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來聊聊近年景氣與各位的產業...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34048)

museshuner 2013-12-18 06:28 PM

引用:
作者windance
本人也是在藥界,一間藥局的店長

就目前普遍問道的,老客戶、大客不是消失,就是購買金額小很多很多

一般散客購買意願都低很多、而且非謹慎,下手前都考慮再三

明明秋冬都是藥局傳統旺季,但銷售總額還是在下降,比起去年同期大概掉了10~20%

很慘,我覺得高房價造成的高房貸,對內需的傷害已經漸漸出現

不只是高房價
薪水倒退16年也是一個原因
這二個原因加總造成內需低落 少子化

cesarlin 2013-12-18 06:35 PM

本身是做電腦動畫的,這行可能是這一波不景氣裡最慘之一,歐美好萊塢是動畫最大的市場也是最大客戶群,而美國的沒落影響最大的就我們了,加上印度及中國的崛起,從剛開公司的8年前開始,到現在價位大概只剩下全盛時期的1/4,慘賠2年後現在也不打算繼續經營了,今年應該是公司最後一年了,過完年也要開始看看接下來要做什麼。

做這行這麼多年從台灣電腦動畫開始第一支國際專案就參與,到中間跟韓國、越南、印尼等國家政府支援的對手對抗,到最後連郭董當靠山的公司都支持不下去,台灣最大的電腦動畫公司都遇到困難也才不過十幾年的時光,當年看2D動畫的前輩發生的事情,原封不動的發生在3D動畫上,雖然生活上不至於發生困難,不過接下來是要繼續拼發展新事業還是就這樣混著過日子也是一個難題,對我是個既難過又開心的冬天。

ruinousdeity 2013-12-18 06:37 PM

引用:
作者museshuner
不只是高房價
薪水倒退16年也是一個原因
這二個原因加總造成內需低落 少子化

但詭異的是市場的產值其實沒有減少反而是增加的,
舉例來說可以發現10年前公司一年內的接案量、營收都不如今年,
今年的人事支出每人平均下來卻只有10年前的60%,
我現在的想法只有,幹!!如果我早生10年就好了 :tu:
繼續這樣下去,我只能說大家有需要尋求幫助的時候只能自求多福了 :think:

隨風浮雲 2013-12-18 06:39 PM

引用:
作者museshuner
不只是高房價
薪水倒退16年也是一個原因
這二個原因加總造成內需低落 少子化

你是看報紙看的薪水倒退吧!

從16前的可能沒周休二日到周休二日,加上健保、勞保、退休金提撥支出,外加上整體的經營環境困難,事實上薪資的成本支出是大於前16年的經營環境,反之如果你工作了16年,而薪水是到退領的話,該檢討的又是誰呢?

PCDVD04 2013-12-18 07:00 PM

引用:
作者windance
本人也是在藥界,一間藥局的店長

就目前普遍問道的,老客戶、大客不是消失,就是購買金額小很多很多

一般散客購買意願都低很多、而且非謹慎,下手前都考慮再三

明明秋冬都是藥局傳統旺季,但銷售總額還是在下降,比起去年同期大概掉了10~20%

很慘,我覺得高房價造成的高房貸,對內需的傷害已經漸漸出現

+1
該破的泡沬不弄破讓它繼續吹所造成的惡果 :stupefy:

2008年的美國房貸引發的金融風暴, 台灣銀行在2009年本來也快爆了.
結果大有為的政府出台遺產贈予稅大減到10%,
世界無敵低的稅, 自然吸引無數有錢人將藏在海外的錢大量的匯回台灣,
解除銀行資金不足的燃眉之急,
結果造就以下惡果...

1. 要是沒遺贈稅回來的海外資金解危, 房市早就泡沬化, 銀行也倒了, 但是...
<A>本來該崩盤的房價沒崩, 造成房價不正常到現在.
<B>該倒的銀行沒讓他倒, 市場的公平分配無法正常運作, 造就大量的房貸財富仍繼續被銀行所吸血吸走, 形塑繼續疲軟的台灣爛經濟.

