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KANO 懶人包及其中一篇評論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41553)
|
---|
那年代普通台籍小孩,要升學並沒想像中容易,1是沒錢,2是名額有限.
日治時期台、日籍兒童初等教育就學率比較 (資料來源:《台灣省51年來統計提要》第1241頁) 年代 1920年 1930年 1935年 1940年 1944年 台籍 25.1% 33.1% 41.5% 57.6% 71.3% 日籍 98.0% 98.8% 99.3% 99.6% 99.6% 同上,頁1216: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歷年在校師生人數統計表 年代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台籍 49 51 51 68 109 日籍 305 319 359 566 643 %數 13.84% 13.78% 12.44% 10.73% 14.49% |
引用:
那個年代,中國沒有初等教育,也沒有高等工業學校 至少台灣人受教育的機會比對岸還多 更何況這些學校搞不好是用日本的經費補助,師資也是日本來的 |
引用:
你想太多了. 前面那篇只是在回應為何那時高中生的日子過不錯, 因為能讀得起的,家境通常不會太差. ------------------- 人懶,轉貼他人網文: 1951年9月19日美國魏德邁將軍在國會說: 「1927年至1937年之間,是許多在華很久的英美和各國僑民所公認的黃金十年。 在這十年之中,交通進步了,經濟穩定了,學校林立,教育推廣,而其他方面, 也多有進步的建制」 教育建設方面,初等教育由1929年百分之17就學率,增至1936年百分之43。 10%是清末的水平,從我看的一些資料,抗戰開始前的三十年代中國兒童的入學率 在30%-40%之間,跟同期的台灣差不多。 有一些省份做的非常好,比如模範省廣西,是第一個強制普及義務教育的省份,適齡 兒童入學率達到95%以上,而同期排名第二第三江蘇和浙江只有60%和55%左右。 另外軍閥閻錫山所管的山西全境適齡兒童入學率,每年都能達到80%以上。 |
引用:
換句話說,這部電影是講述日本治下的台灣子弟發光發熱的故事。 |
引用:
這些數字是灌水的,抗戰前的識字率有統計過是15%,但同時期台灣人的識字率為70% |
引用:
也不必這樣, 他就像某些作家或研究生, 專門做一些以前沒人做過的題材而已, 因為其他題材都被做爛了, 自己又沒梗, 只好這樣. 海角七我還沒仔細看過, 賽德克也只看過RMVB, 加減看啦. |
早上看過這篇評論,很感慨,尤其
我和台灣這塊土地早已失去了連結,我活在這裡,但腦袋裡裝的卻是摸不著、嗅不到的黃河流域、珠江三角洲,一輩子也不會去的地方。 |
引用:
和我同輩的人都差不多吧 還好有解嚴和臺灣人當總統 現在的教育才沒那麼脫離現實 真希望每個住在臺灣的人都能愛這塊土地和現在這個得來不易的制度 不是滿腦子只有祖國和大國的榮光 :think: |
引用:
我永遠記得 東北有三寶 人蔘 貂皮 烏拉草 OLG也有三寶 斷線 LAG 修不好 他X的 我到現在還是不知道 烏拉草 這玩意到底是幹啥用的=.=' |
引用:
林老蘇勒 這個比買華碩外接combo藍光燒錄還貴∼∼好幾倍 甚至比我買藍光影片跑去南陽街東京av那邊租包廂看kano還貴 :jolin: 引用:
有聽說過 是曬乾後窮人塞到靴子裡面保暖用的 所以這是窮人用的 所以才有新東北三寶 用鹿茸取代烏拉草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37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