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海外購物,居家修繕,DIY專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01)
-   -   博世和牧田電動起子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43788)

TOM999 2018-05-06 03:58 PM

買了機械堂的電動起子與刃mini鑽鎚(大陸能者NENZ,大陸用220v),
鑽鎚是看上體積小,重量較輕,廣告看來還不錯,買來試試,使用心得就用到年底再來分享。





bluse 2018-05-06 07:23 PM

引用:
作者TOM999
買了機械堂的電動起子與刃mini鑽鎚(大陸能者NENZ,大陸用220v),
鑽鎚是看上體積小,重量較輕,廣告看來還不錯,買來試試,使用心得就用到年底再來分享。



這台根本是營業用,先衝換乾式馬桶先?:yeah:

asdfgz 2018-05-06 08:09 PM

引用:
作者VF-19
請問一下各位
最近想買充電式的起子
有些充電式起子上有標示扭力等級
扭力等級怎麼找跟換算呢??


大多用牛頓米 1N-m =10N-CM 米轉成公分單位
http://www.branbibi.com/blog/s.php?...%96%B9%E5%BC%8F
這網址是寫 牛頓米轉成 公斤米 ,我平常用除10來換算,比較好算

如果你要挑起子機 10N-m以內的 ,只能鎖鎖電腦機殼 拆電子零件 ,出力很小
50N-m 中
100N-m 中強
150N-m 強 ,木工, 鐵工 大多起子機沒辦法做到的都可以用
300N-m 差不多電動板手等級, 可以拆一些機車傳動 輪胎螺絲 ,到這動力已經太強不能鎖小螺絲

家裡有支氣動板手 1287N-M 這可以輕鬆拆下一般汽車輪胎螺絲, 卡死的也OK


挑選起子機轉速也很重要 ,正常插電電鑽約2000~3000轉 若你看到規格是100~300轉的小起子機 ,就可以知道這只能慢慢轉 ,鎖鎖電腦機殼的螺絲 而已

給你挑選參考 ,有經驗的比較可以從規格就挑選出自己要的機器 ,沒用過看到規格表就是霧煞殺,容易挑到不適合機器

yyets 2018-05-07 08:42 PM

想借問鑽孔機碳刷上下2顆,使用中會冒火花是正常的嗎?
什麼情況下要換碳刷

LSI狼 2018-05-08 12:53 AM

引用:
作者yyets
想借問鑽孔機碳刷上下2顆,使用中會冒火花是正常的嗎?
什麼情況下要換碳刷


電樞換向器不平整/有卡異物,或是電刷磨損/彈簧疲乏都容易有較大火花

電刷一般都是快要磨完時換掉

yyets 2018-05-08 01:06 AM

引用:
作者LSI狼
電樞換向器不平整/有卡異物,或是電刷磨損/彈簧疲乏都容易有較大火花

電刷一般都是快要磨完時換掉

感謝~~火花比較大會不會有危險性?

cys070 2018-05-08 07:08 AM

有碳刷的多少都會有火花
我看過新的起子機就有
現在大廠一些包起來讓你看不到,實際上還是有火花

dodorabbit 2018-05-08 11:31 AM

Makita XT269M 18V ,這2支算小支一點常用手比較不會酸,
後來又買一支Makita XPH07Z ,是很有力,但是好重大@@
換成電動功具後覺得方便很多
不用管電線了
.......AMAZON敗了一堆東西

LSI狼 2018-05-08 12:21 PM

引用:
作者yyets
感謝~~火花比較大會不會有危險性?


正常都會有一點火花,如果很大甚至聞到很明顯的味道,最好是處理一下,只是現在翻新電動工具的店家也不多了 :ase

xx123 2018-05-09 12:10 AM

電弧火花大 . 甚至有燒焦味 . 啪啪啪碳棒聲音大 . 轉不順
不是碳棒要用光了 . 就是碳棒沒裝好與機構問題

如果發生這樣的狀況 . 仍因工作持續進行的考量而不去修理 . 將電機使用到不會轉動為止
屆時要修理的就不是換碳棒或重置碳棒這麼簡單了
專業的電動工具使用工班為杜絕該問題 . 會自帶碳棒自己換 .....

附1 ~ 換新碳棒後開電使用 . 多少都有些燒焦味與稍大火花 . 可視為對電機碳棒磨合的正常磨耗
附2 ~ 個人專業頻繁惡操的電動工具之重大維修 . 不交給原來廠商或購買店 . 而是交給專業的電動工具維修店家
維修的品質速度與方便性經濟性會比較好 . 不過這樣的店已經很少了 ...... 利潤低招沒學徒

參考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01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4。