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電視快壞了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38090)

失血過多 2017-11-25 08:32 AM

sony KDL-40EX650,兩年一過保GG,請原廠來修,摸一摸好了,原來是裡面排線接觸不良收300,那時心想好險只收300沒壞其他大條的,結果隔年(今年)又GG啦,原廠到府交叉測試完說面板掛了,報價17XXX,這台電是每天大概晚餐時間看一小時而已,現在都只買便宜機種當消耗品....

chanhsiaohsin 2017-11-25 11:45 AM

我42ST50W(畫質相當於上一代的VT30)
也用了四年多,當年有人說電漿面版不耐用,
結果LCD面版也一樣不耐用,使用時間也沒更長 :D

一天全家人去用,大約5-6小時的使用時間.


不過50W系列會壞的不是面版,是主機板,
面版看壞的人似乎很少?

聖粉BANG!! 2017-11-25 11:55 AM

引用:
作者失血過多
sony KDL-40EX650,兩年一過保GG,請原廠來修,摸一摸好了,原來是裡面排線接觸不良收300,那時心想好險只收300沒壞其他大條的,結果隔年(今年)又GG啦,原廠到府交叉測試完說面板掛了,報價17XXX,這台電是每天大概晚餐時間看一小時而已,現在都只買便宜機種當消耗品....

女友家那台sony40還42左右的也是兩三年就掛掉,一樣是維修價格可以買一台新的
後來女友爸換了一台新的,結果還是sony,只能說信仰無價 :jolin:

campbells 2017-11-25 11:57 AM

這兩天的 Costco 黑色購物節
不是有 Sharp 電視買大送小的活動?

祥風日照 2017-11-25 01:59 PM

2010年前後看板上推薦一面倒買苯Q
先後買了兩台 SK32 SK37
現在還在看 顏色漂亮柔和 :like:

absolute 2017-11-25 02:07 PM

引用:
作者chanhsiaohsin
我42ST50W(畫質相當於上一代的VT30)
也用了四年多,當年有人說電漿面版不耐用,
結果LCD面版也一樣不耐用,使用時間也沒更長 :D
一天全家人去用,大約5-6小時的使用時間.
不過50W系列會壞的不是面版,是主機板,
面版看壞的人似乎很少?

周遭有四台電視都在五年內掛掉主機板,面板、背光板、電源都沒壞過 :cry:
國際32" LCD、禾聯32" LCD、大同37" LCD、聲寶50" 電漿 :think:

aya0091 2017-11-25 02:23 PM

引用:
作者ganbee
OLED後面還有QLED,下次換螢幕應該會等QLED價位掉下來之後再考慮,也許中間又會有黑軍跑出來也不一定。

你講反了

LCD:CCFL背光->LED背光->QLED背光

目前"已實現"的量子點技術就只是添加一層薄膜,激發廣色域為主

SONY最早跟QD合作,但後來因為環保問題停用

三星買下QD用了別的材料做量子點,但可惜2017全面敗退

所以QLED被證實只是噱頭、過渡技術,不用量子點其他家也還是有廣色域

現在傳聞三星也要搞microLED,台廠也在積極搞這一塊

跟當初OLED一樣,就看誰有本事先量產上市

至於大尺寸OLED目前就是LG的天下,持續擴產中

其他家戰略失敗造成空窗期,中高階機種1~2年內都會被LG OLED壓著打

tony023 2017-11-25 03:55 PM

引用:
作者aya0091
你講反了

LCD:CCFL背光->LED背光->QLED背光

目前"已實現"的量子點技術就只是添加一層薄膜,激發廣色域為主

SONY最早跟QD合作,但後來因為環保問題停用

三星買下QD用了別的材料做量子點,但可惜2017全面敗退

所以QLED被證實只是噱頭、過渡技術,不用量子點其他家也還是有廣色域

現在傳聞三星也要搞microLED,台廠也在積極搞這一塊

跟當初OLED一樣,就看誰有本事先量產上市

至於大尺寸OLED目前就是LG的天下,持續擴產中

其他家戰略失敗造成空窗期,中高階機種1~2年內都會被LG OLED壓著打


個人有不同的想法,三星企圖把量子點電視營造成高性價比,完整對應HDR及廣色域顯色,量子點顯色除了量子點膜外,配合的藍光LED也得特別選用,與其他產線LED模組完全不同,就價位上三星有絕對的優勢,去年的KS7000系列大賣就是一個成功例子。

