簽名檔換掉再說,有夠礙眼佔空間的兼不知所云
|
那看是多少推力的
推重比有沒要求過多少? 指純自研或是授權生產? 自研自製又是找誰提供原型? 又有沒脫離原型開發出屬於自己的特長點? 深究越多你會發現數量(可生產並完全掌握生產技術和材料來源等)的少到差不多5根手指有剩 談啊談的條件驗講越嚴苛的話連法國M88等都會不小心中槍(初始原型為F404...) 回正題 日本得到授權生產的發動機不少,但自研的部分戰機用的還在小推力輕戰機級別的努力提升當中,目標是中/重型戰機可用的水準 但要了解人家是台灣的十幾倍經濟規模,三菱重工之類的大型複合軍工集團包山包海,不需要以它們當自身標準,一個國家是否能萌生雄厚的重工業,與其自身規模和盟邦數量.程度息息相關,台灣先天後天都受限,適度持續地維持與發展即可,運氣好有機會再度提升,沒有也別過度自棄 台灣目前以TFE-1042-70為技術基礎,還是有再繼續做基礎技術深究與發展,只是規模都還沒達到原型以上的推力,目前發展品以輕型機.UAV和渦扇發動機做心臟的長程飛彈等需求推力較低的等級為主,小型化的實際量產品算是有相當數量,但要再往上走,那就不見得是一個中小型國家可以負擔的程度 引用:
是氣膜孔 現代航空葉片已經發展到中空型態,表面有鑽出(或是放電加工等)微小氣孔,可以再運轉帶動氣流覆蓋在周圍形成隔絕層,另一方面又將部分內部溫度由氣膜孔導出,部分設計還帶有鍍層提升相關性能 以實現工作溫度超越材質耐熱(不蠕變)上限的程度,基本上現代熱段溫度的提升有70%是來自於這類複合絕熱/散熱技術的發展 |
參考網頁資料:
世界渦扇發動機推力比較 1. 推力19噸級 19.1噸 (美國 F-35/JSF) - Pratt & Whitney F135 ( 2009服役). F-35 不能超音速巡航 2. 18噸級 18 噸 (中國殲20) - 中製 WS-15 (2005成功試飛). 殲20能超音速巡航 3. 15噸級 15.6 噸 (美國 F-22) - Pratt & Whitney F119 (IOC 2004). F-22能超音速巡航 15.5 噸 - 中製 WS-10G 4. 14噸級 14.5 噸 ( T-50/Pak-Fa) - AL-41F (2010服役) 5. 13 噸級 13.2 tons (中國 J-10, J-11, and J-15) -中製 WS-10A (2009服役) 13.2 tons (俄羅斯 Su-30) - AL-31FM1 (2007服役) 6. 12噸級 12.5 噸 (殲10A) - 俄羅斯AL-31FN ( 2002服役) 7. 8噸級 8.9 噸(歐洲颱風) - Eurojet EJ200 (1991服役) |
我以為是繪圖引擎
想說小日本不是有三低H遊戲使用嗎 :confused: |
看到"下町火箭"的故事,不知道台西沿海發展航太重工業的可能性有多高?有虎科、地廣人稀還有六輕,缺點就是資金、鹽化跟地層下陷吧~
|
引用:
長知識了~~~ :) :) |
引用:
不只航空葉片得益於此設計, 發電廠的發電用渦輪機也是同樣的東西 只差在沒有燃燒段, 所以可以多塞幾級的高壓與低壓段, 能量使用效率也就比航空噴射引擎好一些 |
我記得不久前才看過一篇報導,
目前大陸做不出超音速隱形戰機的引擎。 做的出來是一回事, 能做到多好又是另一回事。 |
當年就是有蠢蛋說要發展引擎,但是你臺灣工業誰來做大型鈦合金鍛件?誰來做單晶的渦輪葉片?誰又來做鎳基超合金?中鋼都不願意開發,中央連中鋼都搞不定,這叫誰來做?現在的政府不要說中鋼,叫小小的工業局跟漁會都推不動了,做事不是喊喊口號就可以的...........
發展引擎又很難當商品賣,就算弄出來又怎樣,到時候依照臺灣現在政府對計畫的延續性,工程師還不是又喝西北風,不如發展航電設備,從小飛機到大飛機都能用,電子設備又是臺灣的強項,弄個把所有儀器整合進去的電腦含觸控螢幕,或是弄個相位陣列氣象雷達,從中間學習可以隨時轉軍用∼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43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