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2013年散熱膏的推薦?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31754)

山賊 2013-11-25 07:16 PM

引用:
作者64855
直接買金箔貼,會不會比較好 :laugh: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7%91%E7%AE%94


鉛片唾手可得, 金箔還要特地去買~

會用鉛片是因為它質地軟且便宜, 導熱係數有 35 W/mK, 比起那些貴森森的導熱膏還好得多; 裝設時先不要固定散熱片, 而是施點力將散熱片以圓周或十字方向打磨一下, 此時拿開散熱片與鉛片, 可以看到 CPU 與散熱片表面都會有鉛的痕跡, 那就是鉛填補了 CPU 以及散熱片表面細微縫隙, 而這縫隙就是一般我們需要散熱膏的原因; 並查看鉛片是否整片都有打磨痕跡 (最佳狀況), 若無, 可能是鉛片太厚凹凸不平, 須再打得更薄; 裝回後一樣要磨一下但不再拆開, 固定好便可以作測試..

基本上所使用的鉛片越薄越好, 甚至可以嘗試在打磨之後, CPU 與散熱片被填補好後不使用鉛片, 直接將散熱片裝設在 CPU 上作測試..

另外一個可用的物質是石墨 (目前已有導熱專用的石墨片在販售), 石墨導熱係數在良好情況下可比銅還高,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購買最軟的鉛筆 (好像是 9B) 塗抹在 CPU 與散熱片來作填補基材, 實驗看看..

ThomasRhin 2013-11-25 10:54 PM

我個人只用過Y-500(40g裝)與利民Chill Factor I /Chill Factor III,CF34g針筒180元,也算不上頂貴,至少比AC MX系列便宜,效能可以把散熱器發揮得不錯,至於Y-500,真的是人情散熱膏,用上CPU/GPU的久了雖沒變質,但感覺散熱器效能就是出不來,重點是還在小包裝桶內的矽油(溶劑)放了3-4年後會分離,整體雖沒粉末化變質,但這樣也不知道該不該繼續使用,號稱放10年不壞,但誰會真的把放那麼久的散熱膏用在重點地區?

wea7777 2013-11-26 03:11 AM

引用:
作者山賊
鉛片唾手可得, 金箔還要特地去買~

會用鉛片是因為它質地軟且便宜, 導熱係數有 35 W/mK, 比起那些貴森森的導熱膏還好得多; 裝設時先不要固定散熱片, 而是施點力將散熱片以圓周或十字方向打磨一下, 此時拿開散熱片與鉛片, 可以看到 CPU 與散熱片表面都會有鉛的痕跡, 那就是鉛填補了 CPU 以及散熱片表面細微縫隙, 而這縫隙就是一般我們需要散熱膏的原因; 並查看鉛片是否整片都有打磨痕跡 (最佳狀況), 若無, 可能是鉛片太厚凹凸不平, 須再打得更薄; 裝回後一樣要磨一下但不再拆開, 固定好便可以作測試..

基本上所使用的鉛片越薄越好, 甚至可以嘗試在打磨之後, CPU 與散熱片被填補好後不使用鉛片, 直接將散熱片裝設在 CPU 上作測試..

另外一個可用的物質是石墨 (目前已有導熱專用的石墨片在販售), 石墨導熱係數在良好情況下可比銅還高,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購買最軟的鉛筆 (好像是 9B) 塗抹在 CPU 與散熱片...



用9B鉛筆心磨成粉再把它加入Y-500攪拌均勻.....這樣效果不知會不會比較好
:p :p

ckcpro 2013-11-26 04:13 AM

引用:
作者wea7777
用9B鉛筆心磨成粉再把它加入Y-500攪拌均勻.....這樣效果不知會不會比較好
:p :p


Y500馬上變拉圾 :like:

山賊 2013-11-26 05:11 AM

引用:
作者wea7777
用9B鉛筆心磨成粉再把它加入Y-500攪拌均勻.....這樣效果不知會不會比較好
:p :p


您可以實驗看看~....... :)

有些散熱膏所標榜的基材就是石墨, 不過散熱膏最為人詬病的, 在於作為黏附作用的膠質本身導熱率都不高, 導致縱然使用 "銀" 等高導熱金屬或石墨等粉末做基材, 綜合導熱率卻少有超過 10 W/mK 的; 而一般粉末接觸的導熱能力, 會比液體導熱或金屬腱連結來得低, 所以一但膠質乾掉, 導熱能力將大幅下降.