三星現在把量子點電視高價的image已經建立,之後只要修改定價策略,大幅拉低,個人以為反而是OLED陣營要擔心,畢竟OLED面板物理特性並不是每項都完勝量子點電視。

Mozohung 2017-11-25 04:27 PM

我的是p牌TH-42AS610W,也用了3年了.正常.每天在店裡從中午12點開到晚上12點.

2004年買一台26吋lcd 電視,19999元,五年前故障換掉電容,用到2014年.算是賺到了.2004年我買一台平面直角29吋crt電視,撐到去年才壞.看來液晶電視未必較耐用,有可能線路板先壞.網上有在賣驅動,電路板.我反而是電腦用的顯示器還比較耐用.2004年買的17吋,20吋4:3 lcd 都還在用.沒有維修過.

aya0091 2017-11-25 04:37 PM

引用:
作者tony023
個人有不同的想法,三星企圖把量子點電視營造成高性價比,完整對應HDR及廣色域顯色,量子點顯色除了量子點膜外,配合的藍光LED也得特別選用,與其他產線LED模組完全不同,就價位上三星有絕對的優勢,去年的KS7000系列大賣就是一個成功例子。

三星現在把量子點電視高價的image已經建立,之後只要修改定價策略,大幅拉低,個人以為反而是OLED陣營要擔心,畢竟OLED面板物理特性並不是每項都完勝量子點電視。

1.成本方面來說,大家也都猜三星QLED可以降價賣搶市場
但為何輸到脫褲了還沒出大絕?我個人認為"金屬量子點"成本沒想像中的低
要知道原本的量子點材料因為含鎘,所以後續不被採用,不然賣不進歐洲
http://www.sony.com.hk/coloriq/index.jsp

後來三星收購QD Vision,這是成本一,然後研發金屬量子點材料,這是成本二
"全新金屬量子點、採用三星獨特的無鎘技術"
http://www.samsung.com/tw/discover/...ed-quantum-dot/

2.畫質方面,很可能為了符合環保標準,讓QLED成本提升
導致三星2017依然全線採用側光+區控這種低成本背光
但售價卻賣的比Panasonic的側光區控機種貴太多,甚至比Sony直下區控還貴

而QLED優勢的廣色域,其實Panasonic、Sony也都有達到廣色域標準
差別在QLED多了幾%罷了,確實DCI P3可以99%,但BT.2020也沒超過80%
另外幾家也都能DCI P3 90%以上、BT.2020 70幾%
QLED贏的這幾%色域,我很懷疑沒有儀器真能用肉眼分辨??

跟OLED比起來色域差距又更小,因為LG OLED也是特製,DCI P3色域97~98%

而除了色域,QLED幾乎沒有其他優勢,幾乎都還是保持LCD水準
所以Rtings.com今年的CP值寶座頒給Sony X9000E、畫質頒給OLED
就是因為LCD主要還是靠分區夠多的區控背光來提升對比
Sony X9000E以上系列的背光分區都屌打三星全線產品,不是光靠QLED就有得救的

另外LG OLED很可能因為無需複雜背光結構與成本
賣的比同尺寸旗艦LCD都還便宜,讓人懷疑是不是LCD+區控背光成本>OLED
看看Sony 65A1賣的價格跟65Z9D一樣就知道
要不是LED背光可以砸出超高亮度,不然同價位沒有任何優勢可以跟OLED比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06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