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中國第一輛本土『超跑』長城華冠『前途K50』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77013)
|
|---|
引用:
電動車領域中國的比亞迪也頗強的 這家電動計程車和巴士全球趴趴走 是全球最大的電動巴士制造商 |
台灣人就是見不得別人比他好,發現比我好就開始酸人!
這是台灣人的習性! 改不掉的! |
引用:
維基查的 "由國家太空中心主導,第2期長程計畫中計畫在2004年至2018年發射15次探空火箭" "探空十號火箭於2014年10月7號上午11時10在屏東九鵬基地成功發射" "福爾摩沙衛星七號預計將由2015年及2017年分別發射六顆微衛星(第二次發射時增加一顆備用支援衛星),並執行為時5年的科學任務計畫。其主要任務是進行全球氣象預報、氣象變遷研究、及電離層動態監測。" "福爾摩沙衛星五號2015年年底,預計委由美國SpaceX 公司發射升空。" 是哪一個經費被砍?? |
引用:
我肯定沒您懂車所以就不討論性能了,相信您是認為他的"超跑"一詞看上去不符合歐美的主流定義 但即便連馬力這種通用名詞都能有德制馬力日制馬力的數值測量差異了,您不妨視為超跑一詞是他們自我感覺良好的宣傳詞,有沒有做出超跑的野心及實力才是重點, 數據灌水相信他們也很會,只是為何要端出一個離主流有差距的規格來亮相,這點值得像您這樣懂的人探討一下,個人感想無冒犯之意 |
引用:
以中國車價來看不算貴. 那邊雙B常常都賣百萬RMB. |
引用:
"相信您是認為他的"超跑"一詞看上去不符合歐美的主流定義" 不符合歐美的主流定義 為何不能質疑?? "只是為何要端出一個離主流有差距的規格來亮相,這點值得像您這樣懂的人探討一下" 他沒說明 我又何必當鍵盤蚵男亂推測一通?? 人心隔肚皮 幾分證據說幾分話 剩下的都是嘴砲 包括我在內 |
也沒啥好酸的
至少426有國產超跑可以自嗨 台灣連國產雙門後驅車都沒有...... 中華威力不知道能不能拿來自嗨......... |
引用:
登月!?..... 對台灣這種小國來說, 根本不需要, 因為就算傾全國之力也難以達成. 以日本國力強過台灣十數倍, 也只敢保守的預計在三年後進行無人探月計畫. 電動車的發展, 台灣的裕隆集團-納智捷不也推了一台, 只是100kph下的續航力 只有110km, 實用性不足而已(雖然納智捷推了年租1萬, 電池免費換新的活動). 大家會笑, 是因為極速200kph, 0-100kph要5.0秒也想跟人家當"超跑"這件事. |
引用:
【特稿】比亞迪遇上真高手 http://www2.hkej.com/instantnews/ch...%AB%98%E6%89%8B 投資者對新能源汽車概念趨之若鶩,近月媒體更開始將國產電動車品牌比亞迪(01211),與美國豪華電動跑車生產商Tesla作比較,甚至將比亞迪視為將來中國的Tesla。 近年不斷都有由比亞迪生產的電動汽車或巴士,在海外國家及地區包括比利時、英國及香港試行的消息報道,令人有比亞迪電動車已成功晉身海外市場的感覺。不過,即使比亞迪有股神在背後撐腰令其知名度大增,但其海外征途卻說不上平坦。 英國倫敦第二大的士營運商Green Tomato Cars日前表示終止與比亞迪的合作,原本該公司計劃引入50架比亞迪e6電動車。事實上,剛在數個月前,香港的九巴及布魯塞爾的巴士營運商,在完成對比亞迪電動巴士的測試後,均把巴士退回給車廠,並且沒有下訂單。九巴當時曾表示,電動巴士有多款選擇,即使將來要訂電動巴士,亦不一定會向比亞迪訂貨。 強手如雲的國際電動車擂台上,憑比亞迪的實力,究竟有多少勝算? 比亞迪與Green Tomato Cars日前宣佈將「雙方同意決定終止合作計劃」,但卻未有在聲明透露原因。不過,該的士營運商早前在訪問中曾提到,比亞迪在興建充電設備上,速度太慢,根本無法應付的士日常運作。香港年前引入的e6電動的士,的士司機也有類似投訴。 由於比亞迪的充電設備規格與更為普遍的歐洲及日本規格完全不同,令該公司要獨力興建專屬充電設備,可能屬於限制其規模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e6本身也有其他問題。英國汽車雜誌Autocar總編Steve Cropley在評論該型號汽車時,表示其使用的物料不太能迎合歐洲人的胃口,而且尾箱又窄又淺,難以同時放進四位乘客的行李。 Green Tomato Cars指公司正考慮與其他電動車車廠合作。其發言人Hamish Phillips日前就不違言看上Tesla的Model S。他坦言,Tesla將電動車的概念提升至另一層次,但由於售價達4.9萬英鎊(約8.3萬美元),價格要有明顯下調公司才會考慮大規劃引入。與此同時,公司亦正測試現代汽車ix35燃料電池汽車。 倫敦市長約翰遜(Boris Johnson)上月宣佈,所有倫敦的士均要在2018年或以前達至零排放的目標,以解決市內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這代表屆時所有市內的士全部都要換成電能驅動汽車,這政策的確為汽車生產商帶來莫大商機。 現時,不單止比亞迪大力推廣並向其他倫敦的士營運商提供汽車作測試之用。日本的日產以及Metrocab也正積極爭取市場份額。 後者是由英國跑車生產商Frazer-Nash及Ecotive共同開發的電動的士。Metrocab聲稱自己較現時的倫敦的士節能逾3倍,售價約為3.3萬英鎊。該電動汽車更是首款在倫敦街頭上行駛的電動汽車,並於上月開始進行路面測試,連市長約翰遜也曾親身駕駛該款的士。 而日產則是迄今在英國最受歡迎的電動汽車品牌,旗下Leaf型號由2011年推出至今,累積銷售逾10萬部。日產正籌備於明年推出全電動的車eNV2000。 倫敦市的政策將刺激更多有技術的汽車廠商加入競爭,據英國Green Car Report報道,大眾汽車以及平治均曾暗示有意加入戰場。 據英國倫敦市公佈的數據顯示,現時倫敦牌照的士約有3萬架。市場雖然吸引,比亞迪要成功進軍,意即要揮低眾多汽車廠商。論規模論歷史論電動汽車技術,絕對有不少對手較比亞迪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然,投資者現時一窩蜂買進電動車概念股,根本無暇看清現況。而海外潛在買家紛紛打退堂鼓,也並不意味比亞迪的電動車市場會因此停滯不前,加上中國政府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只會令到電動車市場更加鬧哄哄。 不過,在比亞迪成為國際電動汽車巨擘以前,相信將要走過許多曲曲折折的道路。 EJ Insight 謝媛彰 :shy: |
引用:
新加坡有登月計劃嗎? 新加坡有自己生產的超跑嗎? 沒有的話, 看來新加坡也很爛 香港好像也沒有登月計劃, 南韓不知道有沒有呢 :shy: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54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