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amd現在超弱的??那ps4不就悲劇了???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77130)
|
---|
不管PS4輸給PC多少
現在都賣2千多萬台了 遊戲廠商都打算主力出在PS4或XBONE上了 PC仍然因為盜版問題, 都放在第2考量 遊戲廠商也是要賺錢的, 當然會優先出在回收金錢最好的地方 PS4版的畫面也能滿足多數人, 這樣就夠了 |
引用:
別人都看得出來我是說---那個帳號,你搶著對號入座作啥? :jolin: :jolin: :jolin: 不過我也看不慣這個鳥標題跟內文就是了 PS3出來的表現也沒真的打趴過PC,充其量只能算是規格開得不錯,比大部分PC GAME玩家的設備強,但還比不過頂尖玩家的設備,更不用說絕大部分的遊戲離1080P的標準還有段差距了 :rolleyes: |
效能強幹嘛一堆fps設在30,阿就硬體效能比PC差啊
然後就莫名其妙變成console有最佳化,有優化 鎖30 PC隨便找一個阿貓阿狗也能做到阿,知不知道怎麼做跟要不要做而已 |
引用:
ps3 spec根本悲劇 啥時產生"規格開得不錯"的幻覺?? 先說cell broadband engine好了 先從其PPE說起. ppe基本上是32bit powerpc魔改來的而且其isa居然因為GPRs從16砍到剩4個(還rename成A,B,C,D register)而不相容原本的powerpc! 更不用說其in order design了. 雖然有4個shift register file而每個register file contain 128 register來提供register renaming但是相對於有較多GPRs+out of order+完整reservation station/re-order buffer的 cpu而言純粹用shift register file作renaming的ppe效能是非常的差, 更不用說其本身根本沒有integrate floating point/simd. 再來說spe吧! spe是stack based所以沒有integer GPRs. 只有"一個" 128bit vector register!!!根本是6502等級的垃圾 而且本身是in order卻跟ppe一樣也有out of order才獨有的register renaming. 每個spe有一個由128個128bit shift register 所組成的register file來做vector renaming...至於效能呢...integer performance跟ipc不用說了 其vector floating performance雖然在八個spe同時運作的"紙面"成績上有200 gflop/s 但實際上sony官方不會告訴你其實是"quarter precision"也就是8bit word flop.....換作是說在double precision下只有25Gflop/s... 是跟同時脈pentium d效能差不多的垃圾 更不用說pentium d只有雙核而cell卻是7+1核........相較下360的xenon(tri-core powerpc)還比較有誠意點!! 總體而言沒有內建imc.....data bus雖然是p2p但是因為沒有imc而只有3.2gb/s而每個link只有8bit word... 再來討論其chipset....ps3相較於當時的pc來說只有一個south bridge而其CXD2973GB chipset內建memory controller+graphical link(跟pcie完全不同概念, 日本人還真愛搞獨自規格) 由於cell沒有內建imc而使得其south bridge相當吃重. 以今天來說這等於有內建imc+pcie的pch一樣算是相當奇怪的設計..... 再來說ram好了 其size只有256mb根本連2000的主流pc都比不過. 撇開capacity來說其ram本身竟然是使用惡名昭彰的rambus xdr... xdr只有quad channel 8bit data bus而時脈則跑1600mhz 而total bandwidth只有6.4gb/s(只有single channel ddr2 800的頻寬)...更不用說其latency高達80ns可能連CL5 ddr2 533都比他快了.... 再來說gpu了, rsx應該整台主機裡最強的元件了. 但是rsx基本上就是閹過加魔改的g73........而不是先前宣稱的7800gs. 本身除了vector pipeline/pixel pipeline/texture maping unit沒有閹掉算是大幸外其rasterizer(aka rop)從8個閹到剩4個而memory bus剩下64bit..雖然配置了256mb gddr3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但其效能大概只能跟7300gt持平罷了. 再來說i/o吧 ps3宣稱支援sata但事實上卻是只有66mb/s ide zif轉sata 150更不用說只支援5400rpm 2.5inch hdd. 而i/o太慢使得一直是ps3最大賣點的blue ray幾乎無法發揮光跑720p影片就相當勉強了 至於有支援hdmi+usb+5.1 stereo sound則已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總歸一句話 ps3只是個騙騙"只會打機的屁孩或是二次元狗日廢宅"的一坨垃圾..... |
引用:
你或許可以稱他是 處理器界的 德意志第三帝國(納x) 只有法西斯才會把別的族類 稱做垃圾 他的言論 已涉及到 人身攻擊了 |
引用:
以當時的帳面規格來說cell確實是計算力頗高,其理論峰值浮點效能相當高得超過了當時得主流cpu,若是運作效率正常,便是超過個人pc等級cpu的性能 但Sony的問題是,這顆處理器得計算能力發揮相當仰賴並行能力的最佳化作業,而sony對於其開發工具.驅動工具得工作進度落後,ps3直到開賣一年多後由ibm得協助及相關編輯器得完善才把spe得運作效率給提高到一個比較合理得範圍 等到後面幾年開發工具與遊戲廠商比較能掌握使用方式後,ps3得各類遊戲得fps與特效使用幅度(特別是一些很吃浮點性能得物理運算效果.還有畫面反鋸齒處理之類的)就比較能跟得上xbox360了 怪只怪這顆以異構處理思維設計得處理器誕生得太早,但相關技術卻跟不上概念,真的是死在沙灘上得前浪先鋒,但其許多設計概念在不斷演化後在現今得許多新世代處理器上看得出已開花結果,也證明了其概念並不是走到錯誤的方向,不應該以事後諸葛得態度去做過度得批評 :think: |
哪來的悲劇 :jolin: :jolin: :jolin:
家機GTA5、DOA5玩過一輪了,PC版才推出, 而且12K的東西有這樣的畫面,沒什麼好抱怨了... |
引用:
對啊,一張GTX 980就比PS4/XBone都貴了. :laugh: Titan就比兩個加起來還貴. :laugh: |
我的印象...PS2出來前的確是家機遊戲性能強過PC,
PS2出來後PC性能發展變快,所以晚出一兩年的XBOX性能超越了PS2, 直到PS3出現時正式逆轉...當時NVIDIA不知道吃錯甚麼藥搞出了8800GT系列, 從此再也回不去了...。 個人也是頗意外到PS4的性能還是無法穩跑1080P60P。 |
引用:
CMT在機上盒架構對於訊號解碼已經開花成果了 雖然embedded linux需要對處理器最佳化............. 但是確實證明CMT這個有點超前時代的架構有他獨到之處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06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