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老屁孩的自造夢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77743)
|
---|
引用:
真的嗎? 我一直以為這種3D列印的工法,無論是平價機還是SLA, SLS, 在模型製作上一直沒辦法取代CNC的原因就是表面處理這部分, 那我來請教一下我們模型部的同事好了! 謝謝分享! |
第一次失敗就算了…還噴了一堆料(心痛)
|
第一次試印失敗的好像一坨屎 :laugh:
|
噴料會很貴嗎 :confused:
|
東刪西減了一堆之後終於可以講小弟碰到的一些鳥問題了... :jolin:
首先是列印速度的問題 3D列印的速度實在是... 慢... 非常慢... 比OO電信還要慢... :jolin: 怎麼說呢 假設列印一層只要30秒就好 10公分的物體 用比較粗勇的0.2MM 層高要印 100mm/0.2mm=500層 時間就是 500*30=15000秒=250分鐘=四小時多 層高要是只有0.1MM的時候是9小時 目前最精細的0.05MM的話就要13小時了... 啊我買的那台有30CM的可印空間... 所以要是列印大型物件的時候請就請節哀順變了... 至於有人說得PLA/ABS的價錢喔 台灣便宜的大概是1KG700台票 淘寶同樣的則是69人民幣左右 至於PLA跟ABS的差異不小 PLA的部分來說 好處有不少 號稱無毒(也只是號稱而已) 有透明色系可以選(別想太美好XD) 列印味道比較淡溫度大概在190-220之間就好 列印時也不需要熱床(ABS一定要) 冷卻以後比較不太容易翹曲 要說缺點的話 就是60度以上就會開始軟化 所以使用環境比教高溫的話(例如車內裝) 請使用ABS 剩下個人還是建議PLA就可以 待續... |
新鮮的玩意
不過只能看看就好....... |
除了列印的時間實在有夠久以外
列印的時候還常常碰到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例如漏液呀 失步呀 Z軸偏移呀 擠出頭堵塞 等等有的沒的 調教現在我都還不敢說我已經調整好了可以隨便印 下面我就拿一些我碰到的東西來說好了 其實一開始拿到就亂列印是不對的 總是要有個依據開始微調吧 這個網站有一系列專門用來評估印表機的STL檔與用途說明 http://www.makezine.com.tw/make2599.../3d2015-make-3d 下面則是我列印的狀況 這是我第二次實驗的時候 直接將Z軸的高度層15CM提升為鄉民尺寸的30CM 層高是0.2MM 至少看起來還算正常 ![]() 這邊是第一次與第二次列印的比較 灰色的部分是層高0.1MM 自然色的部分是層高0.2MM 列印的物品 左邊是懸垂表現測試 測量30、45、60、70度的懸垂結構,看看有沒有下垂的線材邊緣、擠出時的晃動、溢出的塑料絲。 右邊的是Z軸機械諧振測試 此項目是用來評估Z軸的諧振(假如有Z軸的話),此測驗為二分法。 所以理論上DELTA BOT的部分這邊要是失準了你就準備哭了 因為我連要調哪邊都不知道 ![]() 這張也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為麼一堆樣品要用灰色打樣 灰色的陰影顯示硬是比自然色要清楚很多 這張照片沒照出來的地方其實在懸垂表現測試的部分 0.1MM在45度上下就會產生不平滑的表面 0.2MM精度的則是60度左右才會開始不平滑 所以以我這台D-Froce來說 0.2MM的斜面超過45度就要打支撐 0.1MM的斜面則是超過30度就要打支撐了 待續... |
|
引用:
我覺得3D模型才是真正自造的部份,3D印表機與切片軟體只是工具而已。 網上下載的畢竟還是別人的東西,頂多是印來玩玩,不見得符合自己得需要。 建模軟體入門的難度,現在是阻礙3D印表機普及的一大障礙。 |
引用:
除了前期的硬體調整已經會整死人以外 中後期進入到真的開始改造別人的設計 或是完全自建的時候 光是選擇要哪種軟體就會讓你考慮再三了...:rolleyes: 而且每種軟體的門檻還真的不低...Orz... :jolin: 像我光是想設計一個皮帶的張力調整器 還有改良出風口的設計就把我整到七暈八素 更何況機器還三不五時有些小問題 印到一半成品爆炸給你看... :cry: 一爆炸10小時的時間就白白消失了...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08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