將石墨混入市售散熱膏, 是否能夠增加導熱能力, 有很多變數, 譬如粉末顆粒大小就是其中一個主要因素, 粒徑越大, 導熱能力越低, 所以我也不能打包票, 您得自行作實驗.

而石墨導熱能力是隨著溫度上升而下降, 不過在一般 CPU 使用溫度, 其差異不大.

剛剛 google 一下, 目前市售石墨散熱膜片, 有薄到 0.02 mm 以下, 導熱能力在 1000 W/mK 以上的產品, 若沒有預算限制, 可以嘗試看看..

我之所以用鉛片, 除了成本因素與容易 DIY 外, 主要在於鉛錫等這類金屬, 因為熔點低且質地軟, 化學活性不高較不容易產生導電率低的氧化層, 除了容易完全與 cpu 及散熱歧片表面貼附外, 其受壓升溫後也易重新連結金屬腱, 這也意味導熱能力會隨著使用時日與溫度上升而增加到一個程度, 不會發生像一般散熱膏那樣, 導熱能力隨日久膠質乾掉而衰退.

不過 "鉛" 被列為重金屬有害物質, 現今很多電子製品都已經無鉛化, 以環保角度來看, 使用鉛片作為散熱膜片是不環保的, 所以請自行考量; 自己玩玩可以, 開發成商品販賣可能會有問題............ :stupefy:

HHHHBK 2013-11-26 10:45 AM

MX-4 散熱膏會有仿版的嗎????


我看拍賣200~~~300不等


再看掏寶都是75人民幣 而且數量極大!!!

parislike8 2013-11-27 12:56 AM

Y500:便宜人情膏,放久了會出油,使用約一年就會乾掉。
AS5:老戰將,難塗但不易乾掉,導熱性不錯。

但目前用的是陳年AS3,庫存還有六七條(3.5G) :D

ThomasRhin 2013-11-27 01:00 AM

引用:
作者HHHHBK
MX-4 散熱膏會有仿版的嗎????
我看拍賣200~~~300不等
再看掏寶都是75人民幣 而且數量極大!!!

我有看到網拍上包裝與代理商樣式不同的,但不知道是不真品就是了!4g包裝價差可以有100元台幣之譜。

ThomasRhin 2013-11-27 01:05 AM

引用:
作者luke929
Tom's Hardware前不久的文章
39種散熱膏大比拚:
http://www.tomshardware.com/reviews...hmark,3616.html


感謝分享,看來這台灣很紅的AC-MX4,在國外並沒有那麼搶眼,在台灣,但不管什麼品牌散熱膏,好像只要裝入針筒就能賣2碗-3碗大紅燒牛肉麵以上的價錢,個人覺得買這種東西,價格上還是斟酌些好。

EANCK 2013-11-27 03:13 AM

引用:
作者parislike8
Y500:便宜人情膏,放久了會出油,使用約一年就會乾掉。
AS5:老戰將,難塗但不易乾掉,導熱性不錯。

但目前用的是陳年AS3,庫存還有六七條(3.5G) :D


你可以混用,折衷優缺點,
AS5:Y500=1:2~1:4
幾乎不用磨合期,很容易塗,
溫度方面,和純AS5相比,就只差那1~2度,
一年後拆卸下來看,散熱膏的狀態也與剛塗時一樣。

我目前是混了3個牌子,AS5 + Y500 + 南實 hsc-g(號稱可用10年),

大家都說Y500放久會出油,這是真的,
出油時間似乎和出廠年分有關,不常去攪動似乎也會很快出油,
在我混完之後,大約放了5年才感覺出油。


要換散熱膏,不如先著眼於散熱器,
因為散熱膏不同,了不起差個3度;
散熱器不同,差個13度都不算多。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38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