2. 遺贈稅回來的海外資金, 又多投入房市, 造成房市在2008年後又更變本加厲的飛漲.

3. 央行擔心銀行再度在房地產暴險過多, 嚴控銀行房貸成數; 但是...
該爆的泡沬總是會爆, 到時房市爆掉的受害者, 將從原來2009年的銀行, 轉移到未來一般廣大的房貸民眾; 又是一個不公平的市場所造就出的不平等財務分配.

4. 就是張忠謀一直在跟彭懷南哭夭的匯率問題, 其實那就是2009年之後遺贈稅匯回來的海外資金, 造成台幣的匯率升值遠超過南韓所留下來的遺毒. 去比較台韓2008年前後的匯率變化就知張董的所言不假; 這又是政府為救銀行變相炒房地產而傷害台灣產業金雞母的鐵證 :jolin: :jolin: :jolin:

結論就是學法律的果然是很不懂如何救經濟(拼經濟就別提了唄) :stupefy:

波控 2013-12-18 07:00 PM

引用:
作者隨風浮雲
你是看報紙看的薪水倒退吧!

從16前的可能沒周休二日到周休二日,加上健保、勞保、退休金提撥支出,外加上整體的經營環境困難,事實上薪資的成本支出是大於前16年的經營環境,反之如果你工作了16年,而薪水是到退領的話,該檢討的又是誰呢?

這個要問問中南部的五年級生最準!
15年前還有一堆15k以下的工作,而且周休一天,
尤其是高職生剛畢業做過會計類的知道,
甚至還有只領12xxx的,
不誇張!
所以中南部才會持續大量外移人口

以前那個最有名的體育場夜�**晹b的時候,
我記得附近的超商門口有貼徵人,時薪才65塊,
用月休4天來算,也只有13xxx

nomad 2013-12-18 07:27 PM

引用:
作者隨風浮雲
你是看報紙看的薪水倒退吧!

從16前的可能沒周休二日到周休二日,加上健保、勞保、退休金提撥支出,外加上整體的經營環境困難,事實上薪資的成本支出是大於前16年的經營環境,反之如果你工作了16年,而薪水是到退領的話,該檢討的又是誰呢?

有人已經提出另一個真相了
用新資佔的成本來算就知道的
如果帳面上的薪水減少
薪資佔的成本也是減少的
那真相只有一個

SUNDEATH KID 2013-12-18 07:42 PM

我們和同業 (製造業) 早去賺歪果人的錢了
像我這種負責國內業務雖然苦哈哈但老板也不在乎
老板不在乎那我就更不在乎啦
所以大部時間就是混、混、還是混............

鋼蛋3 2013-12-18 07:52 PM

引用:
作者ruinousdeity
但詭異的是市場的產值其實沒有減少反而是增加的,
舉例來說可以發現10年前公司一年內的接案量、營收都不如今年,
今年的人事支出每人平均下來卻只有10年前的60%,
我現在的想法只有,幹!!如果我早生10年就好了 :tu:
繼續這樣下去,我只能說大家有需要尋求幫助的時候只能自求多福了 :think:

事實就是如此, :think:

我常舉我朋友的例子
2000年金融海嘯前大學畢業進某銀行工作,那時銀行大學起薪一般32000~38000
順順的做了三年,按照公司內規正常升遷,又因為那家銀行年薪16個月起跳
進公司還不到五年,再加年終就百萬年薪了
同一家銀行當時專科起薪28000..................現在一堆大學生只有22K起跳

而且,那是業界當時普遍的行情,不需要一流的國立大學,只要拿得出學歷證明就可以有那種待遇。

acetyl 2013-12-18 08:02 PM

台灣還有產業?


不是只剩軍公教?其他都外移了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51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